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三章 三国本初

    第○五三章 三国本初

    一时间,奉议恩阳,到处传出红八军将攻打百色的消息,百色守将岑建英,武(武鸣)、色(百色)、保(天保)民团总指挥官周祖晃一夜三次电报向李宗仁汇报,要李宗仁派出大军前往右江剿匪。()

    百色城一阵鸡飞狗跳,岑建英开始全面修复长蛇岭上的大小堡垒,周祖晃大规模向潞城、八桂、供央、旧州、南角、乐里、浪平、百平等乡调集民团八千人前往百色守城。李宗仁派出第7军21师师长大将廖磊,亲率桂21师由水路增援百色。

    南宁21军一动,早有黄恒栈南宁商行的电报通知那坡总部,兵过如匪,要做好准备。接到这个消息的黄翼武当即把消息告诉了陈维政。

    陈维政哈哈大笑,对李明瑞和袁振伍说:“搞誓师,搞大会,每天红旗招展,弄得热火朝天,还装模作样调动兵力,向百色一带进军。红23师立即悄悄打下平马。红22师暂缓进军天保,大家全力以赴,先吃掉这个廖磊的桂21师。”

    从南宁到百色,坐火船需要整整二十四个小时,桂21师这次调兵,用了南宁航运局的所有火船,包括公家的和私人的,贵县横州的火船也全部征集。包括黄恒栈的两条火船也在征集之中,总共凑足四十一条。一条火船可以坐一百五六十来人连同枪支弹药,四十一条火船正好把桂21师拉完。

    这个桂21师,是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七军的新组建师,之前满编时八千多人,一次湘桂大战,损失近半,好不容易凑齐,又在大坳被弄掉了一个新编团,之后从民团中增调部分人员才凑成一个六千多人的整编师。但是这个师是桂系的招牌师之一,装备精良非同小可,有枪,还有炮。一种口径75mm的山炮。

    山炮是步兵炮的另一个名称, 是炮身较短,弹道比较弯曲,射程比较近,重量较轻,便于携运的的大炮, 属于榴弹炮的一种。是在山区由步兵使用的轻型火炮,目的是要伴随步兵行动,随時可作为火力支援因此炮的重量很轻, 需要机动时只能将大梁、车轮、炮身等拆解成几部分,用骡马驮运,甚至直接由人员背负。适应于山地作战,可以让炮弹翻过不高的山岭,打击敌方的后方也有称之为过山炮

    陈维政曾经在土地革命战争馆看过一门陈列山炮,原称"七生五过山炮"。1927年(民国十六年)由上海兵工厂制造,口径75毫米,重386千克。是红军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

    廖磊没有想到,这一次出战,竟然是他战争一生的滑铁卢。

    出战之前,白崇禧认为,这支红军与一年前的红军颇不相同,大坳一战,全无人性,火烧全团,死伤无数。战斗力与之前相比,提高很快。廖磊认为,无论怎么变化,红军仍然是红军,桂西苦寒之地,缺枪少弹,发展艰难,估计还是一伙持大刀长矛的农民。

    白宗禧让廖磊切不可轻敌,以周祖晃的为人,如果不是对方声势浩大,不会如此求援急切。

    对于支援方案,廖磊的计划是,船只在平马码头靠岸,然后掩杀红军后翼,周祖晃从百色城中杀出,两头往中间打,就算是老蒋的正规军也很难抵抗,更何况是这些才放下锄头的农民。

    白崇禧总觉得不那么简单,他知道,红七、八军的主力已经北上,在长安,红军确有七千来人,并未减少,他们上三江,出通道,城步,一路向东,在武冈与湘军激战,此后情况不明。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们绝对没有返回广西,那么,广西的这支部队,就应该是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军。农军能够吃下大坳一个正规团,吃下宜山一个常备团,实力不可小看。据可靠消息,河池的红军仍在,东巴凤死灰复燃,又出现大批红军进攻百色。偏偏第七军的整训还没有完成,十五军更是缩编为十六师,情况很是不妙。

    廖磊说:“健公,红匪惯能制造声势,唆使贫民闹事,如今正值大年农闲,农家听信红匪之言,欲往百色城里过节也是有的,只需我大军一到,即可驱逐。”

    站在民生码头,白崇禧望着往西而去的船队,四十多条船组成的舰队,可谓声势浩大,拖出十来里长。火船喷出的黑烟让人为之一窒。

    罗明初在二十二师中寻找会操船之人,二十三师也送了整整一个营会水的战士过来,罗明初还真凑成了一个团,三个营长,一个叫龙何生,是红八军的老连长,与洪超一样,连队打散,成了伍朝扬连的一个排长,在下吉改编时,由于水性很好,被罗明初收编,当任一排长,这回连升几级,营长。

