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的剑
字体: 16 + -

第四章 少年郎当远行

    这天是跟夫子约定好出发的日子。

    云朗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说是行李,实际上也就只有一些书籍和几身衣物,一个背在身上的简易木箱足以装下。

    木箱是云朗早年以一个做工一般的花瓶与镇中木匠换的,上面覆盖有遮阳布,最是适合出远门。

    云朗站在宅子门口,看着这座承载了少年时光的宅子,思绪万千。

    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想到这,云朗甚至觉得,即使没通过君子阁的选拔,好像也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夫子最开始与自己说君子阁选拔的事,其实云朗并没有特别想去,直到后来细细思量,才下定了要尽全力进入君子阁的决心。

    右手摩挲着腰间佩戴的青色玉佩。

    娘,一定要保佑孩儿。

    玉佩是小时候云朗娘亲送给云朗的生日礼物,在娘亲过世后,云朗一直视若珍宝。

    在平常,云朗根本不会将玉佩带在身上,他怕丢了,就连娘亲最后的温柔都抓不住了。

    该走了吧,再晚,就不好了。

    这一天,清河镇少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读书人,却让未来的天下多了一个传奇。

    云朗走后不久,对面的妇人家也开始起床忙碌了,在妇人开门倒水的时候,忽然瞥见自家门口放着一面古色古香的梳妆镜,旁边还有一张纸条。

    张婶,我欲远行,家中无人看管,这面梳妆镜是我娘亲所留,平日里常有擦拭,望张婶日后忙碌之余能够抽空多留意一下我家宅子,免生意外,云朗在此谢过张婶了。

    张婶看完字条,又看看梳妆镜,不屑地笑了一声。

    “切,死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稀罕的。”

    话虽这么说,手却开始去拿镜子了。

    张婶突然发现手中纸条映在镜中的另一面也有一行小字,于是将纸条翻转过来。

    张婶,日后行事,大可不必此咄咄逼人,心平气和,方为长寿之道。

    “我呸,什么读书人,终于露出本性了,我还以为你真不在乎呢,原来暗地里咒老娘短命来着。”

    妇人将纸条狠狠撕碎,开心地拿着梳妆镜回了屋里。

    今儿个,终于能好好看看老娘的风采了。

    狗娃子也是个起的早的人,一大早就叫喊着要去河里抓鱼,他娘哪肯呐,这么小的一孩子,去河边多不让人放心。

    可狗娃子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在他娘生火做饭的时候,竟然想偷偷溜出去。

    一开门却发现门口摆了厚厚一叠书籍,上面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三个字。

    云朗赠。

    前往翠微书院的路上,微风阵阵,风中裹挟这花香,让云朗神清气爽。

    原来已是到了油菜花开的季节。

    自己留下的东西,应当已经被发现了吧。

    其实对于张婶,云朗真不至于去诅咒她,但是也谈不上喜欢,之所以留给她梳妆镜,完全是因为两家离得近,好让她多多看管一下。

    小镇上的居民不说品行如何,骨子里的纯朴还是有一点的,这点小事,相信张婶还是会帮忙的。

    留给狗娃子那些书,也都是云朗早就烂熟于心的,自己不需要了,不如留给有需要的人。

    云朗突然想起老乞丐留下的那本书。

    清风游,清风游。

    倒真是应了此情此景,著书之人,应当是个潇洒至极的人物了,等以后能够理解书中意思,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本书才是。

    翠微书院。

    曾知微向一位体态佝偻的老者拱手作揖。

    “往后这些日子里,翠微书院就有劳您老了。”

    老者挥挥手示意曾知微放心。

    这老者是清河镇少有的读书人,年轻时科举落榜,就回到清河镇过起了闲散日子。

    曾知微每次有事外出,都会找老者帮忙代课,老者也都欣然接受。

    马车声由远及近,张小书从那车中探出脑袋,看见曾知微后,愉快地打着招呼。

    此次前往云起郡的代步工具就是这辆马车了,张家听说张小书要去参加君子阁选拔,立马当成了头等大事,不仅为三人提供了马车,还准备了一百两纹银,也真是尽心尽力了。

    车夫是张家十多年的老伙计,驾车最是平稳舒适。

    曾知微昨天就知道此事了,本来还打算自己去租辆马车,没想到张家如此客气,还特地派人前来书院感谢曾知微给了张小书这么好的机会,还声称若是张小书此行能进入君子阁,必有厚报。

    曾知微自然是婉言谢绝,说是张小书若是进了那君子阁,也是张小书自己的本事,自己这老师也只是在其中起了传道德作用而已,真正的关键点,还是张小书本身。

    张小书跳下马车左顾右看。

    “云朗那墨迹虫还没到呢。”

    正准备接着数落云朗,就被曾知微一个眼神给瞪得憋了回去。

    张小书缩了缩脖子,给曾知微赔了个笑脸。

    “小书,夫子。”

    二人闻言看去,只见云朗正微笑着朝二人走来,

    “呦,你可来了,我们都等你老半天了。”张小书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云朗面露尴尬。

    好在夫子曾知微解释道,“别听他瞎说,他也刚到,我这边也刚刚托付完事情,你来得刚刚好。”

    云朗这才知道是张小书特意拿自己开玩笑呢,于是对张小书抬起手做了个敲打的姿势。

    “好了,既然来了,那我们事不宜迟,这就出发吧。”曾知微挥手示意道。

    二人闻言点头答应,纷纷上了马车。

    上车时,云朗还不忘与车夫打了个招呼。

    马车即刻启程,曾知微询问二人此去有何感想。

    云朗如实说来,大体是对家乡的不舍,还有对能否进入君子阁的担忧。

    张小书是个不正经的,打着哈哈道,“哎呦,怕是君子阁又要多一位叫做张小书的君子咯。”

    二人立马笑出声来,给旅途增加了不少快乐。

    “大家坐稳了,前面要到剃刀山地界了,路程颠簸,要小心咯。”车夫朝众人喊道。

    众人点头表示了解,并让车夫专心驾车,不用考虑他们。

    快要离开剃刀山地界时,突然从道路两旁窜出一伙人,拦在了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