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17章 拜托爱情回归

    这同样是一段美好的场景。1997年9月,盐都市解放南路双元新村的某个坡屋顶的房屋的院落里,王研的租住的单人宿舍。不过,这时是王妍坐在床上,脱去了西装外套,露出洁白的衬衫,他打着普通的蓝色领带。姚兰地依偎在王研的宽大的怀里,律动着,就像一个孩子。

    这位叫姚兰的年轻女子是王研在陆公祠的一家婚介所介绍认识的约莫28岁左右,瓜子脸型,颧骨有些突兀。皮肤白皙而细腻。9月的天气有些微凉,她穿着桃花图案的外纯棉的上衣,下身穿着深灰色的涤棉休闲裤子,一头披肩长发。她时常戴着眼镜。她年年是盐都市工艺美术厂的劳动标兵。

    而王妍的皮肤则有些微黑,可能是经常在外采访的缘故吧,他的性格有了些新的改变,似乎外向了许多。可能是王妍遇上了狗屎运了吧,这么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硬是和他王妍看对了眼。在婚介所,一位30左右的能言善辩的中年女人在和王妍说着话。

    她对王妍说:“王妍,你的条件和隔壁这位姑娘很般配,人家姑娘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善良厚道,她我市的龙岗人,在工艺美术厂上班,是一位电脑绣花工有没有信心谈谈试试?”

    王妍道:“谢谢您的介绍,那我就试试吧。”

    而在隔壁的房间,一个左唇边有个黑字的比较英俊的中年人对姚兰说着话。

    他对姚兰说:“和张大姐谈话的叫王妍是沿海报社的记者,虽然工资不算稳定,但过生活没什么问题,他比较正直,善良,关键是文笔不错,你漂亮,他英俊有才华,活脱脱的郎才女貌啊,你可要把握呀!”

    所谓婚介所的人真可谓巧舌如簧啊,他们两人被这么一撮合,就有了想发展下去的念头。因为是大龄青年了,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当然就是结婚了,所以关系发展的比较快些。

    建军路上,王妍和姚兰在建军桥上的栏杆上坐着。

    “王妍,你为什么要写小说呢,真想成为作家啊?”

    “是啊,我小时候就喜欢写作,小学就会作诗,初中和高中时,我的作文都是要在同学中传阅的,我写的不是什么作文,那是地地道道的小说和诗歌散文。那时,语文老师特喜欢看我的文章,夸我思维开阔敏捷。逼得同学写作一本作文用一学期,而我的作文本不够用的,是一篇作文得用完一个作文本。”

    姚兰听王妍的回忆往事,手托着腮帮听得十分仔细,就像学生在听老师讲课。

    她觉得眼前的这位男友特别有才华,看来他的本科文凭不是浪得虚名呀。

    “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作文,因为没有你这样能说会写。”

    “我的这份工作是我哥哥帮我找的,三年了,还是临时的,有关系的同事都转成合同工正式工了,整天没日没夜的对着绣花机。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不干了,你找关系帮我找一份工作吧。真的是太累人了。”

    “好啊,我也舍不得你这么辛苦,从今以后,我天天送饭菜到你班上,让你吃上我做的可口的饭菜。我给你找到新工作,你就不用这么吃辛受苦了。”

    一阵幸福的暖流从姚兰的心田涌了上来。

    姚兰用双手托着王妍的头,而自己早已抑制不住心中的爱情的火焰,将自己的嘴唇吻了上去,王妍歪着头,迎了上去,两人激动地将舌头在对方的唇齿间游动着,允吸着。

    那时,王妍一下班,就和姚兰踏马路,比如建军路,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

    不过这次是在王妍的宿舍里卿卿我我。

    王妍的宿舍比较简陋,有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张凳子,有个暗花的布和铁架搭成的所谓“衣柜”衣柜里放满了王妍的衣服。傍晚时分,王妍是要留她在自己的宿舍里吃菜粥。室内不远处有个煤油炉子在吐着火苗,而上面放着一个不锈钢的有盖子的锅,锅里煮着菜粥。

    “王妍,你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想法?”

    “我就想在这座城市长期发展下去,比如买房,和你生孩子,生一大堆,十几个或者八到九个。”

    “你当我是猪啊?”姚兰用拳头捶着王妍的宽大的胸脯,假装生气的羞羞答答地说道。

    “我家的条件也不算好,我小时候还在砖瓦厂做苦力维持生活,我就是想啊将来和你成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