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FBI学读心术
字体: 16 + -

第49章 让他人多说,引导他人多说,更容易形成互动完成说服

    “情境再现”

    年轻的巴特尔进入 fbi还不到一个月,经验不足的他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每次在审问犯罪嫌疑人时,他都不能像那些老道的探员一样从嫌犯哪里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此,巴特尔很是苦恼,并请教了自己的上级。

    “一个人说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少,而让对方多说,你了解的也就越多。 ”上级亚伦直言不讳的说道,“而你犯的就是这个错误,我观察过你,每次你面对犯罪嫌疑人时总是会抛出很多话来,其实这并不利于我们审案,以简短的问题对付他们,尽可能的让他们多说,只要他们肯讲就让他们讲,即便是与案件无关的,这样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不信下次你审案时可以试试。”

    听了亚伦的建议,巴特尔改变了自己的问话策略,效果还真是明显。

    “跟 fbi学读心术”

    在说服别人时,大多数人会犯案例中年轻探员一样的错误。要知道,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比他对你和你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高谈阔论,那他是绝不会赢得别人的好感的,当然他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此外,对于这样的人,人们也不会愿意接受他,更不会被他说服。相反,如果你把自己摆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那么不仅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形成互动,还会很容易地接受你的建议或要求,被你说服。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卡耐基在纽约书籍出版商齐·马·格林伯格举行的晚宴上结识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以前从来没有和植物学家打过交道。后来,卡耐基写下了这次交谈的经历:

    “我发现此人非常有魅力。老实说,我是恭恭敬敬地坐在椅子上听他讲述印度大麻和室内园艺的事。他还跟我讲了关于那些不屑一顾的土豆的事。我自己也有一个小小的家庭苗圃——他还善意地指导我如何解决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正如我所说的,我们是在参加一个晚宴,那里当然有几十位客人,但是我违背了所有的客套礼俗,对其他客人好像熟视无睹,只是一个劲地同那位植物学家一连谈了好几个小时。午夜来临,我同所有的客人道了晚安之后就离开了。那位植物学家转过身去对主人说了几句恭维我的话,说我‘最富于魅力’,说我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最后,他说今晚和我聊得很带劲,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

    后来,卡耐基回忆说:“天哪!我几乎什么都没有说。”一个人在三个小时内几乎什么话都没有说,竟然会成为很投机的交谈伙伴,实在出人意料,但事实上又在情理之中。从植物学家来看,卡耐基是把他作为志趣相投的话友;而从卡耐基来看,他本人只是一名耐心的听众,只是不断地鼓励他说话。

    卡耐基告诉那位植物学家,他受到了优厚的款待和极大的收益——事实上也是这样,他希望从植物学家那里获得他以前没有接触过那些知识。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次交谈中,卡耐基以一个“饶有兴趣的听众”的身份,赢得了植物学家的喜欢。试想,如果我们在说服别人时,对方如果对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好感,那么接下来的说服工作还会很困难吗?

    答案显而易见!

    倾听对方的谈话,让对方多说,会使他心情爽朗,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还会让自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影响力,从而顺利完成说服工作。

    世界上任何人都喜欢有人听他说话,只有对于听他说话的人,他才会有反应。所以,当你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尤其是想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成功说服别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一点。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听话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讲话者的兴趣,如果作为倾听的一方,你没有认真地听对方讲话,或者把对方的话当耳边风,随便敷衍,那么也是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回忆往事时,他常念叨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事。

    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但就在快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

    当天晚上,按照顾客留下的地址,乔·吉拉德找上门去求教。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说:“你的失败是由于你没有自始至终听我讲的话。就在我准备签约前,我提到我的独生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他的运动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过头去用手机和别人讲话,我很生气所以就改变主意了!”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听自己说话,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倾听,或者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倾听,那么就会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会让事情变得很糟糕。

    具体而言,以正确的态度倾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给对方以反应

    倾听不是一言不发,也不是默默忍受,而是恰当的时候,给对方的讲话以反应,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话。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反应也并不是只发出认同对方的“嗯”、“是”等声音,而是两眼注视对方,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简单的发表你的意见。

    2.主动提出问题

    倾听并不是被动的,而是要善于主动出击提问题,使谈话深入下去。这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对方谈话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对谈话的引导。倾听应该是一种主动的交际行为。

    3.虚心请教

    一个聪明的听者一定是一个虚心向别人请教的人,他非常尊重别人的经验和积累,总是把对方摆在自己之上,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总是认为对方必定有某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在某些方面高自己一筹。正因为这样,在交际中,他总是鼓励对方讲话,不断强调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智慧锦囊”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想成功说服他人,就不要着急表达自己的需求,做一个倾听者,了解别人的想法,听听他的意见,在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后再进行说服,那样事情就好办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