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金池长老

    自遇到观音之后,悟空喜欢沉思了,常常牵着马走错道,不是踩进乱石堆就是烂泥塘,把挨过鞭子的玄奘疼得够呛,没法子只好多休息几次,这一次,来到了一个村落,村里的人看起来都很友善,比之大唐一般的村民,显得有修养的多。

    一个中年大娘,很热情地招待了师徒一行用饭,还把一侧厢房腾出来,给他们休息,吃饱喝足,丑得没法见人的悟空,自觉惭愧地进了厢房,开始了又一轮沉思,玄奘也乐得不用担心他惹事,很放松地找大娘聊了起来。

    “施主,请问此间是否有名山大川,为何人人都仙风道骨?”

    “大师不知,我这村落,靠近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自是时时沾到灵气,即便作恶之人,也会变成良善。不仅此处,道场周边五十里,都是神仙宝地,真不知上辈子做了什么善事,这等好运。”

    “原来是菩萨道场,可我怎么听说菩萨道场在南海?”

    “大师,菩萨若不在人间走动,百姓们如何脱离苦海?若是观世音菩萨只在南海修炼,我等凡人岂有如今的福气?”

    “施主言之有理,且借香炉一拜。”玄奘虔诚地拜过菩萨,回身进了厢房,把了解到的情况说与悟空知晓,悟空也颇为意动,“师父,我一直以为你说的拯救世人,是一句空话,哪有什么世外桃源,哪里没有坑蒙拐骗。到了这儿,我仔细看了看,这个村落真的没有恶人,原来又是观音的神迹。”

    “悟空,离了大唐,不可称菩萨观音,那是唐王讳名,得叫观世音菩萨。”“是,师父。”师徒正在房里说话,大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大娘急忙去开门,然后点头连连称谢,见到玄奘从窗户探出头,大娘止住脚步,“大师,有没有打扰到你?罪过罪过,这是白衣秀士在分粮,所以有些唐突。”玄奘赶紧还礼,“没有打扰,我和徒弟在闲聊而已,施主,这白衣秀士是什么人?”

    大娘正待碎碎嘴好好唠一唠,见到悟空的脸从旁边凑过来,立即敷衍到,“我一妇人,不知不知。”然后扛着两袋米,走开了。

    玄奘讪讪地回到屋里,又见悟空把脸凑过来,不禁往旁边避了避,“悟空,看你又把大娘吓着了,丑不要紧,别凑到人跟前好吗。”

    “师父,你也嫌弃我,观世音的犼把我毛都扯光了,你怎么不去求求情,看我这么个鬼样,都不敢照铜镜。”

    “好,师父有错,回头给你置一套僧衣僧帽僧鞋,就不这么显眼了,你看看你,穿个虎皮坎肩,大冷天光个脚,太惹眼了。”

    “师父,刚才门口的白衣秀士,不是人。”

    “不是人?那也比大多数人好,挨家送粮,大善人也,想我前世,也不过在路边施粥,领食者需排长队,还被人低看。哪像这位白衣秀士,只施舍不扬声,真善人也。”悟空惊诧地问“师父,你又说漏了,你前世还记得?”“不说这些旁的,他是什么精怪?”“是个白蛇,身上已经没了妖气,隐隐有些道家真气。”

    “不可伤他,这一路上,对我们最狠的,不是豺狼虎豹,不是妖魔鬼怪,恰恰是人,悟空,你能感到师父的痛苦吗?人都堕落如斯,不如妖怪了,不如畜生了,再不拯救他们可怎么办?”“师父我懂了,徒儿不会见到妖怪就杀了。”

    次日清晨,怀着敬仰的心情,师徒向那道场方向走去,不多久,到了道场门口,迈步进去,只见屋舍重重叠叠,地上奇花异草,晨钟响处,一群僧侣下了早课,整齐而安静地鱼贯出殿,连空气都带着圣洁的味道。最后出殿的老和尚见到玄奘,足足呆立了一刻钟,玄奘是客,又不敢动,大家就这样愣在大殿门口。一个执事等了一会儿,觉得太失礼了,轻轻推醒了老方丈。

    方丈热情接待,请沐浴请量身定做衣裳,办斋饭摆水果,让悟空大为满意,尤其慈眉善目的老方丈,看自己的眼神,没有一点闪躲,没有一丝恐惧,这才是得道高僧嘛,还给洗澡做衣服,比师父好多了。玄奘也觉得方丈太客气了,说说佛理嘛,干吗拉着手,出于对老者的尊重,随着老方丈东走西走,来到一处静室。

    待上茶后,屏退左右,玄奘看他好像要说啥秘密,便也让悟空出去了,老方丈这才开口,“大师,其实我认识你,二百五十多年前,不知那时的事你可还记得?”“啊?方丈高寿?”“高寿不敢,区区二百七十岁。”“你我都不在一国,如何得见?”

