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妖刀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节 左勾拳

    (一)

    彭小文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个战斗的调子,全力配合薛县闪击战的完成,池峰城心领神会,对于具体的战术彭小文和池峰城把日军攻取运河大桥、切断津浦线以及中途回援薛县的意图全部分析出来了,派过来的是最能打防御作战的两只部队进行配合,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 起笔屋最快更新)

    池峰城不仅知道如何把握时机,知道日军应该会在什么时间出动援兵,大致在什么地方会接触和发生战斗,他还知道如何运用“地势”,这个“地势”就是指远近深浅对各个部队心理的影响,可谓是“知天知地”。

    陈新林听了池峰城的点拨之后,专司防御左翼,在池峰城团与日军交火的一瞬间就迅速确定了自己的防御重点在何处,并且率先抢占有利地形,这个无名高地的价值在此处凸显,上上下下的配合如此默契和完美,是整个阻击战顺利进行的前提。

    当日军开始调整进攻方向的时候,战斗才真正进入了白热化程度,别看一上来就是白刃战,那他娘的才是热身!

    一个连120多人守卫无名高地,要挡住日军一个大队的冲击,这才是整个大战的重头戏!

    日军丝毫不会想到国军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部署和安排,日军指挥官在接到执行第二套方案,向津浦线执行切断的时候,指着地图上的无名高地,命令日军先头部队迅速攻取之!

    “不要着急,现在天色刚蒙蒙亮,小鬼子没有察觉,把狗日的放近了再打!”陈新林向各个部队下达着命令。

    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日军先头一个小队气喘吁吁地往无名高地上跑,占据这个高地挡住后面的中国军队,其它部队才能实现摆脱,安全到达津浦线。

    山头指挥作战的一连长是陈新林陆军军官学校的校友,两人从南京保卫战一直并肩战斗,陈新林全面指挥,只能摆下一个连的山头阵地自然由他来负责。

    战士们一动不动,一直等到几乎都能听到日军粗重的喘息声,一连长才大喊一声:“开火!”

    手榴弹投掷班分成两组,间隔扔出冒着青烟的手榴弹,五枚手榴弹组成的一道爆炸墙,把只有30多米的阵地正面封杀的严严实实,一道爆炸墙刚结束,第二道爆炸墙又到,每组两次投掷,冲到山腰的日军被手榴弹炸的魂不附体!

    国军的手榴弹标准基数是每人四枚,陈新林的营之所以称为“铁卫营”,是因为在标准弹药基数中他们能防御时间最长,杀伤敌军最多!

    10个人的投掷组每人3枚手榴弹,阵地上的步枪一排点射,日军第一次进攻就被挫败,60多人的小队只剩下20几个残兵拖着几个重伤哀号的鬼子,退到山脚,而此时的轻重机枪根本就没有使用!

    这等于是日军一转头,被一记左勾拳狠狠地揍在下巴上!

    (二)

    只有手榴弹和步枪,日军判断这个是中国军队的小部队,迫击炮还没有来得及调过来,日军指挥官命令士兵在两挺轻机枪的掩护下,绕开正面,攻击侧翼!

    向侧翼迂回的是日军的密集队形,他们试图一次性冲过去,然后从两面向无名高地攻击,密集队形,咱们有密集火力!

    无名高地的选点正确,正好卡在日军的咽喉位置,虽然时间短无法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但是阵地部署同样合理,两挺重机枪在高地之上,高地左右的两个阵地也各摆了一挺重机枪,四挺重机枪组成交叉火网,主要就是破坏日军从侧翼攻击无名高地的意图。

    狗日的,想迂回侧翼,没门,要想通过,那就用尸体堆满这座无名高地!

    两次进攻折损将近一个整编小队,日军这才意识过来,这个无名高地上不是什么小部队,而是做好充分准备,专门等他们到来的!

    “铁卫营”的密集火力只给日军留出一个不足30米宽的攻击正面,别说你一个大队,就是你一个师团想要冲上无名高地,也只有这个30米宽的攻击正面!

