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劫
字体: 16 + -

第149章 雨夜大悟

    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沙沙作响。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透着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而那晨风百般温柔,吹来秋日的气息。青山耸立,漫山开着一种不知名的小黄花,金光灿灿,映人眼帘。

    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家家户户都已经起来做饭,预示着一天劳作的开始。劈柴声,吵闹声,还有孩子不愿意起来的撒娇声,响成一片。

    虽然洪水肆虐,但是这个太行山东麓的部落还依然快乐生活着。村民们每天去堤坝附近,整修加高堤坝,然后去打猎采摘,而山上的小黄花,不时被勤劳的妇女采摘回来,晒干泡水而食,所以走在部落里的路上,总能闻到那股淡淡的清香,不幽不浓,令人清爽宁静。

    而到了午后,如往常般的秋雨如期而至,淅淅秋雨夹杂着一缕寒冷,让秋日的燥气散尽。外出打猎的男人们陆续回来了,由族长分配着一天的收获,孩童们围着食物乱转,闹着笑着,急不可耐。

    就在这时,一队人翻山越岭,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远处走来。

    为首之人,面孔黢黑消瘦,胡须浓密,显然是多日未打理,乱糟糟一团,但是他双目有神,浑身透着不同寻常的气势。

    禹抽调了会盟部落人员分为百队,分散天下四处勘察形势,依据禹的治水方略监督东线中线的落实进展。他亲自带一队巡视多地,虽然东线和中线的水势愈加严峻,但疏浚的思路已初见成效,洪水造成的灾害并未明显扩大。于是他又率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地赶路,直奔西线而来,其中路程艰苦危险,不必细说。

    这些困难对于禹来说,微不足道,让他心焦的是西线上游的洪水依然给下游持续增加着压力,目前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外加贡池那边战况不利,人族死伤掺重,也让禹心中焦灼不安。

    “前方有部落,吾等歇息一下,补给食物和水,然后再出发。”

    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禹中气十足地说道。

    “诺。”众人齐声应道。

    这些日子,这些人已经被禹深深地折服了,遇到困难,禹总是身先士卒,奋勇向前,任何困难都迎刃而解,仿佛天下没有难得住他的事情。所以大家看待禹的眼神,越来越崇敬和狂热起来,他们坚信,禹一定能带领人族治好洪水。

    刚走到村落口,眼尖的孩子们就发现了他们,纷纷欢叫着跑了出来,一些部落青壮也赶了过来,把孩子们拦在后面。

    禹淡淡一笑,拱手道:“我等是治水之人,跋山涉水,甚是疲惫,休息一下就走。”

    部落族长刚好赶到,听到禹的话,望着眼前这个昂首阔步,英气勃发的领头之人,迟疑一下道:“治水之人?可是大禹部属?”

    禹笑了一下,朗声应道:“不错,在下正是禹。”

    禹这一句,让部落的所有人都震动不已,大家早闻禹的大名,未曾想今日见到本尊。

    自从禹治水以来,声名远播,他在各地指导各个部族治水,常常帮助被洪水围困的部落解决各种困难,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天下皆知禹之贤能,闻者无不心折不已,时间久了,众口尊其为大禹,以示推崇。

    “原来是禹大人,在下是本部落的族长,拜见禹大人。”族长怀着激动的心情拱手道,“快请进部落休息。”族长连忙把禹等人让进部落广场中。

    四周围满了族民,听闻大名远播的大禹来到了部落,都特地赶来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禹一行人。

    禹镇定自若,显然对这种情形已经极为熟稔了。

    “禹大人,你们远途奔波,一定还没吃东西,我们刚好正在分配食物,请先品尝一下吧。”族长看到来人劳累疲惫,赶紧礼让。

    禹看了一眼摆在地上的食物,一摆手道:“这怎么使得?这是大家今天的口粮。我们歇息一下就继续赶路,这个可使不得。”

    “禹大人为大家治水,区区食物,何足挂齿,还请收下我们这片心意。”族长看到禹推辞,有些急了。

    “是啊,是啊,还请禹大人不要推辞。”

    “禹大人辛苦了,这点食物不算什么。”

    族中的汉子很淳朴,都在劝说禹收下这些食物,更有甚者弯腰鞠躬相请。

    而妇女们愁眉不展,因为广场那点食物不多,分配下来,刚刚够果腹而已,如果送给那群人,那么孩子就没有吃的了,晚上又要饿着肚子。

    孩子们眼馋地望着食物,有的偷偷擦了擦口水。

    禹了然于心,坚定地说道:“族长不要再劝了,食物不多,还是给大家分配吧,吃了这些食物,明天才有力气去干活。”

    族长一怔,随即心中感慨不已,心中暗道禹果然是大贤,时时念着百姓。

    “禹大人,无论如何,也不要推辞,这些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族长含泪道。

    禹虽然平时喜怒不形于色,此时也非常感慨,心中一根弦似乎被触动了,叹了一口气,转身看看自己的队伍,他们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有的人喉结在动,显然在往下咽口水,但是他们会拥护禹的任何决定。

    “族长拳拳之心,禹十分感激,这样,我们稍取一些,剩下的给族民都分了吧,毕竟大家也需要这些食物果腹,你看这样可好?”禹柔声说道。

    “那就按您的意思办吧,大禹真是贤良厚德啊。”老族长听到禹总算愿意接受,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敬佩。

    族民们也非常高兴,有的是因为大禹肯收下,有的是因为有东西可吃,心态不一而足。

    傍晚,禹正打算继续带着队伍再赶一程的时候,大雨倾盆而下,不得不暂时停留,等大雨稍微小一些继续赶路。

    可是雨愈发急骤,让人喘不过气来,就像天破了一个窟窿一样,地面上很快就积满了雨水。

    族民们都各自回家了,禹等人被安排在部落的空房子里,暂时歇息。

    禹独处一室,望着外面急骤的大雨,心中焦虑,说不上又有多少地方因为大雨,而洪泽遍地。

    他刚刚送走族长,特地详细问了问此地治水的情况,因为禹来的时候,观察到此地堤坝的走势与别处不同,大水从西边涌来,却沿着东北向的堤坝向北奔去,但是肉眼所见北方的地势并不低。族长告诉他以前族里也是向东引流,但积水总不见少,后来改了堤坝,才大有好转,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

    禹盘腿而坐,脑中思索着族长的话,似有所感。

    他眼前的案几上展着九州山川图,每晚他都静坐观想此图。

    尽管闭着眼睛他都记得图中的每一处脉络,但是每一次打开,都觉得有新的收获。尤其是观察时间长了,能进入到九州图浩瀚的境界,脑中能感到九州名山大川栩栩如生,星辰日月流转,季节更替,风拂大地,百兽咆哮.......

    只有观想九州图的时候,禹才能心静下来。

    禹越坐越静,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突然一滴水珠渗透屋顶,滴落在九州图上。

    禹心中一动,却见九州图有光芒闪烁,时而大山凸出,时而江河奔流,时而星辰闪烁,神妙非常!

    犹如雷击一般,禹紧盯着九州图,心情越来越激动,浑身僵硬着,整个人有一种大喜若狂的感觉。

    “这是,这是......”禹喃喃自语,惊喜异常。

    此刻洪水在九州图上奔涌不已,时而一泻千里,时而遇阻咆哮,禹注意到西线有一处宏大水泽东行,被大山阻挡,转头南下,势不可当。

    禹怔住了,电光石火之际,一个念头闪进了他的脑海,他死死盯着那座大山,如同入魔,突然,他跳了起来!

    “找到了!找到了!”禹像疯了一样,又跳又叫。

    门外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属下都被他的动静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