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坏大师兄
字体: 16 + -

第六十五章:生死棋局

    在家吃过中饭后,林潇与玉蝶、汐汐道别了爹娘、小妹雪瑶和林小六,依依不舍地离开后,朝御南宗赶路着,从明天开始,就是御南宗为期半月的冬季修炼了,下一次回家,可能就是过年的时候了。

    林府大门口,小妹雪瑶瞧着哥哥林潇走远消失的身影,还是没止住泪花,被赵梅抱在身上,躺在肩头小声啜泣着。

    林栋当下无心安慰雪瑶,毕竟有赵梅在,小孩哭一哭也就好了,此刻,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惦记在林栋心里——《丹经》。

    回到书房,林栋在一层层古药书中翻找着那本《丹经》,这一书架的古药书,都是当年先帝赵桀意外暴毙后,林栋托华鹊,派人在御南宗医宗藏书阁翻抄的,为的便是探明赵桀闭关修炼的意外死因。

    灵皇一段的赵桀在闭关修炼中意外暴毙,全身没有任何伤口,尸检中也没发现任何毒物,可偏偏所有经脉堵塞。

    更为重要的是,按常理说,人死后多天,身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并不差多少,可按照当年郑公公透露给林栋的消息,他在为赵桀入殓前的清理发现,赵桀死后的尸体比周围温度低许多,也不知是因为尸僵还是如何,整个尸体就像被冰冻了一般,发硬发寒。

    这些多番打听到的疑点,让林栋明白,此事必有蹊跷。

    为国君赵桀的死追查,倒不是林栋行臣下的职责,或者说关心敬重他,恰恰相反,林栋这辈子最恨的几个人里,就有这杀兄弑父夺得皇位的赵桀,若不是他。

    哎~想到这,林栋在书房里叹了口气,继续在如山的古药书中翻找着,为的,就是亲妹林兰兰贵妃,当年她与当时的东阴公主同年一齐嫁给赵桀,眼瞅着先行诞下皇太子赵梦,最后竟然是暴毙了,而且死状也是和赵桀一模一样,无伤无毒,唯独尸体就像冰窖里拿出来,发硬发寒。

    而这,也是林栋追查赵桀死因的原因,找到了赵桀的死因,那亲妹林兰的也一并而知。

    可事不如愿,这如山的古药书中,林栋十几年来翻查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内容,正当林栋以为这些年的努力都是无用功,要付之东流时,今早司马神侯提到立春七窍流血的死状时,又让林栋想起了这些自学的这些古药知识。

    一行行,一本本古药书快速翻找着,终于!林栋找到了那本提到过两丹同食,会产生七窍流血病状的古药书《丹经》。

    一页页仔细翻查,看得林栋头晕眼花,气口发虚,整个身体都透着一股着了风寒的阴冷时,一行《丹经》上的古文映入眼帘:

    心控丹,易使五体笨缓,若与夜袭丹同食,则阴阳颠倒,寒热交杂,一两时辰后气血厚积翻涌,使七窍生创,忆失如梦。

    心控丹夜袭丹?!

    看到这,林栋双目大惊,这夜袭丹又被称之为夜行丹,正是那夜立春在大堂上承认服下的丹药,这心控丹则!

    林栋惊得瞠目结舌,如临大敌,身子发虚,双腿打摆,靠在书架上一扶,那一层古药书全被推得散落在地上。

    林栋喉头吞咽着,呼吸越发急促,自打入冬以来,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这会儿大惊之下,双手竟然是颤抖起来,最后腿也不听使唤,直接瘫坐在了一地散落的古药书上。

    “赵!……”

    林栋刚要喊出夫人赵梅的名字求救,声音刚开口,却又立刻闭了下去。

    不能,万万不能,一直以来,林栋以为这立春才是引出洞的阴蛇,现在看来,不过是个幌子,可怜的代罪羊,替死鬼,真正的蛇还伺机潜伏着,这会儿若是高声一喊,惊动了府里其他人,则容易打草惊蛇,错失良机。

    林栋忍着地上越发阴冷的寒气,颤抖的双手撑着身体在地上吃力挪动着,刚将身体挪至一堆古药书旁后,右手运着体内灵气刚想把这堆古药书点燃取暖,却是发现气运不舒,使了好几次,才终于将古药书点燃。

    片刻后,书房内,一大堆古药书聚燃点着,就像一个小火堆般,温暖着林栋越发阴寒的身子,这般许久,烧的一书架古药书只剩一本《丹经》后,林栋才逐渐缓和过来,挣扎着从地上站起,一推书房门,滚滚灰烬烟尘都飘散了出去。

