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二○章 息事宁人

    第三二○章 息事宁人

    上海一战而下,举国哗然。( 起笔屋最快更新)八月十四全版都是丧气,八月十五日全版都是喜气,这两天的报纸反差太大了。当天的报纸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假的,日本人岂是那么好付的。三千多海军陆战队,四千多日侨义勇军,加上两千多海军人员,整整一万人,不仅全部覆灭,还打死了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大川内传七少将。开战仅两天,就打死了两个日本少将,这日本的将军也太过豆腐渣。

    有报纸认为,这种日本军队居然能将东北一口吞下,如果他们是豆腐渣,张小六子的部队就是水做的。

    还是申报比较客观,他的记者从头到尾经历了这次战役,认为,这次中国军队是哀兵出战,抱着为前天晚上被屠杀的上海市民复仇的信念,置之死地而后生,与日军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争夺,一堵堵围墙的战斗,用自己的鲜血,为死亡的同胞争得了一个公平回答。

    这次中国军队的胜利得益于对空军的完美使用,早上七点多钟的一场轰炸,把日本海军陆战队搅了个底朝天,晚上八点钟的一场轰炸,把滞留在虹口日占区的日侨义勇军全部收拾。中间漫长的一天都是中日两军在你来我往的对攻,双方互有优势,互有特点,日本军队武器强,中国军队人员多。这一天的搏杀也正好代表中日双方目前的国势,由此可见,只要运用得当,中国与日本完全可以一战,而且还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通过一天的搏杀,现在在上海闸北虹口一带已经没有再看到日本人,残留的日本人都跑到了浦东。

    申报的报导成了当天的主流,大家都认为这个记者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同一天,上海的沪报则刊登了一篇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军委会第五部部长、11省党部主任委员陈公博的文章《以暴易暴焉能止暴》,文章洋洋千言,旁征博引,借古喻今,认为,中国空军在上海犯下了罪行,对日租界的轰炸造成了大量日本侨民的死亡,两国交战,不应伤及无辜。空军此举,势必引事态升级,中国空军应对此负责。如果日本人在战争中继续屠杀中国人,那也是因为中国空军先动了第一刀。因此,他认为毛邦初应该负个人责任,接受军事法庭审判,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治中也应该引咎离职。

    看到这份报纸,连藏在法租界的黄金荣杜月笙也火了,杜月笙说:他妈的这个陈公博还是中国人吗?日本人杀中国人他没有看到,中国人杀日本人他看到了!难怪共产党不容,国民党不爱,出尔反尔,人蠢命贱,之前跟着廖仲恺,克死廖仲恺,如今每天就会象个跟屁虫一样跟着汪精卫,估计这个汪兆铭命也不会太长。

    报纸并没有引起民众太大的兴趣,因为日本人的军事进攻开始了。第一舰队司令长官高须四郎中将率领伊势、日向、扶桑、山城四艘战列舰,阿武隈轻巡,雷、电、响、暁、浦风、矶风、谷风、浜风八艘驱逐舰卫护加贺号、赤城号、凤翔号航母,神威号水上航母来到吴淞口。伊势、日向、扶桑、山城四艘战列舰,二十四座四一式厘米连装炮、六十四门四一式14厘米单装炮、十六座厘米连装炮沿着黄浦江往上游打去,炮火摧毁了民房,震塌了楼宇,炸断了道路,硝烟漫天,弹痕遍地,上海,顿成人间炼狱。

    中国空军在对方强大的防空炮火面前,完全不敢靠近。只有一架闪电战机在黄浦江上空,透过云层的缝隙,对下面的情况观察并如实汇报。

    88师87师在日本军舰靠近时就迅速撤离,杨遇春的话很简单,日本人在发输火,他的步兵没有来,战列舰爬不上岸,舰炮最远只能打到二十五公里,你们只要退到二十六公里外,就足够安全,只当他们的炮火是为我们庆祝胜利的鞭炮。他们的炮放够了,气顺了就自然会退下去。日本人的狗胆再大,也不敢把炮弹扔进公共租界区和法租界区。至于日本人的舰载飞机,毛邦初说了,胆敢进入距离海岸线十五公里,就让他有去无回。

    杨遇春估计得不错,日本人在黄浦江畔扔下了一堆钢铁,消耗了不少煤和油之后,退回马鞍群岛。飞机完全不敢离舰,前天白天在江阴失去了三十五架95中岛战斗机,昨天傍晚在杭州湾又失去十架96陆基轰炸机,中国空军强大的打击力量,让日本的海军航空兵有了完全的改观。

    中午,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下达全国总动员令。任蒋介石为最高统帅,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山西方面。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作战作区苏浙方面。第四战区司令长何应钦,作战地区津浦线。第五战区司令长李宗仁,作战地区两广福建。

