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指南
字体: 16 + -

第1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

    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鱼小渔一边摇头晃脑的唱歌,一边洗裤衩,他十分开心,师傅说三天以后,就让他独自下山去外面是的世界走一遭。

    他正准备换洗的衣物。

    师傅身着长衫,躺在摇椅里,翘起二郎腿,一边抽烟锅子,一边打鼾,过了好久,才睁开眼,咳嗽两声,说:“小鱼儿,想谈恋爱了啊?”

    鱼小渔一边晾衣服,说:“师傅啊,甭说这话呀。我都十八岁了,还没正经谈过恋爱呢。有时候我瞅见集市上的小花猫,都觉得眉清目秀呢。”

    师傅捶腿大笑,说:“你个臭小子,就会搞怪。”

    鱼小渔泼出去洗衣服的水,把洗衣盆斜靠在台阶下,很快就会晒干。他闲坐下来,翘起二郎腿,说:“师傅,今晚吃烤肉。”

    师傅眯起眼,舒适惬意,说:“哎呀,你下山了,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要不你下山骗一个女孩子,上山来吧。”

    鱼小渔一本正经的拒绝了。

    他知道是师傅在调侃,还是一板一眼的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男生恋爱,从早到晚。我可不想那样哭哭啼啼的。恋爱嘛,吃饭、看电影、送花、情人节、拉手手、亲嘴嘴,最后才是生小孩,整个环节一样都不能省略,可不能欺骗人家女孩子,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是人贩子呢。”

    师傅换了个坐姿,又点上一锅烟,说:“罢了,罢了,女大不中留,徒弟大了也留不住,何况是思春的徒弟呢。”

    鱼小渔嘿嘿一笑。

    鱼小渔所在的五魁首山,是一处修行武道的宝地,鬼斧神工,巍峨奇观,人杰地灵,钟敏毓秀,称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

    五魁首山的来源,有两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酒局。

    上过酒局的朋友应该都听过“五魁首、六六六、七个雀、八匹马”等酒令,好友之间高声呼喊、划拳行令,为一场酒局烘托气氛,增色不少。

    五魁首山之前有一个弟子,有‘饭桶’的绰号,一般能吃的人也能喝,那人也是个酒漏子,划拳的时候爱喊“五魁首”,灌醉一众高手,所以五魁首山就因此得名。

    另外一种说法,来源于科举。

    “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典,想要考取功名都要读着五本经典。有些朝代,科举考试时,分别考这五门,每一门的第一名叫做”经魁“,俗称”五魁“。下山的一个弟子,连中三元,五魁居首,一举高中状元。

    无论哪一种说法,五魁首山在北方,都是一处武道修行者的朝圣之地。

    鱼小渔顿了一会儿,凑近了师傅耳边,小声说:“师傅啊,你也可以下山去找你的老相好啊,俗话说五十坐地······再说了,也好有个贴心人暖被窝嘛。”

    师傅眨了眨眼,忽然拍了拍徒弟的肩膀,笑呵呵,道:“你小子,懂得还不少。不过啊,现在是夏天,我都睡凉席,要啥暖被窝啊。”

    鱼小渔鼻头一酸。

    以前,他只要跟师傅说起这个话题,轻则挨一顿训,重则第二天早上走招式的时候要挨一顿打,而现在却不骂不打了。

    师傅说:“我去后山小花园拔几根胡萝卜,揪几根香菜,咱们爷俩今晚就吃烤肉。再喝一杯,就当是预祝你下山之后顺顺利利。”

    鱼小渔诚心诚意,说:“谢谢师傅。”

    师傅走了七步,在膝盖上磕了磕烟锅子,缠上烟袋子,别在腰间。他转过身,说:“徒弟啊,明天要去一趟魁首阁,一来呢跟各位祖师爷说一声,打个招呼,这是礼仪;二来嘛,所有弟子下山之前都要考验一下,不能什么臭鱼烂虾都下山,败坏了名声。”

    鱼小渔心中雀跃。

    师傅又提醒,说:“你的那个死对头,据说最近进步神速,要比试的话,我觉得那小子会成为拦路虎。输赢我不管,你小子可别被人把鼻血打出来,我丢不起那人。”师傅说的死对头,是和鱼小渔同年上山的一个名为屠狗的少年。

    五魁首山赛前,有说骚话放狠话的环节。

    鱼小渔很喜欢幽默,当年一句“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本身是个贼,顶风臭出八百里。”而开罪与他,近些年的试炼中,两人几乎成了绑定的对手。

