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九八章 新闻火暴

    第○九八章 新闻火暴

    大年初七,全中国的新闻媒体象打了鸡血一般,全部做出了专版,《××桂西苏区奇闻录》、《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在××》、《奉旨嫖妓,××的待客之道》、《××嫖妓书记在苏区》、《麦夫,××极品领导人》……各种报道不一而足。()报道的内容有关于桂西苏区的现状的,有关于桂西苏区民生的,群众精神面貌的,主要还是以麦夫这次嫖妓被人阉割的内容为主。

    陈维政听到贺敏章从南宁得来的消息,在三码头小洋楼的大厅里,对前来聊天的李明瑞们说,这次免费广告,让桂西苏区着实的火了一把,这段时间,估计我们这里比井冈山中央苏区还要热闹,还要引人注目。

    李明瑞拿着一块晒红薯片,咬了一口,夸奖说:“这东西做得不错,甜、香、脆齐全。”嚼了几下,吞下之后,才回答陈维政的话:这种事我们是看热闹,估计你大师兄有点头大,靠这种方式出名,脸皮上不太挂得住。

    “韦主席脸上挂不挂得住还是小事,中央临时政府那些人不知道脸上挂不挂得住,估计正在想对策,这个麦夫还真是个极品。”郑进阶说。

    “这倒是无所谓,国民党报纸经常把我们形容为青面獠牙,如同吃人生番,什么共产共妻的比比皆是,也不差这一次舆论进攻。”从南宁回来休假的地宝说。

    “地宝你错了。过去舆论进攻,都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的话,所以你们的中央不在乎,青面獠牙只能欺骗一下没有知识的农村妇女,吃人生番也只能吓唬小孩,共产共妻说的是俄国人,并没有说中共。所以,你们的中央很清楚这种小儿科的言论攻击无伤大雅,反而让人感到造舆论者智商低更下。与这种低智商较劲,显得自己也没水平。”黄采薇从楼下走下来,一边下楼梯,一边说:“这一次可就大不一样,有现场记者采访,有对当地民众的采访,有对主治医生的采访,还有照片,采取过去漠视的态度是不行的了。我认为,你们的中央应该有两个态度,一是断然否认桂西苏区是他们下辖的区域,二是否认麦夫这个人是你们的党员干部,更不是中央派到苏区的特派员,就是一个招摇撞骗的流氓,社会渣滓。”

    “说得对!哎哟看不出,我们家采薇还是个女诸葛。”门外传来鼓掌声,大家一看,是黄奕勋,黄奕勋接着说:“如果我是你们的中央领导,我就会派人去把这个麦夫雪藏起来,再不让他与人见面。”

    “四叔说得那么客气,还不如说直接让人去灭口好了!死无对证。”陈维政说。

    “你真是个武夫,什么话都非要说得那么直白。大家都听明白了,就你非得说通透。大正月的,也不知道避讳。”黄采薇走到陈维政身边坐下。

    “弟妹你别怪,这些当兵出生的都粗鲁,你们家这个就算是斯文人。”石廷方的老婆梁穗说。

    石廷方在洪超退伍后,又被调到二军做参谋长,还没有来得及确定谁做五旅旅长,就出了麦夫这档子事,如今五旅的代旅长是李绍杰。这小子也已经以五旅旅长自居,估计上面派谁下去,都不好使。

    “他算什么斯文人,他斯文起来更不是人。”门口又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大家转头一看,人还不少,韦拔群一家,后面还跟着个尾巴,陆济民。

    大家都站了起来,地宝先跑过去,跟大师兄打了招呼,对韦述宗说,我们去李应芬家,把手伸向陈维政,不用问,陈维政也知道他要汽车钥匙,掏出来给他。

    我们也去!说这话的是韦拔群的女儿韦述兰。跟在屁股后面的是韦述申和石廷方的儿子石龙城。

    “行行行,你们都去。”黄采薇说:“地宝,述宗,跟我拿点东西去应芬家。”

    招待拔嫂坐下,让梁穗陪客,黄采薇走了出去。她知道,这一群小崽子去罗昭仪家,肯定会在那边吃饭,要在那坡街头带点熟菜过去,不然,就累了罗大姐一个。同时也要安排自己家这一桌

    “没想到陈市长在那坡,还有这样一栋漂亮的小洋楼,很不错,有文艺复兴时的欧洲情调。”陆济民说。

    “这个是我老婆的三叔给她的嫁妆,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老婆的四叔,那坡黄恒栈的老板,黄奕勋先生。”陈维政向陆济民介绍道:“四叔,这位是我们红三方面军的总指挥陆济民将军。”