    “那就是说你投胎之后忘掉了,来,我给你说说,大约二百五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小沙弥,大约十八九岁,在我的思想里,做和尚就是远离尘世,就是足不出寺,直至见到了你,那时的你大约二十多岁,或者也是十八九,同样的年轻,你却坚定地要往西去,师父留你住一宿都不干。当时对我触动很大,是什么让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在外跋涉呢?”“后来呢?”

    “后来我长大以后,也遇到一些苦行僧,他们却无法正西而行,我再三追问,才知道,那时的正西边,有一处流沙河,盘踞着一个妖怪,法力无边,所有经过流沙河的人都被他吃掉了,尸骨堆积如山。”“那时的我和如今有何区别?”“这个,恕老衲得罪,那时的你更加坚定,好像对于死亡也毫不在意,而如今的你,似乎很迷茫又压力重重,咱们修佛就是要跳出三界看问题,我觉得,你不如他。”一阵沉默,老方丈没再开口,而后就悄悄走了。

    晚上用斋饭的时候,悟空的定做服装做好了,穿上一整套僧衣僧帽,裤子鞋,看起来就正常多了,更像一个瘦瘦小小的随行小沙弥。老方丈在公众场合还很低调,吃了没几口就告辞走了。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玄奘继续西行,长老继续操持观音院,结果一场例行拜访搅乱了一切。

    当晚黑熊精来访,与长老聊起了天,“金池老友,今日看你心情不佳,到底有何事烦恼。”“黑兄,今日遇到唐朝来的和尚,二百多年前就遇见一次,多年不见他风采依旧,可我却垂垂老矣。”“哎,可不是嘛,愚兄得来的法子只能长生,尚不能不老,怪我怪我。”

    “黑兄不必自责,我怎不知,你那法子是好,可惜我资质鲁钝,所以参透了长生却悟不出不老,不谈这些,喝茶喝茶。”黑熊精见他兴致不高,转了话题,“老友,你可知那唐朝和尚有几件宝贝?”“确实不知,我哪像黑兄这般洒脱,又善变化又能驾云,我知晓之事无非院里院外。”“那和尚是去西天取经,菩萨给他一件袈裟一个锡杖,袈裟能罗汉随身,锡杖能毒瘴不侵。”“罗汉随身有甚用,就是夺来也不敢穿啊,那个锡杖倒是宝物,有何办法把它留下?”

    黑熊精对观音院很是熟悉,经常天黑了过来聊天,他住的黑风山离此仅二十里,听着名儿很恐怖,其实早已被观世音菩萨的神妙仙气变作了神仙洞府。于是低声附言,“我们把妙雪阁整理出来,你找理由再留他一日,到夜里,我们放火唬他,他一惊自然乱,到时趁乱把锡杖藏下,我带回黑风山。只要身体无碍,他难道还长住下去?”“放火会不会惹恼菩萨?”“妙雪阁四面环水,能烧得大吗?我等下手稳当些便是,绝不伤人,有何可怕。”

    第二天,玄奘拜别之际,金池长老拉着他的手,求帮助,玄奘惊讶地说,“长老座于观世音别院,四周清平,且佛法深厚,有甚难事还需我帮助?”“大师不知,菩萨大慈大悲,每月末会有一场公众法事,以往都是菩萨的童子来,今日正逢法事,既然你大唐战事频频,死伤无数,大师的往生咒必定胜于我等,请稍误行程,造福百姓。”见玄奘动心,接着补充,“大师要行路需提前告我,一来准备安静之处养神,二来准备些干果烧饼路上用,哪有这么仓促的,人家见了还以为我容不得大师,心胸狭窄呢。”话说到这,玄奘只好再留一天。

    到了晚上,改住妙雪阁,确实很安静,玄奘就早早睡下。悟空白天没去作法事,一整天都在休息,此时正是精神,见师父睡了,怕吵着师父,出门爬到一棵大树上坐着,二更时分,一伙和尚蹑手蹑脚地来了,在妙雪阁北西南三面堆了些树枝,来回好几趟,显然是要放火,悟空当时就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