    一个是宜山人,宜山民团,莫方在金城江俘虏的那一个送给养排的排长,姓刘,叫刘本初。这个刘本初很不错,宜山怀远人,不仅会操船,还读过老书,没事喜欢给兄弟们讲三国故事,记性很好,三国演义里不少诗词都能背,一讲起故事来,派头能赶上单田芳。陈维政听过他一次,听得开胃之极,因为过去从来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宜山话讲评书。

    还有一个是来宾人。三个营长中,以这个来宾人最为强大,他开过火船,这位是钟异之营的连长,姓黄,叫黄水生,出生在西江的船家,家里曾经有一条火船,在22年粤桂大战时,被炮弹打沉,一家人,就他一个逃得性命,为了报仇,考入广西军官学校,后在桂军中就职,直到大坳被俘。

    前敌会议上,第一次参加会议的罗明初不懂规矩,把他的二营长刘本初给带了来。一开会,还没有等领导说话,就屎急尿赶的跟陈维政说:“大哥,我们二营营长有个主意,我觉得很不错,就把他带来,让他讲给大哥你们听。”

    听到罗明初开口就是大哥,袁振伍笑了,说:“罗团长,到了公开场合,特别是会议时,不能叫大哥,要叫师长。”

    罗明初嘿嘿一笑,说:“一下子团长,一下子旅长,一下子又是师长,我也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叫,还是叫大哥好,总不会变。”

    “明初,听军长的,别乱说话。”教训罗明初的不是陈维政,是赵元喜。

    “叫什么不要紧,有好主意就行,快说说。”陈维政知道他这个兄弟,是个大老粗,船上人出身,跟着黄仲平读了几天书,早就忘记到外婆家去了。

    刘本初立正敬礼,很严谨的军人行为:“报告各位首长,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就是把一点想法告诉了我们团长,我们团长硬要把我拉过来,既然来了,我就讲讲,能不能用,请各位首长定夺。”

    李明瑞和袁振伍相视一笑:这个老粗团长,下面的营长可不是大老粗。

    李明瑞说:“你说吧,不要有顾虑,对错都不要紧,大家一起研究。”

    看着袁振伍轻松的眼神,刘本初没有之前的紧张,情绪松驰下来,大冬天的,额头上,居然有了汗珠。用手抹了一把额头,说:“我是从三国故事里找到的想法。”

    大家一听都乐了,开会还有故事听,这个好!

    陈维政没有笑,而是很认真的看着这个刘本初,三国里也有一个叫本初的,叫袁本初,也叫袁绍,那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家伙,不知道眼前这个刘本初怎么样。三国的故事都是经典的故事,如果能够活学活用三国,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想当年,努尔哈赤一本三国打天下,可见三国的军用价值。

    “三国在晋国渡江攻吴时,大将王睿以圆木为材,以桐油浸泡,沿江而下,在吴军铁链横江时,点火烧之,尽断其链,破其铁锁、带走铁锥,顺流直取建业。其后大将杜预,势如破竹,尽收吴军,吴帝孙皓投降。”刘本初一开始说书,马上眉飞色舞,抑扬顿挫。

    陈维政听了这一段,脸上露出笑容,他已经大概知道这位刘本初的意思了!

    刘本初继续说:“我们在上游往水里放下圆木,因为时间有限,浸泡桐油已经来不及,所以用火攻就不考虑了,但是,即使只是单纯放下圆木,也有几个好处。第一,阻住右江水道,延缓敌船进攻时间,第二,将敌人集中滞留在我们埋伏的区域内,第三敌人在河面上,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在两岸我们集中火力,对河里进行打击,估计这个21师,能跑上岸成为我们俘虏的,已经算是好运了。”

    “我们怎么才能让木头在我们埋伏的地点停留?”陈维政问。

    “这个很简单,在想停留的地方打几条木桩,放几条横木在那里,圆木飘到那里就不会再动。”刘本初说。

    “那我如果想要这些木头又继续再往下漂呢?”陈维政再问。

    “这个很容易。”刘本初说:“我们一团,有不少炸药包,还有炸药包投掷器,扔两个炸药包过去,炸开就行。”

    听到刘本初这一说,李明瑞哈哈大笑起来,说:“谢谢刘营长,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我已经完全有信心,把敌21师全部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