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一二二章 清浊随意

    第一二二章 清浊随意

    陈维政也得到了李宗仁赠送的一个工作证,职务是广西省政府高级顾问。()颜色与冯达飞的不一样,冯达飞的是黑色,陈维政的是红色,程思远告诉陈维政,这种工作证,广西省政府总共只发了五张,陈维政这张是第五张,前四张,分别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持此证,可以在广西政府所辖区域调动团级以下部队,在香港,广西政府驻港人员可以随意调动。

    陈维政颇为感动,桂系诸人对他的态度可谓赤子之心,拳拳可见。

    虽然是顺水船,却走得很慢,柴油机吊着小油门,让船在郁江游荡。第二天一早,船到了桂平,郁江到桂平,与西北方向来的黔江汇合成滔滔浔江,奔流向东。

    黄采薇听郭德洁说起过桂平西山的胜景,让陈维政陪他去山上走走,陈维政满口答应。喝过桂平乳泉酒,却没有喝过桂平西山乳泉水,陈维政让莫圆去桂平城请了一顶小轿,租了几匹马,往西山进发。

    桂平西山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市城西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于西山起,此地渐渐成为游览胜地。 自古以来以“石奇、树秀、泉甘、茶香”闻名于世。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

    来到山脚,黄采薇在古松林中休息,问游人,乳泉水何处?游人说,需再走一段路,走到龙华寺,左侧便是乳泉,有好心人看到黄采薇的体态,劝她不要攀登,虽有石阶,坎坷难行。陈维政说他去取点乳泉水来给黄采薇尝尝,黄采薇微笑同意。

    这是一眼宽深各约1米的古泉,冬不竭,夏不溢。《浔州府志》说,“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质明净,含杂质特别少,是最适合饮用的天然软水。泉水中含天然氧特别多,能把茶和酒中的杂质挥发净尽;泉水表面的张力大,在盛满的一杯泉水里连续投进百枚铜钱,其表面凸起像半个麦包一样而水不外溢;在喷涌时,或有突突之声,宛若悦耳丝弦,称为“乳泉琴韵”。

    每值盛夏,乳泉边备有带长柄的竹勺,供过往行人取水畅饮,舀一勺子泉水,慢慢啜饮,甘冽爽口,诚是一大乐事,被誉为西山一绝。陈维政到了泉水边,才发现没有带冷装水的容器,更不能把公用竹勺带走。转身走入龙华寺中,向僧人买了两个新竹筒,装了满满两筒泉水,走回山脚。

    黄采薇看着手里的竹筒,这是一个加工精制的盛水具,用了两个天然的竹节,其中一头贴着竹壁开了一个小孔,用一个缠了布的木塞塞上。竹筒容量不少,一筒有三斤左右,喝水时,拔开木塞,对着嘴就喝,喝完后,塞住就是,不会晃出水来。对陈维政说,这个竹筒装泉水,喝来另有一份竹香,别有趣味。

    在松林里坐了好一会,黄采薇起身返回,陈维政说可惜不能上山一游,黄采薇说,只此一坐,已经心满意足,所谓青山千年在,江水万年流,不会因谁而盛,也不会因谁而枯,真想爬山,以后带着孩子再来就是。陈维政笑着说,老婆大人越来越哲人了!

    回到县城,已经是中午时分,桂平古浔州,这是一座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与桂西那些距离刀耕火种不远的县城不可同日而语,在这里有南粤风情的建筑,也有中原文化的遗留,临江的小楼,参天的古木,青石板的巷子……

    在中山公园旁,陈维政看到一个浔江鱼餐馆,带着黄采薇和莫圆走了进去。

    桂平人的粤语更接近于省腔,很好听,老板告诉陈维政,浔江水产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向陈维政推荐了水煮鲥鱼片和香煎小银鱼。鲥鱼,每年春夏间成群结队经南中国海游入内河,沿珠江、西江而上,在浔江产卵繁衍后代。在浔江沿岸一带,因为每年三月必来,也称之为“三鯠鱼”。三鯠鱼,形扁而长,背黑绿色,腹银白色,鳞下多脂肪,腹下有角鳞,肉味很美。三鯠鱼肉中多细刺,但高明的厨师切割得法,切成薄片,高汤一煮即食。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这种鱼身圆而纤细,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肉质细嫩,且双目为两小墨点。形如面条,因此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白小》一诗,专咏此鱼: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再上了一碗田螺汤和一碟罗秀炒米粉,一份香辣糟。香辣糟一上桌,立即让人食指大动,味蕾大开,这是一款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用上好糯米煮饭,拌上酒饼,发酵成糟,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拌入香辣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很开胃。据说当年闹长毛,洪秀全的队伍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没有酒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香辣糟,招待义军。

