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章 战争爆发

    第三○○章 战争爆发

    从山谷里,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最后出场的,是大家最为期待的主战坦克,五辆陆霸坦克出现在大家的目光中,75mm口径的加农炮,伸在坦克的顶部炮塔上。()四十多公里的时速,履带把草皮和巨大的泥块卷起扔出很远。冲上高坎,冲出壕沟,在它的面前,所有的地形都是坦途。

    正行走间,炮塔进行着调整,炮口的方向对向了靶场,一颗炮弹在行驶中飞出了炮口,落在远处的地堡上,把地堡炸出一个大洞。

    很快,坦克就进入到距离目标150米范围,顶上的机枪开始扫射。

    让参观者目瞪口呆的是,自己亲手修建的壕沟,在坦克面前,如同豆腐一般,履带轻轻犁去,恢复平地。

    外国人很直接,参观完演习之后,把杨挺斌郭远勤带到宾馆,开始讨价还价,美国人要了一百辆自行火炮,五千枚132mm火箭炮。两百架闪电飞机。买得最多的是37mm机关炮,一千多挺,子弹二十万发,看得出来,美国人是在买样品,买回去后自己生产。

    德国人因为一直解决不了发射药的问题,正在研究大型炮,力图采用大型炮与火箭炮对抗。但是他们并不排斥火箭弹,这次再在中南国购入八百辆自行火炮车,五万枚132mm火箭炮,以及滇南出的小型50火箭筒一万把,一百万发炮弹。此外,就是中南国的陆霸坦克,德国人认为,这个坦克是对德国坦克的有效补充,订了五百辆。

    意大利还是对中南国的军舰着迷,中南国开发的5000吨级超级驱逐舰成了意大利的选择,订产了四艘军舰。然后就是继续换装,把意大利的常规武器,全部更新为中南国的国臣式半自动步枪。

    西班牙人和苏联人虽然没有来到现场,但是他们对中南国的小手雷已经用上了瘾,现在的西班牙,连婴儿玩具都是中国的小手雷,普及到每个人的家庭。城市里莫名其妙听到一声响,不用猜,一定是中南国的小手雷。这东西,已经成为西班牙居家出行必备产品。

    英国人还是看上了广西产的天堡轰炸机和中南国生产的雷神强击机,这一次,他们不太好意思再用土地来换,只能采用海湾的石油来换,中南国告诉他们没有问题,只要是生意,就可以做。

    看到英国人一副穷困的样子,陈维政对郑进阶李明瑞说,下回让他们用缅甸全境、马来半岛、新加坡来换,我们只要把这个半岛全部收归已有,我对国土面积的要求就已经很满意了。李明瑞笑着问:英国人还占着一个巨大的印度,你不想要?陈维政摇摇头,说:我才不去帮他挑这个担子,印度人太多,养不活。郑进阶哈哈大笑,这种事,还有得挑三拣四的。

    国内这些,有人情,有关系,有赠送,有换货,有赊帐,有现金。总的而言,是有钱的不想要,想要的没有钱。

    最想要的是陕北,就是没有钱,郑进阶告诉左权,送你一批东西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你怎么弄回去。左权想想也是,走国统区,不现实,走四川到天水,路还在修。到了天水,距离陕北,还天长地远。

    与叶剑英刘伯承商量怎么办。只能与刘湘商量,过四川。到了陇南再慢慢搬。

    问题是武备有人送,运输还得花钱。这些钱跟谁要?电报打回延安,中共中央一伙人也发了愁。最后还是桂西的瞿秋白一句话:运输费用由桂西、顺化、滇南、海南想办法解决。但是因为能力有限,只限于提供一趟专列,到贵州遵义。然后租用贵州的汽车,用蚂蚁搬家的方式送到广元。

    从天水到广元的公路经过半年的施工,绝大多数路段已经能够通过,只有几座特大桥还需要时间,但是有了这条断断续续的道路,就可以使用施工的车辆一段一段的接力,把物资送到天水。

    陕北动用了过万的搬运大军立即向天水出发,对于陕北来说,从延安到西安过宝鸡进天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无车,二无油,全靠两张铁脚板,只好选择步行从庆阳到静宁到天水。一千四百里的距离,来回差不多三千里,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段,谁也帮不了他们。