    陈新林指挥一个营,其中一个连依托无名高地的地形优势,但是他们抵御的了是日军一个大队的攻势啊!工兵出身,理论与实战经验均丰富,陈新林的指挥到位,作为“铁卫营”来说,打这样的仗才能体现他们的实力!

    日军指挥官不禁佩服这个对手对要点的把握能力,如果再向右翼迂回,那要兜一个大圈子才能败退高地上重机枪的射击!另一个方向,中国军队又死死地咬住,现在要想尽快到达津浦线,那就只能迅速拿下无名高地!

    一方拼死要守,一方拼死要攻!无名高地成了整个战斗的重中之重!

    日军调来全部6门迫击炮,第三次进攻前炮火准备,不管是炮火延伸还是弹幕徐进,死活就是攻不上去!无名高地上的重机枪被打哑了,但是手榴弹向雨点一样向下面砸,日军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

    疯狂的日军指挥官命令,把携带的迫击炮弹几乎全部倾泻到无名高地之上,说是无名高地,就是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土包而已,工事都是一边打一边建,这里的阻击打了半个钟头时间,高地上面挨了上百发炮弹!

    上百发炮弹是什么概念啊!日军一个大队配属6门迫击炮,每门迫击炮携带量30发,等于说日军在半个钟头之内把携带炮弹一大半以上都打到了无名高地之上!

    就是在池峰城与日军交手那短短20分钟时间里,又要确认阵地位置又要构筑工事,铁卫营的实力果然了得,就是这么简易的阵地,死死抗住了日军半个小时的狂轰和多次冲击!陈新林营的配置有四挺重机枪,两挺在山脚两挺在山顶,半个小时之内,山顶上两挺重机枪全部被炸毁,一连长阵亡!重机枪手阵亡,轻机枪手阵亡,第一个连已经牺牲50多人,剩下的70多人个个带伤!无名高地上的一个连死伤惨重!

    那也要死守,把阵地上的伤员撤下来,池师长肯定会派来增援,只要增援到了我就把第二个连投上去!

    池峰城自然知道这里战局的危险性,纵然是手头的兵力有限,他不仅是及时,而且一下子派来了两个连增援,够了!命令一个连带着一挺重机枪增援上无名高地!

    陈新林命令增援过来的另外一个连:“给我留下其中一排当做预备队,你们连其他人继续向无名高地的左翼迂回!日军在这里受挫,肯定会派兵试探性迂回,你们先冲过去,给我把狗日的堵住!”

    左勾拳,继续是左勾拳!

    陈新林的判断非常正确,当日军在这里受到阻碍觉得短时间内打不下来,那么他们还是可以改变作战计划,向右迂回绕开无名高地的火力,往薛县回援,虽然薛县那边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但是那也不行!

    鬼子的右侧就是我们的左翼,就在鬼子想要突破的方向,施展连续左勾拳!狗日的!要么在这里跟我们拼,要么就他娘的滚回去!

    连续左勾拳狠狠揍了日军半个多小时,日军纵然是一个大队,却拿这个小土包丝毫没有脾气!那是,我们是南京荣誉师,我们是“铁卫营”!不是谁都担得起“铁卫”这样的名字!那是荣誉,那是军魂!那是无数血肉无数英魂铸就的英名!

    (三)

    指挥这次战斗的日军最高长官并不是大队长,而是矶谷廉介师团的参谋长山本大佐,连续遭遇强烈阻击让他吃惊不已,对面这支部队就是那个传说中“恶魔”的队伍!一定是,在华北作战的时候我们一个大队可以击溃国军一个师,甚至能够俘虏国军上千人,这个小小的山头最多也就是能摆的下一个连,再加上两翼的辅助阵地,最多也就是一个营的兵力,敢于用一个营的兵力正面阻击我的一个大队,这个部队的指挥官是谁?

    不仅仅是这里,池峰城团死死咬住这个大队的尾巴,池峰城说过,阻击战不是把对手打跑了就是胜利,他还要管对手到底跑向哪里!

