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弥邹忽之战(下一)

    渊盖苏文守不住南京的时候,向高丽王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而高丽王的回信是,赶紧撤,打不过很正常。随后派来的部队,把毒尸一批批地囤积在地道里,这个地道可不是这次挖的,高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家家挖地窖,存够了粮食才敢过冬,城主挖的不过比较隐蔽比较大一些而已。

    地道的出口在一座祠堂里面,供着观音佛像,在佛像座下,有一口井,很浅,也就一丈深,而井侧面的石墙,有机关可以打开,里面就是几级台阶,再进去就是宽阔笔直的通道了。在南京攻防战的第二天,这个大型地道已经塞得满满的了,毒尸数量在八千左右。

    这一批毒尸被略微改进,膝盖处装了一块包铁的厚木头,敲上去不会轻易骨折了,普通士兵面对这款打了补丁的毒尸,再也不敢说一定能打赢了,何况他们除了每人配备护膝,还配了一柄淬毒的匕首,这比之上一个版本要强了很多。

    可怕的是,城里的瘸腿老人,未成年的孤儿,还有单薄的妇女,都是留下来接应的内鬼。站在唐军面前瑟瑟发抖的老弱病残,到了晚上就凶相毕露,正好秦琼担心饥饿士兵叛逃,或者做出过激的恶行,每晚军营也宵禁,除了轮值巡逻的士兵,一概不准上街,这就给这帮内鬼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仗着熟悉地形,悄悄拖出毒尸,藏在靠近唐军占领区的民居院子里,虽然重型投石车发射的巨石摧毁了大部分建筑物,但是院子还在,正好可以放置毒尸。待到凑够两百具,已到最黑暗的黎明时分,便把毒尸的头发缠在一起,点火烧之,随即撤入地道躲藏。毒尸解开封印,见院门未锁,便纷纷逃出,四散而去。为什么不全放出来?全放出来军队扛不住就会全军撤出,那谁还能控制?要的就是这个绝望的效果。

    果然,早起的愁眉苦脸的伙夫兵,手里唯一的材料就是腌马肉,不得不到四面民居去找找配料,蔬菜也行,干果也行,哪怕是一坛子咸菜也好啊,结果迎面就遇到了毒尸,缺乏战斗经验的伙夫兵掉头鼠窜,一边逃一边大叫救命。

    军营的士兵本来就知道断粮了,箭枝也耗完了,困在这废墟城里唯一的念想就是等援军来送吃的。加上秦琼比较身先士卒,颇得士兵拥戴,不然早就散伙了。这一大早,还在盘算是不是还是马肉汤,忽然听到有人惨叫救命,便都跑出去看热闹。

    那些毒尸,在投放地周围就没见到人烟,一见这边热闹,便从四面围过来,一会儿功夫,就拿毒匕首干掉了十几个看热闹的。结果引发了不可思议的结果,一个万人队,整体炸营了,所有的士兵衣衫不整,盔甲兵器都不要了,慌不择路地闯开城门,逃出去了。

    若是平时,秦叔宝手下还有这么不听号令的,早就派兵镇压了,可现在这种环境,哪里还下得去手,秦琼只好派兵围住这二百毒尸,乱枪戳死。让人搜查了一番,也没有结果,只能作罢,心想也许就是城里遗留的怪物,之前没遇到吧,秦琼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向南面,却还是没有消息。

    有时候,有些事,真是难以预料,李世民派人冒充高丽军队,驾驶高丽的大船,运着高丽的毒尸,去南扶余登陆投放。目的是激起南扶余或者新罗国对高丽的仇恨,即便不能形成联盟围攻高丽,至少也能解了十万远征军的补给问题,可是,结果让人哭笑不得。投放完毒尸之后,穿着高丽军服的唐军随行的只有几十匹马,还是斗胆骑着马在一马平川的南扶余四处纵火,实在远处够不着了,才掉头回去。

    该怒了吧,是男人怎么忍得了,几十个人就敢找上门来放火,真是找死啊。李世民还在想着能多大程度地找到帮手,结果,南扶余向新罗国称臣投降,新罗国派大批军队来接收南扶余,随军带着的道士很熟悉这毒尸,不知道与度厄有没有关联,他们居然能用符咒把活动的毒尸再封印,这也太牛了。

    大队骑兵似乎演练过,两人一组拿绳索捕捉毒尸,按倒在地,捆上,后面跟来的部队再用道士的符咒封印,最后来的战车就把这些“武器”收走,就像是几道生产环节,有序而高效。当然投放毒尸的唐军是看不到这一幕的,他们早已踏上了归途,急着带回去的重大消息就是,南扶余降了新罗。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便判断新罗国有想法了,看来他们并不想北伐了,至少在短期内,他们会忙着消化南扶余,与高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于是决定豪赌一把,他把所有的运输船队四十艘加上战舰七十艘,再加上部队约八万人,把登州的战略物资全装上,出海往新罗而去。

    新罗的国主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做事的原则就是利益至上,所以经常会推翻原有的想法,反复无常。当听说唐军登陆初期失利,便偷偷约高丽夹攻唐军,被高丽王斥责,“你想摘果子想疯了吗?大唐与我在西海岸打仗,你一个东海岸的,如何夹击,真是扯淡。”

    当听说唐军逼近南京,这商业首都即将沦为废墟,又好心让高丽王就近把南京民众迁来新罗安置,结果这次高丽王都没搭理他。到了城破,唐军十万人断了粮来求援,他又拖延不发援兵,直到李世民带着船队来新罗了,才有些不安。

    他的参谋建议,若唐军在新罗东部登陆八万人,这伙断粮的唐军再与高丽达成停战,用粮食换取南京城。就会出现新罗北面再登陆十万人的情况,那时在平原上与十八万唐军作战,后果会很严重。

    建议趁着唐军断粮,抢先一步,“买”下南京城,如果达成,则掌握了半岛最大的港口,将来就算把南京城推平了做成堡垒,也是大赚了一笔。新罗王想了想,要想富裕不就得占下这个港口吗,可不能叫高丽赶在前面。

    于是立即运输物资去南京城,并派使者去见唐王约定买城之事,这一下子效率又高的惊人,比秦琼可快得多。新罗王派骑兵先行,运送轮子到预定路线上,沿途两侧放下,然后运粮食的车队一路狂奔,边走边换轮子,一路高速前进。(当然运粮食比运重型投石车还是简单多了,换做新罗人,也不见得运投石车能快多少。)

    再说南京城里,鲜马肉已经吃完了,存下的腌马肉太咸了,实在难以下咽。一支万人队趁着去城外巡逻,找到一处河道入海口,正逢大量海鱼洄游,见到铺天盖地的鱼群,把这些三顿吃马肉的士兵乐坏了,稍微努力了一下,抓了有数千斤海鱼,好好打了个牙祭。

    秦琼闻之,怕错过机会,这鱼群冬天应该就没了。所以留两个万人队守城,其余五万人赶紧出去找食,生活有了希望,士兵们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这日傍晚,有新罗骑兵来报,粮食已运出两日,正以每日三十公里的速度靠近,后日清晨可以到达。秦琼赶紧把好消息告诉了大伙,士兵们奔走相告,快乐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