    黄采薇就着香辣糟,吃了两碗饭,想再吃,实在无处可装,只好做罢。陈维政让老板找了一个小坛子,装了一小坛,船上沿途吃,黄采薇这才心满意足。

    散装正宗的桂平乳泉酒,配上天然二寸鱼,陈维政和莫圆喝得天昏地暗,怎么付的帐,怎么回的船,一慨不知,只知道,一觉睡醒,已是第二天大早,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吹了一晚的河风,头不晕脑不胀,真正的酒意如水,醉意如风。前方是连绵的群山,群山的下面是高高矮矮的楼房。船的左边是清水,船的右边是浊水,这水怎么这么奇怪!陈维政擦擦自己的眼睛,用力眯了一下再睁开,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是酒醉尚未醒。这时,听到黄采薇说:“醒来了就看看梧州的鸳鸯江,也算是一件奇景。”

    陈维政才知道,眼前看到的不是幻觉,真的是一边混浊一边清澈。船已经到了梧州,面前就是梧州八景之一的“鸳江春泛”。

    鸳鸯江由桂江与浔江汇流而成,碧绿的桂江水与混黄的浔江水在这里汇合,遂形成鸳鸯江,尤在春夏之际,放眼望去,浔江浩淼、水流滔滔;桂江碧绿、波光粼粼,两江交汇处,一浊一清、泾渭分明,恰似戏水鸳鸯,相互依偎、相互拥抱、长相厮守、难舍难分。而每逢春夏之际,清黄两色尤为分明,堪称天下奇观。

    宋代大文豪苏轼获赦途经梧州,适逢中秋之夜,泛舟鸳鸯江,面对清浊分明的江水思绪万千,曾留下“吾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的千古名句,以鸳鸯秀水之泾渭分明,寓意自己为官清正立场坚定。

    看到这江水一清一浊,清的如碧玉,浊的似黄金,碧浪金波,煞是奇特,再回想起苏东坡的励志诗,陈维政有点鄙视自己,自己经常在遇到困难时不假思索就选择逃避,在桂西,处理与桂系之间的关系,对中共肃反的恐惧,经常让自己处于摇摆之中。大自然尚且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自己也应该端正自己的立场,不再瞻前顾后,忽左忽右。也许大师哥因为其思维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大了不起像采薇说的那样,取而代之,而不能总是采取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必须要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进。

    想通了这一些,陈维政明显心胸变得开阔起来。对黄采薇说:“老婆,你经常在这条河边走,去梧州玩过吗?”

    黄采薇点点头。

    陈维政让她介绍一下。黄采薇说:

    梧州遥连五岭,俯视三江。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山在城中,城被水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古称苍梧,是岭南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梧州有七观十九寺之盛,是道教、佛教、儒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并盛的宗教圣地,龙母庙、西竺园、四恩寺、天主教堂、白鹤观、思达医院旧址、大中路教堂、民主路维新里的天主教堂……

    骑楼是梧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梧州骑楼有浓郁的西方文化韵味,如罗马柱、圆拱形窗、宫雕等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元素。梧州骑楼荟萃中外骑楼之精华,世界各地骑楼不同风格的建筑都在这里得到显现,老商号、老银号、老招牌向人们彰显着当年的商埠风采;骑楼蜿蜒伸展,密如蛛网,让行人无日晒雨淋之虞,或古色古香,或欧陆风格,倘佯其间,品尝龟苓膏、三蛇酒、生妙田螺、纸包鸡……

    陈维政呵呵大笑,说,梧州真是好地方,下回再来玩,等到地宝他们来梧州上学,顺便看看他们。

    也顺便看看李靖阳那个可爱的妖精,黄采薇说。这个话,陈维政不敢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