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妖刀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节 浮出水面

    (一)

    “寺内寿一是很厉害,这一点只要你认可,就可以避免轻敌的情绪。*  *但是他也是人,所有人都有他的习惯,作为军人,作为指挥官,每个指挥官都有自己的“杀手锏”,寺内寿一也不会例外。要想找到寺内寿一的杀招,就要从这一个点上来想。”张师爷说道,但是他只有思维方式,至于寺内寿一的部队构成,作战序列,蒋介石白崇禧都不知道,他更是不可能知道的!

    张师爷不知道但是彭小文知道,他很努力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分析道:“忻口会战,板垣师团是诱饵,吸引国军聚合20个师试图围歼,用两个师团的主力加强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快速突破娘子关!战例中,那把刀是川岸文三郎,不错,一定是他,第20师团,这就是寺内寿一那把没有出鞘的刀!”

    张师爷说道:“好,如果找到了他的“杀手锏”,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找找“位置”这个重点中的重点,判断出日军在哪个位置,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位置,那要看他们出现在什么地方了,现在日军南线兵力是6个师团再加上一个旅团,已经全部出现!但是北线那8个师团加上4个旅团的兵力呢?

    北线,是8个师团加上4个旅团的兵力,现在出现在战场上的,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在枣庄,第一个;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在禹王山,第二个;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从济宁往鱼台打,第三个;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从菏泽处渡过黄河,向兰封、考城方向进攻,第四个,日军末松茂治的第114师团,作为总预备队跟随寺内寿一在济南,第五个!可这才5个师团!还有3个师团和4个旅团在哪个位置?

    没有位置!因为历史上的徐州会战,从开头到结束,这3个师团和4个旅团都没有出现!

    他奶奶的,寺内寿一的用兵确实厉害!南线东条英机、畑俊六和冈村宁次比起来他实在是差的很远,南线兵力已经全部被掌握动向,但是寺内寿一这里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两把“钢刀”没有用出来!

    就是这样北线还留了一个第114师团作为预备力量!南线6个师团一个旅团,北线8个师团4个旅团,南线全部投入,北线却分成了三波攻击阵型还有一个师团留守!水平可见一斑!而在历史上,甚至寺内寿一连刀都没有出鞘,仗就已经打完了!

    刀,在鞘里!居然刀还在鞘里,徐州会战,兰封会战,就已经结束了?难道竟然是这样?

    穿越者有穿越者的痛苦,彭小文已经不止一次的经历到了,现在他又理解到了一个异常现实的问题,穿越者不是万能的!

    没有一双能够看穿历史书卷中隐藏着的那些真相的眼睛,即使是穿越回去了,又能如何?现在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完全靠战术分析与推理!

    (二)

    忻口一战,第5师团吸引和牵制国军20个师,然后决定性的战役,实际上是第20师团突破娘子关!当时以师团主力加强给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指挥的,是这两个师团,长下元熊弥的第108师团和长山冈重圆的第109师团,不错,一点都没有错!

    可是现在,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还有长下元熊弥的第108师团和长山冈重圆的第109师团,也都象蒸发一样,没有任何踪影!

    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的确在北线的作战序列,而且长下元熊弥的第108师团和长山冈重圆的第109旅团也在,那么这一次,寺内寿一还是想这么干!

    可是这些日军到底在什么鬼地方!

    不仅如此,除了那三个师团踪影不知,还有四个旅团的消息同样如同石沉大海!寺内寿一的爱将山下奉文少将,他的中国驻屯旅团同样是在徐州会战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毫无疑问,另外3个独立混成旅团就像是加强川岸文三郎的那2个师团一样,是为山下奉文准备的!

    川岸文三郎和山下奉文都不知道在什么位置,这个事情有些难办,战场上最怕就是找不到对手的位置,不知道敌人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

    所谓的历史真相,只是字里行间的记载,但是文字从它诞生的那天开始,说谎的能力就超过记载真相的能力,否则历史上不会有许多的“疑点”,不会经常为一些历史人物“翻案”!

    穿越者不仅要使用超越时代的知识、智慧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着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事实,敢于做出质疑历史的判断!

    再仔细把这些散碎的思路好好整理一遍!战术史上彭小文基本就没有看到过日本队侵华战争中以及太平洋战争中的战术总结和研究,看到的就是说日本人穷凶极恶,烧光杀光!原来在战术上,他们如此之强!

    彭小文抬起头,看着张师爷,希望张师爷能够有对策!他真的是很神,他比我这个穿越的还厉害!现在只希望他能够找到那个日本陆军元帅的破绽,帮助我完成夙愿,保卫黄河!

    (三)

    现在日军已经接近了黄河,彭小文保卫黄河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14师团将承担兰封附近迂回任务,14师团下辖第第27、第28两个步兵旅团。1937年8月下旬奉调,9月上旬在塘沽登陆,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序列。师团长土肥原贤二,时年55岁,长期生活在中国,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和几种方言。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又有带兵经验。根据计划,第14师团驻防于黄河北岸的河南新乡附近,预定渡河地点是濮阳以南、菏泽以北。

    可以肯定的是,第5师团和第14师团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寺内寿一手中的“诱饵”,所谓“愚兵投险”,你告诉他去当“诱饵”,他还能去?