    山本大佐不得不分兵防御最初交手那只部队的进攻,两个方向显然是两个指挥官,战术大大不同,无名高地上的这个部队擅长使用密集火力和手榴弹,而最初交手的那个最喜欢的就是手榴弹一通乱砸然后挥舞着大刀砍头抹脖子!

    都是特别难对付!而且打着打着山本大佐发现自己不得不大量调集军队用来防御那个大刀部队,八格牙路,这到底是谁在阻击谁!

    阻击战晚于薛县战斗一个小时左右开始,打到中间的时候薛县已经支持不止了,后面又被死缠烂打,不然喘一口均匀气!前面被死死地堵住,及时矶谷廉介下达了回援薛县的命令,也根本无法执行,因为日军根本已经摆脱不了前后两支队伍的夹击!

    池峰城派来的增援两个连还包括一挺重机枪,兵力火力到位之后,陈新林命令往无名高地上再次放置了一挺重机枪,但是这个时候日军的迫击炮弹已经几乎要打光了!

    这是什么样的军队啊!无名高地的山顶几乎被猛烈的炮火把土壤全部炸的发烫,整个山头几乎削下去一层!但是那些士兵居然悍不畏死,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

    山本大佐再次得到矶谷廉介师团长的指示,却是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消息,薛县失守,薛县居然失守,此时阻击战才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薛县一交火山本大佐就带领援兵向此增援,枣庄那里也派去了援兵,枣庄那里用铁路进行运输,应该很快就到才对,三个大队只抵挡了两个多小时?太夸张了吧?中国军队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能打了!

    可以疑惑,可以不服,但是事实情况就是,薛县已经失守!薛县闪击战进行的太快,主要目标已经失去,那么所谓的增援,所谓的战斗目标,无论是占领运河大桥、切断津浦线还是回援薛县都失去了意义。

    矶谷廉介也不是草包,他在与薛县彻底失去联系之后也已经推断出了彭小文的意图,矶谷廉介紧急命令执行侧翼攻击的日军一个大队迅速脱离战斗,原路返回枣庄!

    山本大佐再次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在摆在他面前最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大队剩余的兵力撤退回来!难道撤出战斗也这么麻烦?

    那是当然,池峰城不是说了吗?在战场上就要有这种气势,狗日的想跑,那么往哪里跑也要问问我的意思!

    (四)

    从池峰城讲《孙子兵法》和九地开始,从池峰城强调左翼开始,陈新林已经完全了解池峰城以及此次阻击战的战略用意,此时得知无名高地阻击战已经圆满配合了彭小文师长的薛县闪击作战,陈新林立刻敏感地意识到日军的下一步就是要退却!

    陈新林当即命令,无名高地左翼方向的先遣连两个排将防御方向迅速调整,再次向左侧移动,占据要点,现在是要截断他们直接向枣庄退却的道路!

    狗日的,刚才不走,现在想走,晚了!

    左勾拳,还是左勾拳!连续的“左勾拳”战术,按照现在的兵力,想要彻底包围并歼灭日军是不可能的,但是咱们现在可以运用的战术是要逼着让日军往薛县方向走!那里肯定是廖耀湘旅长和戴安澜旅长过来的方向,看看能跑出去多少,让廖耀湘旅长和戴安澜旅长那里的弟兄们来收拾你们!

    控制战场节奏和控制战场方向的重要性,在这次战斗中被池峰城和陈新林演绎的淋漓尽致,日军先是去打运河大桥,被堵住不让,然后计划去切断津浦线和回援薛县,又被堵住不让!现在想撤回枣庄,仍然不让!

    日军指挥官山本大佐已经是极其郁闷,这个部队的指挥官是谁!太不讲理了吧!讲理也好,不讲理也好,此时山本都没有办法计较和报复,好在距离枣庄不远,迅速突破,先向北再转向东,很快就能回到安全的地带,中国军队必然不敢追击!