    上海方面属第三战区,蒋介石亲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陈诚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调集30万大军集中该地区严阵以待。先头部队是宋希濂36师、李松山55师和杨步飞61师。

    张治中第九集团军第87师、88师,退回南京整理补充。第87师扩编为71军,军长王敬久,88师扩编为72军,军长孙元良。这两位升了官,张治中就没有那么好运,蒋介石鉴于压力,把张治中推出来,承当虹口平民区轰炸的责任,撤消其第九集团军司令的职务,由朱绍良接替。张治中已经不能返回中央军校当他的教育长,去了军委会,具体职务不明。他已经习惯于每次作战完毕就交兵,只是这一次与过去不同,是他第一次非主动交兵,而是被收回兵权,苦笑着摇摇头,搬着自己的私人物品返回西大街的公馆。第九集团军参谋长杨遇春比较悲催,直接免职,摘掉军衔,沦为平民。毛邦初功大于过,不奖不罚。

    日本方对中国方的处理方式表示表示满意,装模作样高举起屠刀的华北日军,并没有象人们预料的那样疯狂屠杀,而是在北平天津集中枪毙了三千多个抵抗分子后,狠狠的放下了刀子。土肥原发表讲话,推行皇道乐土,建立东亚共荣。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华北日军竟然停止了步伐,不仅没有继续向西向南推进,而是略有收缩。

    郑进阶的一句话,让大家顿时明白,这是日军兵力不足,要把华北日军调向华东。上海,已经成了日本人心中的痛,是必须拿下的城市,这里,有他将近五万人的游魂。三个月内占领南京,拿下老蒋,是日本人的目标,从华北一点点南攻,太过费时。

    吴逸志和孙渡二人向陈维政告辞,贵州云南已经接到中央的全国总动员令,决定出兵与日寇一战,他们两人要返回各自的部队,随军出征。陈维政送他们俩到机场,祝他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孙渡告诉陈维政,他的云南军队,想通过中南国借道,然后从南宁桂林出衡阳进入武汉,然后沿江而下,这样可以尽快到达江南战区。陈维政想了想,告诉了孙渡,这样做对桂系的刺激太大,个人不主张。最好还是沿滇黔公路到贵阳,然后坐火车到重庆,从重庆坐船下去。孙渡说这样走时间估计比较长。陈维政迟疑了一下,对孙渡说:你为国为民杀敌建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太多的部队集中在沪宁区域,会造成粮草后勤方面的紧张,最好的方式是采用轮战制,所以,滇军不应该不急于到达战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年底到达就很好了!

    孙渡本来以为陈维政不让他急于去前线是为了保存实力,这样一说,他才理解陈维政的想法和良苦用心,轮战制,而不是添油式,陈维政的军事理论的确是当今天下第一人。

    赵一肩也来向陈维政告别,他要回福建,福建军方已经计划,下一次台湾飞机起飞,一定想办法在福建上空最少打下一架,坠机让福建有参战的理由。出兵台湾,占领台湾,福建人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更何况,打掉了台湾这个永不沉没的航母,对于支援淞沪抗日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自从李济深来到福建之后,福建对国内的抗战态度与过去大有不同,虽然不愿意与蒋军并肩战斗,但是,也愿意为抗日多尽一点心。

    陈维政说,占领台湾是很好的一招,希望你们能够成功,占领了台海,整个南海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的提高,只要你们动手,两广一定会配合,中南国的海军会以雇佣军的身份参战,拿下台湾不会太难,但是,守台是件很头大的事,日本人会举全海军之力,来与福建争夺台湾,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赵一肩说,这个问题,他与萨师俊、刘本初商量过,日本人暴发力不小但持续力不强,只要守住前三个月,后来就好办了。福建这一次,已经准备的很周全,坚持三个月,应该问题不大。

    陈维政认为,台湾对于日本人来说过于重要,双方对台湾的抢夺将会十分残酷,从战略上考虑,中南国还不能过早的卷入战争,因此不能公开支持,只能在物资上面进行一些帮助。

    赵一肩说,只要有物资上的帮助,就足够了。

    看着赵一肩远去的飞机,陈维政知道,中国人,无论之前有多大的矛盾,只要外敌进入,都会毫不犹豫的团结起来,抵抗外侮。为什么神仙们认为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血性了呢?陈维政认为神仙们看错了,中国人的刀够不够锋利,需不是需要磨砺,应该从另外的方面考虑。

    当天晚上,南京的陈公博被人暗杀,沪报报社被人纵火,陈维政问郑进阶是不是他安排人干的,郑进阶摇摇头。说“能说出那样的话,中国,想让他死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