    土肥原贤二现在告诉士兵,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在太原歼灭的不过是一些地方杂牌军,现在要证明第14师团才是日军的精锐,那就是冲上前去,击溃所有的中央军!

    板垣征四郎此刻也正在疯狂地叫嚣,因为他得到的命令,是攻占禹王山并牢牢守住,等待南线的第101师团打穿江苏东部,与其在陇海线会师。

    太原时期击溃了国军20个师,寺内寿一给他请了功,板垣征四郎以和东条英机一样,成了日军的“名将”!现在对面之地,守卫禹王山的,不是什么国军嫡系中央军,只是一只从遥远的几千里外的云南过来的一只“杂牌军”,只有三个师,板垣征四郎怎能不对这种缓慢的进展速度感觉到“震怒”!

    寺内寿一对于第2军的“蜗牛式的进攻速度”大为不满,撤掉了第2军军长西尾寿造,由裕仁天皇的姨夫东久迩宫大将担任第2军军长,督促矶谷廉介加紧向峄县和兰陵展开猛攻!

    关于日军侵华战争的很多作战方案资料,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都销毁了。因此保留下来的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比如象日军很多都是说日本大本营严格禁止,但是少壮派军官该怎么干照样怎么办,等等。都是扯淡。为了不让天皇上军事法庭而已!

    寺内寿一撤掉西尾寿造之后,换上来的东久迩宫是裕仁天皇的姨夫,难不成天皇的姨夫也是跟天皇对着干才上台的?可惜远东军事法庭开庭的时候,我们正忙着打内战没有好好把那笔帐清算清算。

    (四)

    原本徐州会战,是南线和北线,现在一下子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战团!

    徐州以北,台儿庄外围战场,峄县和兰陵均遭到日军猛烈攻击,孙震的第2集团军本来就压力很大,遭遇猛攻只能请求援助,寺内寿一非常清楚,鲁西兵团孙连仲只得分兵增援第2集团军,如此一来,围歼第5师团,兵力又分散了!

    此时国军的主力都在研究如何砸烂板垣征四郎这只“铁核桃”,矶谷廉介就是有弹药消耗的问题,国军也无法去围歼第10师团!

    徐州以南,日军南线军队加紧了对淮河阵地的突破作战,由于于学忠部调离,导致淮河防线岌岌可危。

    徐州之西北,第14师团从山东菏泽渡过黄河,向兰封、考城迂回,历史上这个战场上记述很乱,因为它真的就是那么乱!

    刚到河南的各个部队都还没有联系到最高长官,豫东兵团司令薛岳本身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也是刚刚从皖南赶过来,上上下下都还没有理顺,武汉方面,蒋介石就已经开始下令,要求对“孤军冒进”的第14师团围歼!

    刘斐和林蔚已经离开了徐州,赶赴郑州,蒋介石要亲自在郑州指挥对第14师团的围歼作战!

    徐州以东,禹王山战场,汤恩伯和于学忠调动将近5个师的兵力试图封上临沂到禹王山的这道口子,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的的确确是擅长防御的部队,而且第5师团不仅顶住了他们的进攻,而且还抽调兵力向禹王山增援了一个整编联队!

    (五)

    “禹王山围歼”、“兰封会战”,日军用两个师团吸引了国军将近30个师的精锐!等于日军把国军的精锐兵力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调开!

    寺内寿一这个诱饵,的确是对国军的无穷吸引!就是彭小文也曾经为之动心,也曾经为了无法参与围歼作战而倍感遗憾!

    这多像一个人遭遇围殴正在苦苦支撑,到处是尖锐的长矛向自己身体刺袭而来,突然右边刺来一根,你便想一把抓住,然后左边又刺来一根,你自然是想把这根也抓住,这才能够让你不至于立刻被那长矛刺死,而且你惊奇地发现那两根长矛都有可能被你抢夺到手,那样你便可能反戈一击,死里逃生!

    但是当你伸出左右两只手,想要把左右两支手里的长矛都用力抓住的时候,猛然间发现一把钢刀逼近自己的胸口,此时想要缩手,才知道自己的两只手都被长矛上的倒刺牢牢地钉住无法撒开,直到这个时候你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置你于死地的计谋!

    难道说这是国军的指挥失误?不!不是国军的指挥失误,无论是禹王山还是兰封,那都是日军“攻其所必救”!禹王山不守,等同放弃徐州,兰封不守,等同放弃开封和郑州!这两个点,哪一个能丢?

    不救,那是等死,但是真正救了,才发现自己是找死!那是因为对手已经算准了你一定会孤注一掷,反戈一击!而只有钢刀逼近胸前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进行“围歼”,而纯粹是被“牵制”而已!

    利用两个“诱饵”左右两翼拉开,第16师团以后两把尚未现身的“钢刀”中央突破,北线切断陇海线,南线强渡淮河,南北合围,全歼国军徐州战场60个师,寺内寿一的战术意图已经浮出水面!

    彭小文,这一次他还能不能力挽狂澜?

    (徐州第二期作战要图在本书第153节《战龙突击》的回复里,自然,这张翻拍的地图图也是把禹王山战斗和兰封会战分开来进行讨论的,有兴趣的朋友对照着地图看一下寺内寿一的大布局,菏泽在地图的徐州10点钟方向,日军第14师团就是从那里渡河打响兰封会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