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人物
字体: 16 + -

第15章 【15】

    社会是多元化的,人各有各的活法,自我感受惬意就好。儿女满堂,孙辈绕膝有其乐趣也免不了烦恼,像谢厚生直挺挺的一个到落得个自在。这不,他现在更是自由了,身体硬朗,精神不错,心境坦荡,充分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安逸舒适。他不嗜烟酒,也不爱扑克雀牌及棋类,书很少看,对充塞荧屏肥皂剧注目不久会响起鼾声。唯一喜欢就是逛街,拿他的话来讲是观察世间,阅读万象。好在现在的媒体无所不在,对新闻大事他逛悠中能灌输入耳,了然在胸。不过有一点抑或基因或者说是下意识吧,谢厚生会偶儿会在街头的书摊上买上本易经相书看看,无非是翻翻,不失个乐趣。

    可就是这样地,他逐渐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什么?什么?领悟出堪舆望气的兴趣。堪舆即是风水,望气是风水中讲的环境气场。正好,风水学在社会上也应时而起,国内外专家从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诠解,再加上日益重视的环境生态,谢厚生无师自通,不过大都自我演泽,常常一笑了之,权作业余爱好。

    也是偶然之中的偶然,有天,邻居家魏伯让他去坐坐。一进屋,厚生感到有股微微恶气迎来,不舒服。就在房间里走了一周。见阳台处魏伯封的窗小且偏上,房子朝东南,是公寓最边间,西墙阳光直射,热气向内蒸溢。门在东首,室内堆积的物品又多,形成的气流难以散发,就在空间盘旋,气脉不畅。厚生皱皱眉,瞥见桌上放有煎药的砂锅,问:谁生病了?魏伯答,老太婆,一直喊胸闷,吃了半年中药也不见好,有气无力的。人呢?今天特难过,女儿陪她挂盐水去了。因为早先一个厂的,厚生说话少顾虑,就对魏伯讲,你家门窗的方位不对。不对?阳台不要封闭。魏伯说阳台是女婿孝顺,丈姆娘畏寒,年初做上的。厚生讲,你把它拿掉。为什么?厚生把道理讲了一番,同时要魏伯把堆放的杂物处理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人健康有利等话。而后,魏伯果然照此做了,老太婆胸闷很快好了。

    魏伯是这带的老土地,对谢家祖上的事知晓一些,为人又绕舌,此事经他一传,一些熟人多少来找过厚生。厚生也过去看看,按照自己的观察说个一点二句的,嗨!还真有那嘛事儿!经他指点的,都还很有些效果。谢厚生会望气的声誉在附近坊间流传开来。但厚生知道自己斤量,对陌生人来都谢绝的,他怕多事。

    不过,谢厚生对望气的兴致与日俱增,这与他每天逛街观看联系上的。厚生每天的行程是这样:先出巷口,拐弯沿两个商场门前走过,再直上前面武林广场,然后在广场西边的钱墉饭店前溜一圈,转到后处的运河,站在景观桥上看来往的船只,再返至中山路,现在取名南宋御街。御街两旁老字号商店林立,他边看边逛,到了官巷口,已近中午,在著名的奎元馆里吃碗七元钱三鲜面。有时尝尝虾爆蟮,这是闻名中外的杭帮特色面,当年周总理曾多次请客,喜欢听弹词的陈云副总理也每每到此饱一口福,还留下亲笔墨宝在店堂内高高悬挂着。当然谢厚生吃的是最普通的32元一碗。如果上品或加过桥(即面中夹抄菜)那是要超过百元的甚至几百元的。谢厚生无过分奢想,32元的虾爆蟮饕餮后,他一个星期都不再步进此店,去上首羊霸头吃5元的羊汤泡膜省下弥补,顺便卖些碎杂,好当晚餐下饭。最后上去是鼓楼,吴山。兴致好时会去吴山顶上的汇观亭,读下徐渭撰写的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慨叹一番折归。

    这一路过来他以自己的眼光注视所谓的市井气场,如商业大街上轰然的俗气,钱墉大厦中的胭脂珠粉气,运河由于截污不尽泛起的浊气,御街路面都用考究青石铺就充溢着奢气,只有吴山面朝西湖才有朗朗清气浮升,不亏为天堂美色气韵超然。他也望望店面,如胡庆余堂、张同泰药物凝聚的灵气,万元和及张升允这些老字号未免有衰竭之气……遇到气状有异的人,他会关注面庞。此公脑门呈亮,精神饱满,亢奋向上;来人印堂黝黑,步履松跨,有心事或有暗疾……好玩啊,谢厚生是百看不厌,只要晴天,总是这样走走望望,让自己的神思飞翔。今天,红日高照,他信步走来,不谛却遇上一个人,演泽出一段故事:

    钱塘饭店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33层,上面还有旋转餐厅。相邻的也是幢高楼,名“三元置业”是港商投资的,出租给诸多公司办公。两楼间有条马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少算命看相的人聚集在这儿,好事者常常面对一堆堆的人口吐唾液给人指点迷津,当然也赚点花销。谢厚生走过,一般不会往里去的,他感到混杂。今天也是如此,可当厚生正欲加快步伐迈过马路时,有人拉了他下衣角,他回头,见一个年近五十的男人,蓄三绺短须,头上还挽个结。

    先生,好气色!来人当面赞叹。

    厚生笑笑,不理,还是径自走。

    先生,祖上荫德非凡!

    听到此,厚生脚停住了,他想难道遇见故人了。再看面前人,黄松脸皮,眼角的皱纹呈放射线,乌眸很小,闪烁闪烁的。

    先生,信不信由你,听我道来,灵,赏几个小钱,不灵你就扇我几个耳光!边说还边掏出名片。厚生接过,上写:安徽九华山高级相士邵宗禹。

    看相的如今有名片谢见怪不怪,还好此人未自封易经大师,玄学博士。

    邵相士见厚生停下,就招招手让他到一边,未等谢开口,自己滔滔讲来:

    先生眉宇间有鹤形,双翅隐约,清秀脱俗,福寿双全,先祖定为官绅人士。

    我一生踏三轮车,干苦力的,那儿来的福!厚生心里直笑,他说的是实话。

    哪里,真人是不露相的,穿扎普通真是说明你现在是大隐隐于市……来人喋喋不休起来。

    谢厚生不想纠缠,也是一时性起,见此人为生计如此卖弄,心中同情,便拍了邵相士一肩,邵一个激顿,厚生说了,你气场霾暗,要及时医治。

    邵相士听他此言,眼竟潮湿起来,摇摇手,不让厚生说下去,抱拳致意道,高人,我是在班门弄斧啊,惭愧惭愧!

    厚生无言,摸出两张拾元递了过去,转身离开。

    旁边正好有他一个邻居,听见在对邵说,他谢家祖上是有名的阴阳先生,你啊,不识人头……

    厚生不想再惹出多事,两脚蹬蹬加快……

    谁知,又有一个人在后面拉了他一下。

    厚生不理,还是往运河处疾走。喧嚣的市声已经远了,他独自在景观桥上站住,正吐出口俗气,背后那人却闪了出来:

    谢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谢厚生只得照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