    重新恢复过来,林栋坐在书房的木椅上,看着面前的那本《丹经》,再次翻到那句话:

    心控丹,易使五体笨缓,若与夜袭丹同食,则阴阳颠倒,寒热交杂,一两时辰后气血厚积翻涌,使七窍生创,忆失如梦。

    读到这“五体笨缓”时,林栋突然想起,那日自己趁病装晕,与华鹊配合着演了一出引蛇出动,而在那夜昏睡在木床上时,林潇进门前,立春便将茶杯碰倒,之后,立春又起身碰到了桌角,被夫人赵梅责怪说笨手笨脚,这说明,那夜立春进厢房前,就被人服下了心控丹,被控制了心神意识。(作者提示:这段伏笔于第三十一章。)

    而这心控丹,虽然只能对毫无修炼过的普通人使用,但是和夜行丹一样,造价极其昂贵,且受朝廷律法严控,普通百姓别说没有,就算有,用着它作恶犯罪,也往往得不偿失,犹如杀鸡用牛刀,万军捉小贼。

    思索着,林栋再次回忆起那日大堂夜审立春,如果说之前她便服下心控丹,则说明那夜整场的审讯,都不可信,或者说,是立春的心神控制者,故意透露的消息,其中有真有假。

    如果有真有假,哪些是假的?

    林栋回忆着,慢慢回忆着,细细回忆着,那晚的夜审,一字一句,直到想起立春提到的杂帐时,按当时自己的判断:太后一党,是凭借立春的杂帐,才找出文武大臣中,和自己有来往的百官,而这,也是郑公公的间接死因。(伏笔于第三十三章。)

    林栋依旧仔细斟酌着,如果,如果这段立春的供述是假的,是立春心神控制者有意而为之,那么,太后一党,又是如何知道文武百官中,谁与自己有来往呢?

    要知道,和包括郑公公在内的朝野文武暗中拉关系,互相送些小点心,自己向来都只交托给……

    ……

    ……

    ……

    不,不可能,不可能是……他。

    人生头一回,林栋感觉心口被人深深刺穿,而且是从背后。

    或许不是他,其中另有隐情,又或者自己失算了什么。

    可是想到这,林栋又想起这几日发生的一幕幕:

    ——

    “六儿。”林栋唤着,语调都比平时弱了半分。

    林小六这会儿打着哈欠,一听林栋唤着,哈欠打着一半便立刻停了下来,应声着:

    “在,父亲大人。”(伏笔于第二章。)

    ——

    “行了,小六,别加了。”赵梅瞧着那炭炉火早旺了,当下轻声说道。

    “是的,夫人。”林小六又是打了个哈欠,恭敬着在一旁候着。

    “你近日若累了就去歇息吧。”

    “没事,夫人。”(伏笔于第十七章。)

    ——

    “我说了没事,急什么。”林栋随口一句,继续将注意力放在棋上。

    林小六回身一瞧,打了个哈欠,继续专心对弈。(伏笔于第三十七章。)

    ——

    而这些,都是服下夜行丹后身体疲乏的症状。(伏笔于第三十三章。)

    想起林小六平时一声声亲切的“父亲大人”。

    想起林小六与林家兄妹称兄道弟。

    想起林小六与自己多番对弈。

    林栋一人坐在书房木椅上,看着书桌旁的那副象棋,周身因气血的上涌而发热,胸口因心脏的越发跳动而起伏,双唇干裂着因为担惊而大口喘息,这般无力无奈,这般震惊后怕,这般看破棋局,这般感叹:

    “好棋啊,歹妇,绝好的棋子,绝好的棋术,绝好的棋手。”

    这般串联起来过往,林栋这才想起为何十年前与南越战后和谈,主政的仲妲要把当时南越的大皇子,时年六岁的人质林小六,安排进林府圈养。

    这一棋子,这一盘棋,歹妇已是埋伏了十年,下了十年。

    不,不止十年,是二十年。

    从二十年前六国谋南开始,东阴和仲妲,应该就开始为这盘南政国棋准备了。

    而自己,也不过是从那日雪夜开始,蛰伏了十八年。

    群雄逐鹿南国,鹿死谁手未知,棋中胜负,输赢未定。

    为了瀚王,为了林潇,为了林家,为了南国,这盘棋,自己还有机会。

    下午时分,斜阳洒入书房,照在林栋身上,没了方才的阴寒,身体逐渐回暖。

    ——————

    (小提示:本书3月15日到5月1日开启特别重要的新书pk期,麻烦各位御南宗的兄弟姐妹每天记得投推荐票,推荐票每天晚上凌晨十二点刷新,不投就浪费了,多投一票就多一分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