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明朝
字体: 16 + -

第三章、鸿门宴

    街市上,人们脚步匆匆,一辆辆挂着豪门大家木牌的马车远远望见信王的车乘,立即靠边避让。

    自前门而入后,向西转,有一条可并行五辆马车的大道,在大道尽头,便是丰阳侯府——整个北京城最豪华的私人府邸。

    一排红纸大灯笼顺着围墙,挂在高处,使得丰阳侯府门厅前一片光亮,黑色门柱也沾了光,变得漆亮。青砖变成了赤红色,闪烁着晶莹的光,散发出丝丝暖意,看起来美轮美奂。

    府邸外围,站立着许多兵士。兵士的样貌隐藏于头盔之中,只余下那双堪比鹰眸般犀利的眼睛,在长枪枪尖的映照下,闪烁寒光。

    “这可是鸿门宴呐,你我可要当心了……”沈瑞顿了顿,警惕的向四周扫视了一番,本能的压低了语调,颤颤悠悠的嘱托道。

    荆轲剑眉一挑,淡淡道:“明白。”

    灯笼、灯盏发出亮光,映得府内一片富丽堂皇。在侯府下人的引导下,众人走进了大厅,沈瑞这才发现,大厅里已经站着好几个人。正对着的五尺台上,端端正正置着一个座椅和一张桌子。左右两旁各两列矮案,案上摆放着水果时蔬。

    按照下人的指示,沈瑞坐了下来,荆轲坐于沈瑞身侧。这一坐不要紧,却引得对面几个人恶狠狠的瞪眼。

    “摆宴。”突然,从大厅的山水屏风之后,一道浑厚低沉的声音传来。

    沈瑞,荆轲侧头,循声望去。

    一名虎背熊腰的壮汉身着兵甲,朗声而笑,从屏风后迈步走出。

    他虽身体壮硕,行动却轻巧如风,落地无声,眨眼便迈过了近数丈距离,来到沈瑞身前,不停的打量了起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沈瑞甚至有点怀疑此人已等待自己多时。

    良久后,他满意的点点头,看着沈瑞,笑着说道:“好,不愧是大行皇帝的弟弟。听人言,这十几年以来你苦读诗书,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了。想来我们大明王朝之中,年轻一辈,就属你的才学最高了。”

    荆轲听出了几分话外之音,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偷偷的感叹今天是逃不过这些人的折磨了。

    “您过奖了,本王年纪尚幼,才疏学浅,怎么称得上大明第一?还需勤加学习。”沈瑞谦逊的笑了笑,而后站起来,对着壮汉行了一个平辈礼,躬身郑重道:“不知侯爷从何而知我是大明第一?”

    “王爷眉宇间的洒脱气质与你兄大行皇帝颇为相似,一举一动可称得上是尽得他的真传……他是大明第二,想必王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是第一。”

    壮汉说罢,沈瑞依旧心静如止水,波澜不惊,对面的几个人却捂着嘴笑,大概是听出了些话外之音。

    “我兄长让我向您问个好。”

    “恩?别哄我开心了,他会让你向我问好?”壮汉踱着步,摇头苦笑,又挥了挥手,示意沈瑞坐下。

    壮汉信步登台,坐到主座之上,沉默片刻后,面无表情,极其冷静的问道:“再者,你的苦命兄长不是死了吗?”

    沈瑞默然。

    荆轲见此人坐于主座之上,判断此人便是丰阳侯府的主人崔应元了,怪不得如此趾高气扬,无所顾忌。

    “信王爷可是贵客呐,数年未曾踏出王府半步,更未曾到我这寒舍赏光。今日赏脸,本侯定要用好酒招待!”崔应元说话间,浓眉大眼里止不住的散发出冲冲怒气,强装出来的笑脸让沈瑞等人十分难受。

    沈瑞所料一点没错,崔应元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今夜,他俨然成了这里最高贵的人,恬不知耻的坐到五尺台上,沈瑞哭笑不得。

    “这人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崔应元?”荆轲轻声向边上的沈瑞问道。

    “是。”沈瑞回了一声。

    “上酒!”

    崔应元大喝一声,大厅里凭空生出一声‘闷雷’。

    宴席摆上,众人推杯换盏,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

    很快,沈瑞便有了一丝醉意,望着清冽的酒水,产生了些许厌恶。

    不知是因为烈酒上头,还是双眼昏花,沈瑞竟看见亮堂堂的地面上出现了一道影子。

    沈瑞仔细一看,那人是一名青年,身着曲水紫锦宽松长袍,手持山水墨画纸扇,行走间身子不断的摇晃,像是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此人相貌非凡,行为却很无礼,神情也是非常傲慢,将头颅高高扬起,糅合了仙气与妖气的眉眼审视着一切,鼻孔对着殿中所有人。

    这个飞扬跋扈之态,很是没有教养,让人难受。

    但奇怪的是,没有人开口呵斥,勒令禁止,不止崔应元,就连先前对面恨不得吃了沈瑞的几个年轻人也置若罔闻,默然吃着酒。

    想来他的身份也有些不凡,否则早就被轰出去了。

    他是谁?公然闯入丰阳侯府,还如此无礼。

    沈瑞在见到这名青年以后,脑子里便开始仔细回忆,将所有见过的人都过滤了一遍,更加确信自己与对方从未有过任何交集,仔细一想,此人与魏党必然有联系,做出此番行为的目的已然明确。

    此人应该不是侯府的人。

    他到底是谁?

    “你们还在喝酒呢?”青年的一句话,把厅里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身上,青年满意的在场中巡视一圈,最后把眼光放在了沈瑞身上,笑问道:“你就是诗赋满江,才情四溢,号称大明青年第一人的信王?”

    ‘大明青年第一人’?此说法竟然与崔应元的不谋而合!这算欲抑先捧?

    沈瑞虽然不认识对方,但该有的礼节还是懂的。所以在青年问话之时,他便长身而起,抱拳应道:“阁下过誉了,大明青年第一人实在称不上。”

    “哦。”青年点了点头,歪着脖子,轻蔑的在沈瑞身上扫了两眼,而后才轻笑着问道:“听闻你体质平平,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这该不会是宫廷酸儒们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