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庭
字体: 16 + -

第五十三章 无垢之城

    “山府禁制?”中年汉子李广亮闻言喃喃道,神色略显疑惑。

    刘仙侠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没错,就是山府禁制。”

    书生语带笑意,轻声道:“以我所料不差,此地并非是一座生活在人间的村落,而是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前方那个村落模样中的房屋建筑,应该仅仅是人间显化。”

    黑暗中的书生神色自若地伸出两条手臂,缓步来到那块儿字迹模糊,看模样应该上了年头的村碑跟前,手指并拢,在空中虚画,嘴里念念有词。

    在李太易等人诧异的目光中,这条同样前方依山而建的村落道路,逐渐向两旁并拢,如同黑暗中出现的一缕亮光,逐渐扩展到一个比普通门槛若大,刚好够一辆马车通行大小。

    李太易快步来到书生跟前,双眸睁大,神情满是震撼神色。

    而前去探路,一无所获的另外两人也现在李广亮身后,四人神色复杂。

    从那道‘门’中透过的亮光,照耀在书生脸庞之上,面带笑意的书生扭头同众人道:“门开了。”

    话音落罢,书生率先迈开脚步,步入其中,身形转瞬间在众人眼中,消失不见。

    李太易见状,毫不犹豫的跟在书生身后,大步跨入。

    留在外面的李广亮四人在黑暗中,面面相觑。

    中年武夫犹豫了一下,想起此行之前,那位吕姓道人所说:“一切只管新他便是。”

    于是中年汉子冲其余在黑夜之中,视物如白昼的三位练气士点头示意,分别牵着四辆马车,在十四位小读书种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神色警惕的进入其中。

    李太易未曾经过思考,从那道门中出来,望着眼前的景色,有些恍惚。

    只见他此时所处的地方,在一座山头之上,山下是一座大小不输和丰县的小城。

    举目望去,只见小城当中,灯火通明,竹鸣丝乐之声悠扬悦耳,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依然感到热闹非凡。

    此时在天空之上那轮弯月洁白无瑕地月光之下,可清晰的看到从他所在的山头之上,有一天宽阔马路,直通那座目光所及之处,城墙低矮的小城正门。

    而书生刘仙侠此刻正双手负后走在这条道路之上,距离少年约莫有三四丈远。

    少年愣了一下,抬头望了望天上弯月,又低头看了看距离脚下这座山丘约莫有着一里左右的小城,使劲揉了揉眼睛。

    前方正在小城中走去的书生背对着少年,却仿佛看到少年此刻的心境一般,下山的脚步顿了顿,扭头望着身后少年,笑道:“不可思议吧?其实这就是我曾经与你讲的那些书本故事当中,著作之人所提起的一些藏在人间,却又极少现身世间的秘境。”

    书生停下脚步,见少年站在原地,并未

    移步,摇了摇头,朝少年走过来。

    李太易望着眼前景色,脑海之中立马想起了一个词世外桃源。

    等书生返回少年身前,两人身后那道仿佛在空中连接地面,拉开的一道口中一般的‘门’中,走出四辆马车。

    这块儿山头之上,平整宽阔,仿若九里村村头的打谷场一般大小,四辆从中出来的马车,停在上面,也并不显得拥挤。

    李广亮四人虽说也算的上山上修士,更是一地占地方圆数千里的太和福地之人,却又因身份特殊,在人间讨生活的数十年,也并未有幸见过这种仅次于寻常福地的人间秘境。

    至于之前书生在那块儿石碑处,打开这座隐藏在人间之中,又不为人间凡夫俗子理解范畴的秘境所用类似手法,中年汉子倒是见过。

    那是在曾走镖途中经过的一座小镇,一户人家招惹了阴间邪祟,花了近半家当,从一座道观当中请来一位青衫玉面白冠道人,所做法术,便类似于书生方才的手法。

    李广亮望着前方的那座在星空之下,灯火辉煌地小城,眉头微皱。

    汉子将手中缰绳盘在那头性情极好的马匹脖颈之上,来到书生跟前,严肃道:“小先生,赎我孤陋寡闻,并未曾在河山大郡当中听过这种地方。”

    汉子指了指远方小城当中,围墙之内,在月色下波光粼粼的湖水,说道:“更别提这种水走城内,建筑颇为符合山水走势,却并不出名的秘境,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凶险,还未曾而知。”

    其余三人同样面露疑惑的望着这座小城,好奇之余,面容之上也满是警惕之色。

    书生闻言点点头,说道:“李叔所担心并不多余,不过对于此地,仙侠则还算熟悉。”