    “黄老板好!”陆济民来的时间不长,不知道黄恒栈是什么东西,看看黄奕勋的样子,也就是一个有知识的乡绅。

    “陆将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黄奕勋本来是想来跟李明瑞聊天,看到有新人来,知道他们在一起,自己一个长辈,坐在一起不合适,找了个借口走人,说:“我还有点事,你们聊。”

    “陈市长你爱人家的生意做得很大,能建起这么好的小洋楼。”陆济民说。

    “还行吧!”陈维政说:“黄恒栈是一个以商贸为主,工业农业并重的私营企业,我这位四叔是金陵大学的高材生,对于建筑他比较偏好,在那坡街头,各种风格的房产他就建了有八处之多。”

    “我这次是第一次来田阳市,与百色相比,田阳是一个全新的城市,正在感触田阳的崭新,没想到转了一个弯,又转回到这么一个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的地方。这个小镇,如果略作整理,就是一个充满欧陆风情的地方。我在国内走了很多地方,这种小镇不多见,很珍贵。”陆济民很兴奋的说,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个小镇的喜爱。

    “其实这个小镇与整个中国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个小镇充满了生活情调,试设想,如果这个小镇把其它的破烂房子全部拆掉,只留下这八栋各具风格的小楼,加上街头的小教堂,恩奉小学堂,三个小码头边弄成亲水休闲绿地,种上一些芭蕉、芒果和熏衣草,增加一些诸如小广场小花园之流的东西,我们且不说常住在这里,一年来这里住上一两个月,那就是神仙生活。”陈维政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向往。

    “你把这些房子全拆了,让这些群众住哪里?”韦拔群问,这是一个心中永远装着他的人民的人,可惜就是见识不够,办法不多。

    “简单,在河对面的商埠,修一条新街,楼上住人,楼下做生意,用那边的房换他们这边的房子,你说他们去不去?”陈维政问。

    “去!”石廷方说:“别说他们,我都去,有地方住人,还有地方做生意。以后田阳市繁华了,那坡这个地方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繁华,生意肯定是没有做的了。”

    “对,特别是汽车路通了之后,航运就会随之而衰败。河边城镇渐渐会被路边城镇所代替,这是发展的必然。”陈维政说:“从那坡到南宁,火船需要一天一夜,汽车最多七个小时。客运和小宗货运会全部转向汽车,火船只会承接一些大宗的货运。”

    “南宁到平马的路什么时候能够通?”石廷方问。

    “现在我们往东已经可以到果德,最难修的是武鸣往西到果德,估计在今年三月底可以全线贯通。”回答他的是郑进阶。

    “这位是?”陆济民不认识郑进阶,问道。

    “见过总指挥,我是田阳市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室的郑进阶,按照冯达飞那小子的说法,我就是陈市长的绍兴师爷。”郑进阶自我介绍说。

    “绍兴师爷?”陆济民一楞,随即大笑,说:“那可是高级师爷,比狗头军师强。”

    “陆总指挥面起红云,又为旁气所压,只怕这一两天要遭无妄之灾。”郑进阶已经职业性的爱用这个东西来说人,也不管别人想不想听。

    果然,陆济民就是一个不信这一套的,说:“生死虽有命运主宰,但我更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谢谢师爷提醒,我估计,我和麦夫作为同一批受组织派遣来到桂西的人员,不论是桂西内部还是全中国的其它人都会把我和麦夫混在一起。麦夫出了这么极品的事,我不受牵连,说不过去,我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你们有什么关于麦夫的消息吗?”韦拔群问,估计他就是为了这个才来到田阳的,因为在百色,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消息来源,虽然有电报局,但是那就是一个老百姓拍电报的地方。

    郑进阶把田阳得到的消息,以及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进行了罗列,向韦拔群汇报,与之前向陈维政和李明瑞汇报不同的是,向陈维政和李明瑞汇报时充满了搞笑的成份,而在韦拔群面前则十分严肃,不苟言笑,十分认真。

    听到郑进阶的汇报,韦拔群的眉毛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脸的担忧,他考虑到会有影响,但是没有想到反应会如此强烈,老百姓对八卦消息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各种主义的关注程度。

    陈维政看着韦拔群痛苦的表情,很为他难受,但是经验告诉他,不要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