    这就是池峰城强调的“散地”、“轻地”与“重地”对一只队伍的影响,如果回头分析此战,矶谷廉介一支部队三个用途,的确安排很好,而且正是池峰城的快速前出使得日军可以同时具备这三种选择。但是有时候选择多了不见的是好事,可能一个选择都无法达成!

    把枣庄当做是日军的“地盘”的话,那么距离枣庄一个多小时的地方,池峰城和陈新林手下的士兵肯定知道,如果拖的时间长的话,很可能陷入被日军包围的境地!

    从矶谷廉介的角度上考虑,同样会因为距离产生不同的思考,试着想一想,假如说池峰城采取在运河大桥附近打阻击的方式,首先是断了日军回援薛县的这条念想,然后让陈新林挡住左翼杜绝他们切断津浦线,那么日军会如何选择呢?

    日军必然在运河大桥夺取与津浦线切断这两个目标中二选一,朝其中一个方向死命地攻击,那么打的话纵然仍然是有办法挡住日军,但是我军的伤亡无疑会更加惨重!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不是只有一个多小时就能撤回枣庄的话,矶谷廉介必然在开打不久就会再次派出援兵,不管是往薛县派还是往这里派,对于池峰城来说都会是巨大的压力!

    日军好不容易脱离出去,但是跑出去不久就遇到了廖耀湘团和戴安澜团,这就是池峰城和陈新林给他们留下的道路和方向!

    日军遇到廖耀湘团和戴安澜团已经兵无战心,一触即溃,仓皇向枣庄撤退!这也印证了池峰城最初要求把日军放到距离枣庄不远处予以痛击的想法,如果不是距离枣庄如此之近的话,日军必然会抢占高地,死守待援。

    廖耀湘团和戴安澜团已经打了薛县闪击,弹药消耗很大,如果日军选择死守待援,这一仗打成僵持,由于没有预备队,日军大批人马增援过来的话还真不好办,所以说池峰城在选择战场的时候,已经把最后的结局都计算进去了!不仅是狠,而且的确是棋高一着!

    弹药不足,迅速把日军击溃是最好的选择,倒不是不想追杀上去予以全歼,只是如果追击的话遭遇日军救援就不好办了,因此放弃了对日军残兵的追击。

    虽然日军没有被全歼,只是被截断了一个尾巴,但是这次阻击战与薛县闪击战一样,对于日军来说,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五)

    侧翼阻止战胜利结束,击溃日军一个大队,缴获日军轻机枪9挺、重机枪2挺、迫击炮4门,步枪300多支,日军来不及带走的尸体就有480多具。

    这次仓促阻击,此战池峰城团牺牲180多人,陈新林营牺牲110多人,受伤士兵也达到了600人以上,最擅长防御的一个池峰城团和陈新林营居然伤亡高达900多人!

    然而这是战斗力的事实对比,同样是一个多小时的战斗,牺牲人数居然达到了薛县闪击战的将以一倍,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七寸”的惨烈程度。

    加上薛县闪击战的伤亡,彭小文徐州方面的兵力此一战中牺牲580多人,超过一个营,受伤总人数达到了1100多人,整体伤亡减员也达到了一千七百人之多,这对于只有四个团兵力的彭小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几乎折损了四分之一!

    无论如何,池峰城和陈新林的阻击战圆满实现目标,他们在津浦线以东,以无名高地为中心的阵地坚若磐石,未被日军撼动,可以说池峰城团和陈新林营,以血肉筑起一道防线,捍卫了“薛县闪击”的胜利完成。

    当然,如果说彭小文对与这个战损觉得心疼的话,日军方面的心情就要用崩溃来形容了,除了无法计算的铁路线和运河码头被摧毁,物资被焚烧的战略损失,单纯从战术角度来看,彭小文部的总伤亡达到1700人,牺牲580人,但是那可是薛县三个大队防御,还有一个大队侧翼袭击,只有三个小时的准备,日军居然被彭小文硬碰硬地击溃!

    四个大队,那是一个整编步兵联队的兵力!逃回到枣庄的残兵败将,居然只有1500多人,而且只有山本大佐指挥的增援大队带回了不足百具尸体,一贯重视士兵遗体的日军在和彭小文交手的战斗中,不仅是死无全尸,还是死无葬身之地!