    包括李太易在内的李广亮几人皆将不解的目光投在书生脸上。

    刘仙侠伸手指了指远方灯火通透的小城,解释道:“此地名为无垢之城,属于无主之地,也有一方小天地圣人坐镇。”

    书生望向李太易等人身后那道正在缓缓消失的‘门’,笑道:“此地并非仅有这一道入口,而是有出口九十九道门,或者说是法箓阵。琉璃洲版图之上,任意地方,都有可能是这块儿秘境的入口。我等人虽是从武纪王朝版图之上步入其中,可此地俨然来说,已不再河山大郡范围之中。其中玄妙,毅然不输洞天福地。”

    李广亮闻言神色却并不显轻松,反而欲言又止。

    书生伸手示意中年汉子稍安勿躁,接着笑道:“仙侠之所以能够知晓此地玄妙,则来源一本老先生在三年前所赠予的一本典籍当中记载而得知。此地并非因运气或者福分便能碰巧出现,而是随即性。”

    已然愈发神秘的书生,伸手在空中虚点几下,轻声道:“仙

    侠之所以能够知道此地进入方法,则依赖与老先生所传授的一门破除此地禁制的手法。”

    李广亮四人异口同声,惊声道:“莫非老先生曾进入过此地?”

    书生点点头,“此番行程,我已与那位吕姓道人商讨过,带领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小家伙进入此地一次,寻得属于他们自身的机缘,至于能否从此踏上修行之路。则全凭造化。”

    李太易望了一眼几乎尽在咫尺,却仿佛有远在天涯的小城,摸了摸脑袋,问道:“那我呢?”

    书生将视线落在少年身上,嗓音温和道:“至于太易你,也和他们一样。能否获得机缘奇遇,依然全凭造化。”

    少年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言。

    武夫李广亮扭头望了一眼毫无动静的四辆车厢,皱了皱眉头,奇怪道:“方才还听到那些小家伙叽叽喳喳的谈论声,如今怎的没了声音?”

    书生双手拢袖,轻轻哎了一声,连忙解释道:“望了告诉李叔一声,此地与我太和福地一样,不在修行路上之人,在首次进入,便会陷入沉睡。需最少三日之后方能醒来,至于与天地灵气愈发亲近之人,则会在一日之后,方可醒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此地倒也是检验凡夫俗子修行天赋之地。如果李叔样叔没了疑问,便随仙侠一同前往无垢城中,先找一座客栈安歇。”

    书生说话之时,将目光投向四人。

    仅仅担任护道之人的李广亮等人,虽心中依然存在疑惑,却并未异议。

    之后一行人在书生的带领之下,向那座名为无垢之城的神秘城池赶去。

    明启书院。

    青砖红瓦,院内栽满在秋末冬将至季节,依然嫩绿的青竹小林之地,便是书院君子魏茂茂住所所在之地。

    山主不在,一院事宜皆有君子全权代替处理。

    此时在这座名为‘清居客’的小院当中,有昏黄灯光依然在屋内亮起,两人说话声从中传来。

    穿出说话声的屋子内,摆设简陋,除了半边屋子书以外,另一边仅仅有一张被褥叠放整齐的小床,以及一块儿占地面积最大的书案。

    此时有两人相对而坐在书案前,两张小巧竹椅上。

    君子魏茂茂是一位三十许岁模样,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

    而坐在魏茂茂对面,手提一枚硕大紫色酒葫芦,时不时喝上一口的眉须皆白的老者,则是闻名于明启书院的教书先生,许巍兴。

    君子魏茂茂望着眼前这位辈分极大,脾气也极臭的老人,瞥了一眼案桌上已拆封的信,无奈道:“李前辈寄来的书信您老人家方才也看过了,那帮小家伙此行虽小有波折,可必定不会出大的纰漏,至于您老人家的担心,以我来看,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啊。”

    一院君子,以

    如此口气低声下气的说话方式,如若被明启书院三百学子看到,必然大跌眼镜。

    并非这位自称不擅长打架的君子此番作态,实在是这位许先生辈分高的吓人。这位老人可是如今那位不在书院当中的山主当年的先生。

    老人家学问倒不是有多高,而是足够执着。

    他魏茂茂从来到这座书院当中学习,直到最后成为被一洲之地认可的书院君子之前,可没少挨过这位越俎代庖地先生那块戒条打手心。

    这位看似老态龙钟的老人,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止境纯粹武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