    叶剑英要了一套子弹的生产线,他知道一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在西北大战中大显身手的伯陵手炮,他也不会放过。在杨挺斌的帮助和提醒下,得到了一种比伯陵手炮更小型的手炮生产线。生产一种220克的三用手雷,既是手炮发射弹,又是弓弩发射弹,同时还是战士手掷炸弹,全部统一外型,统一规格。比常规的手雷和伯陵手炮炮弹都要细长一些,爆炸药少一点,但是用弩弓发射,射程还略远一些。配套的手炮发射管也比较细,只是在作为手炮发射时,需要增加一个发射盂,威力比伯陵手炮略差,由于密闭性稍差,打击距离比伯陵手炮也略近,只有四百五十米。但是对于陕北来说,一物多用,不需要重复投入,就是极好的选择。

    左权要了一千只手持火箭筒和两万枚火箭弹。这是宝贝般的存在,以后打碉堡,打坦克就不再需要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硬填。

    刘伯承要了三千把国臣式步枪,他要装备一支守卫部队,卫护延安的安全。此外就是手摇发电机、高强度电报机、35w步话机,小型柴油发电机等参谋本部的用品,对于他来说,武器可以去敌人那里去要,只有这些东西,要不来。

    对于他们不选择枪支弹药而是选择其它基础设施,郑进阶是这样评价的:这是一群有自信心,有自强心的人,他们需要外力,但是不依赖外力,只要让他们缓过这口气,中国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主义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他们的人格相当光辉。

    从三个参谋长选择物品,郑进阶看出,叶剑英是个管家型的参谋长,刘伯承是个谋略型的参谋长,而左权,则是一个实战型的参谋长。相对而言,叶剑英更适合现代战争。之所以他的名气不如刘伯承大,完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与火器的交汇时代。自己之所以能够有这种看法,也完全是因为陈维政的言传身教使然。

    在送别五位老师同学时,冯达飞每人送了一个美国的打火机作为纪念,郑进阶则拿出一把小巧的瑞士军刀给左权,让他拿回去转交给宋时轮,让他转告宋时轮,如果在那边不如意,就来中南国,怎么也有一个军区司令的岗位留着给他。

    左权告诉郑进阶,能够从江西一步步走到陕北的人,没有一个人想过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们一门心思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并为此目的而奋斗终身。或者在生活上,在享受上,在目前的利益上,与中南国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民族需要的风骨,不也正是需要在艰苦中磨练才能成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己曾有过五天没有一粒米下肚的记录,空乏其身,已经完全做到。至于宋时轮,正在苦其心智,天必将降大任于斯人。

    郑进阶摇头不止,冯达飞也长叹不已,回到主席官邸,把自己的感想告诉陈维政,提出是不是也应该让中南国的官员俭朴一些,节省一些,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陈维政大笑,说:左权五天没有米下肚,不是他自己不想吃,而是手头没有米。我们手里有大量的米,如果也学人家五天无米下肚,就是东施效颦了!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发展经济都是我们的第一要素,不仅要让自己吃好,而且要让所有的人都吃好,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守着一堆米却让所有人都去感受五天没有米下肚,那才是玩笑。

    坐在一旁的李明瑞摇摇头,说:“只有正权你的想法最简单实在,我们想不通的东西,你一句话就明白了。”

    四川没有钱,只能望着满地的武器生叹,付常告诉刘湘,这种东西,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至于武器,那是国府的事,如果立定决心看老蒋的热闹,四川不需要有兵器,如果准备去帮老蒋打这一战,自然有老蒋提供武器。如果老蒋来打我们,就请身边这些帮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轮不到我们买枪。

    西北袁振武对刘湘很客气,必竟要从他那里借路,才能与南方几省相交流,飞机的运输成本太高,有点接受不了。

    龙云的想法最简单,对袁振武说,刘湘狗日的,听话就算了,不听话就灭了他龟儿子。

    陈维政知道,这位刘湘刘主席,最后的日子是1938年1月,他到头后,贺国光、张群都来四川坐镇过,弄得不伦不类,最后还是老蒋亲自出任四川省长,才让四川安定下来,明年,这哥们真要到头,四川,就不应该再让老蒋染指,找个四川人去玩四川,谁最合适!刘伯承还是邓小平?不然就是陈毅,这位还在梅岭山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陈维政在南都城的主席官邸里,每天得意的打着如意算盘,做着阿q般的梦,突然听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把他的梦惊醒了。

    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宋哲元部拒绝,日军悍然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陈维政苦笑不已,自己做了这么多,还是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固有推动力,过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