    (六)

    “薛县两个半小时就攻取?好!好!娘希匹的!好!”蒋介石早上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让他兴奋不已!

    整个武汉军事委员会的军令部作战厅都是彻夜未眠,他们实在是想不到彭小文到底用了什么战术,调集了多少兵力把日军三个大队防御的薛县打下来的!

    戴笠笑着对蒋介石道:“我估计汤恩伯现在最郁闷,不知道下一次五战区作战会议他还好不好意思过去!”

    蒋介石听戴笠提起这个事情,也想到了汤恩伯说要是彭小文能打下来薛县自己给彭小文当马骑那句话,不禁心情大好,他问戴笠说:“雨农啊,你说汤克勤要是真趴在地上当马,那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说完难得的哈哈大笑起来。

    还没等蒋介石把这个喜讯完全消化,最新战报再次传来。

    “五战区战报:彭小文部池峰城一个团和陈新林一个营,沿运河大桥向东北实施阻击,与日军一个大队激战约两小时,廖耀湘团与戴安澜团赶到之后,击溃并重创日军一个大队,日军遗尸累累,此役详细伤亡数字正在统计!”

    戴笠不禁吃惊,道:“只动用了一个团再加一个营的兵力,几乎是遭遇的情况下,居然能阻击日军一个大队达到两个小时,而且还能彻底击溃!日军一个整编大队啊!校长!这是个奇迹!”

    蒋介石非常激动,他的胸口不住地起伏,半晌才恢复平静,他感慨地说道:“奇迹,的确是奇迹,要是我不拿弹药这个事情敲打他,彭小文能够给我带来多大的奇迹啊!唉……”

    戴笠看到蒋介石的这个表情没有说话。在蒋介石要以“断供弹药”敲打彭小文的时候,戴笠提醒过蒋介石让他三思。但是戴笠有个特点,一般情况下榻惟命是从,从来不会违背蒋介石的意思,即使偶尔会劝蒋介石,那也只会劝一次。如果蒋介石听从了他的意见,戴笠就会给蒋介石出一个替代的建议,但是如果蒋介石拒绝听劝,戴笠就绝对不会再去劝第二遍,而是坚定地执行,即使蒋介石是错的。

    蒋介石似有悔意,这不多见,在戴笠的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说出此类表示后悔的话,至少在他面前没有说过。

    (七)

    两军对垒,一方的胜利就是另一方的失败,一方的兴奋,就是另一方极大的崩溃,日军华北和华南两个指挥部得到这两个消息的时候,先是不信,继而是错愕,然后是愤怒,最后是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彭小文不除,别说三个月灭亡中国,徐州能不能迅速攻取都是个问题,何况接下来还有武汉、广州、南昌、长沙……

    日军飞行中队到达薛县上空的时候,看到的是烈焰冲天,满目狼藉,什么装甲列车,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条巨大的火线,从津浦路主线的三岔口一直延伸到枣庄附近。

    蔡英豪带着船队进入微山湖便命令分散,日军飞行中队轰炸扫射,直到把弹药打光也只是炸翻了十多条空船,两栖作战营人员伤亡微乎其微。

    从滕县抽调增援过来的日军装甲列车已经无法靠近,因为津浦线已经被破坏的相当严重,等到滕县增援的一个步兵大队赶到的时候,这些日军的任务已经不是战斗,而是救火,但是现在就算救火也没有工具,这样的大火怎么可能扑灭!

    运河码头、铁路货场、薛县铁路编组站,熊熊的大火冲天而起,浓烟遮天蔽日,大火中不断还有汽油爆炸和弹药殉爆的声音传来,日军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的军用物资以及码头和货场化为灰烬!

    (八)

    “彭师长,你怎么来战场了,你不是跟随装甲列车回徐州了吗?”正在指挥士兵打扫战场的戴安澜发现彭小文带着萧腾来到这里,不禁觉得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