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粥
字体: 16 + -

第4章 天耕花生

    轻轻关门之后,华一边脱鞋一边循着声音看向沙发。本来盯着电视的母亲起身走向厨房。

    坐在沙发上的是一个小胖子,华的表弟——华桐。去年上的高二,就在区里面的重点中学,所以有时候放假会来他家。

    华桐身高在华的耳朵顶位置,体重估计是160往上走吧,眼睛介于近视与不近视之间的眯眯眼状态。还好,脸蛋还算白净。

    饭桌上摆着几个卤味鸡翅,显然华桐功不可没,而且功高盖主。

    坐车的疲劳感未散,中午午觉也没睡,虽然不是如中学那样放假那天下午的课会提前。倦意袭来。华桐倒是乐此不疲的斜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早上天亮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不过空气湿度和地面什么的很容易看出。

    一家人也起的很早,因为要乘车回乡下老家祭祖扫墓。华跟着母亲走的娘家人这边,那是充满回忆的地方。

    那里叫“李家老院子”,他小时候有在外公外婆那里度过寒暑假。位置是在马路旁边下车后还要走一条小路经过半片遮掩的竹林。

    以前真的是小路,连摩托车都骑不进去。不过现在石板路取代了泥土路。很少有人再需要穿雨靴走这段路了。

    这是耕种的季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在倒春寒之后,田里土里陆续有了庄稼农作物的幼苗和种子。

    能见到路边的坟还有尚在燃烧的香烛,烧成灰的钱纸。零星的还能听见某些方位传来几秒的鞭炮声。

    李依寅小时候也住这里,现在在城里跟父母在一起了,听他说他清明是要去他舅舅家里。他姐姐从外地回来了,去看看姐姐的小宝贝。(李依寅是华的大学同班同学,不过不在一个宿舍)

    清明需要祭拜的老人没有初一那天的多,基本上是三代以内,因为那个位置要明确一些,坟头墓碑也在。再以前一点的就不好找了。

    以前是插柳枝,不过现在换成了街上几块钱一根的替代品,点香蜡纸烛,嘴里有追念的话,最后再放一个小鞭炮。

    午饭就是很简单的了,寒食的习俗。早一点的胡豆都能煮来吃了。相比城里的油腻快餐,口感要清爽很多。

    饭厅客厅一体的旁边就是灶屋,一个碗柜,一只水缸,再就是大大的灶台了,墙边堆着一些干柴。灶台是很重要的。

    一家人烧的饭香不香就从那里闻一闻。冬天就更是难舍了。一言两语说不出胃的归属。

    华站在门外看着前面的田野土垄。饭桌上亲戚们在胡吹海侃,不过是一些身边不知有没有添油加醋的事情。最多的还是叙说最近刚种了什么,什么的种子已经买好了,这几天的天气怎么样……

    也许真是在城里生活久了,土地的魅力越发灿烂。这就很容易感同身受那些思乡的台湾人的心情,他们写的东西也容易理解一些了。

    就是再决绝的浪子,也会有一天突然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应该是别人说的。

    因为下了雨的缘故,就是穿了外套,也能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清爽。田里的水面高了一些,田边的堤口不断有水从上往下灌溉。

    已经很少人用都不记得名字的用竹块编织的空心锥形物堵在堤口接上边鱼塘流出的鱼。

    那是十年前左右能见到的雨天景象,鱼都是只有两三指一般大小。要是数量够用来吃一顿的话,中午或者晚上就能吃到油炸或黄焖的小鱼了。

    原来有小学生放学之后,还会专门在堤口将自己鞋子冲干净之后再回家。

    现在的房子是零几年修的红色小楼房,当时能用彩色电视简直是羡煞旁人,毫无疑问,这样家庭的小孩朋友是很多的。

    进门的梯口旁栽了一株柑橘树,是比较小的那种,还有籽,味道倒不酸。而在门前的围着的小菜园靠田边还有樱桃树、李子树。树上的鸟确实比他们吃得多,老人会将樱桃摘下放进瓷水缸中泡水慢慢吃。

    路上靠田的一边还有紫色的桑椹,其实红色的居多。

    村里绝大多数的中青年都出去了,老人和小孩仍是农村留守主力,偶尔会有学生放假的时候会回来待几天,不过,都宅着了。

    地广人稀,可以是寂寞,也可以是难得的自由。街上川流的汽车,超市拥堵的人群,寸土寸金的地面……

    下午回去的时候,华一只手提着一袋鸡蛋,也掺有几个鸭蛋,里面有一个今天早上还在鸡窝里。另一只手是一袋刚摘的青菜。

    天清气朗,来到马路边的时候,就能听到轰轰响的摩托车声。

    看了的书友有觉得可以的,投张推荐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