    这也成为五魁首山一大稳定的话题来源。

    后来,鱼小渔才知道,屠狗的父母就是因为犯了盗窃罪,屠狗打小就被人取笑欺负,所以才选择上山修行武道。

    要说那句话,鱼小渔并非故意,只是无心之失。他也明白,骂人不揭短这个常识,不过人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大概算是无巧不成书吧。

    因为鱼小渔从小爱听说书,比试前的那一晚,一夜未睡,听书到天亮,迷迷瞪瞪的就那一句话印象深刻。所以当时,站在武斗场上,万众瞩目,气势上不能输,就脱口而出了。

    后来鱼小渔想找屠狗解释,但都遭到拒绝。

    屠狗扬言,要当众击败他,将她踩在脚下。

    鱼小渔虽然心怀愧疚,但对自身的实力,有超然的信心。不客观的说,他在五魁首山的年轻一辈中,是众星拱月一般的翘楚。

    师傅脾气古怪,往往与众人合不来。

    所以,师徒二人在距离魁首阁的另一座山头的半山腰,开辟了一处篱笆小院,种点菜,养些鸡鸭,还照料一匹白马,悠然自得。

    除非是重大集会,否则一般不会去魁首阁。

    当晚,爷孙二人吃肉喝酒,瞎聊胡扯。

    一直到三更半夜,都有些醉意,站在半山腰,撒一泡尿,舒舒服服的睡去。

    翌日。

    鸡叫三遍。

    鱼小渔一咕噜从床上跳起,洗脸刷牙,走一遍拳法,然后煮玉米粥,在火炉边烤上三个火烧,还有昨晚吃剩下的玉米棒。师傅早起爱喝茶,他早洗干净了茶罐,煨在火炉边,就等着师傅放两颗红枣,加一点冰糖了。

    十几年如一日,鱼小渔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洗衣、烧菜、煮茶、喂马、杀鸡、宰野猪,晾玉米棒,晒干辣椒,照顾人的手艺顶顶好,厨房的事情样样精通。师傅经常笑呵呵的对他说以后没饭吃了去当个大厨,也能混个肚儿圆。

    鱼小渔在上山之前,过惯了精打细算仍旧清贫如洗、看不到明天又无疾而终的日子,所以如何把平淡的生活摆弄出一朵花,是他的拿手好戏。

    下午。

    熬过了正午的溽热,两人启程。

    一路上,两人闲谈。

    师傅问:“小子,你下山之后,想干点啥?”

    鱼小渔摇摇头,表示还没想好。

    师傅说:“你知道我当年第一次下山,想干啥吗?”

    鱼小渔乖巧的问:“啥?”

    师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当个大侠。”

    鱼小渔翁:“何为大侠?”

    师傅面色一正,驻足,朗声答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致所至,与君痛饮三百杯。侠者当如是。”

    声如洪钟,群山回响。

    鱼小渔又问,道:“那现在呢?”

    师傅在山路边的石头上磕了磕烟锅子,一边收拾家伙,一边笑呵呵,说:“我下山之后,一路碰壁,三年间郁郁不得志。最后只搞懂了一个道理,就上山了。”

    鱼小渔三问,说:“啥道理?”

    师傅双手叉腰,面对翻腾的云海,豪气顿生,吹了个口哨,悠远响亮,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鱼小渔没吭声。

    师傅接着说:“我不想为了钱财利益,变成一个蝇营狗苟的王八蛋,大概是性格使然吧,看不惯那些,所以就上山来了。你小子,一定要闯出一番名堂,最好是能上报纸电视的那种,要是灰头土脸的回到山上,老子不把你的稀屎打出来,算你眼儿紧。”

    鱼小渔握拳,说:“我不会像你一样。”

    师傅哈哈大笑,说:“我的徒弟,有志气。”

    鱼小渔又笑着说:“师傅,您呀甭夸我,您一夸我,我就骄傲。”

    师傅深有感触,回过头,对他说:“骄傲好,骄傲的人眼光高,不容易被利益蒙蔽。你要懂得一点,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掂清楚自己的斤两。无论好,或者坏。所以,好的时候,别自满,坏的时候,别气馁。因为这一切都会过去。”

    鱼小渔说:“我晓得啦,师傅。”

    国庆节快乐,新人新书,菜鸟一枚,多多关照,o(∩_∩)o哈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