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大亨
字体: 16 + -

第88章 主仆二人狼狈为奸

    如今的李云飞是事业,爱情都在同时的进行着,关键时刻得益与女朋友朱亚男的帮助,他和贺二娃及卫东三个人的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

    资金到位后,几个人分秒必争的连夜都在开会,“皇后”内部的会议除遇有重大抉择会找李云飞一起来商量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李小丽、卫东、二娃他们三个正牌股东协商着办理了。

    如今“皇后酒店”建设的前期准备事项都在顺利的进行着,卫东把以前的工程队从重庆拉了过来,如今的工程队也不再是野路子了,而是搞成了正南齐北的“三星建筑有限公司”。

    卫东任着法人,属于“皇后酒店”的一个子公司,由卫东亲自监管公司一切大小事务,在酒店主体工程开工的时候,又是各大领导相继到场,经过隆重的祭祀,奠基开工仪式过后,才鸣炮正式动工。

    卫东的这工程队当初看着实在是没什么项目做了,原本要把这帮人解散的,李云飞建议他找了些赚不着钱的散活,让他把这帮人养着,以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一施行,说指不定就会派上用场的,这不自己的公司开酒店搞建设,人不就用上了吗?而且以后建筑工程方面的事情是只多不少的。

    当李云飞这边的事情热火朝天的正在进行的时候,另一边副县长高志华的计划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副县长高志华,43岁,d市x县人,1米7几的个子,面色苍白,稀拉的毛发,双眼炯炯有神,高挺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金边的眼镜,嘴巴略显窄小,说话的声音也是文细如丝,瘦高的身材,看着不结实,走路好像随时都要倒一样的姿势,随时一身黑色的西装,让他看起来异常老练。

    高志华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干吏,当年做区乡干部时,勤奋工作,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给当地的群众办了几样漂亮的事情,被当时的一个领导所看重,提到了县里农林局,在农林局那几年,他比较注重发展农桑,扶持鼓励养殖,保护山林,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储备,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这么些年来他从基层慢慢干起,工作成绩也还是有效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会记着他的好,领导自然也会看在眼里,这个领导升任了d市的领导人,就把他调入z城,来以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做一些实事,借着这次经开区的事情,也准备把这几年心里筹划的一些计划实施一番。

    z城是个产柑橘,橙子的大县,乡下老百姓的家里,每家每户的田边地头,或多或少的都栽有这样的果树,由于是传统的经济作物,老百姓们自家都会管理,种植,也由于独特的水土原因,种出来的柑橘和橙子特别的甘甜,个大,皮薄,果肉汁多充实,水嫩!加上天时又好,每年都有大量的这类经济型农产品出产。

    可惜因为找不到销路,又没有厂商愿意来这里投资办加工厂对农民的水果进行加工包装销售,老百姓的这类果树,大多种出来的都是自产自销,只能拿着土特产送外地的亲友,可再怎么吃,再怎么送人,也还是有太多的都是浪费。

    高志华让底下的人把这些信息和数据一一做了分析,弄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准备要搞一个招商引资的计划,试着找外面的大企业,让他们来投资办厂,把这些柑橘,橙子要么直接新鲜销往外地,要么制成罐头再销售。

    高志华一天到晚的到处奔走,重庆,cd北京,上海,全国各大城市的展销会,商贸会,经贸会等等,只要是能寻找到合作伙伴的,他基本都是走了一圈,等转完了回来,发现并不理想。

    各大企业们一听是在交通不便的内陆地区,投资虽然不大,可是后期的运作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每个企业家后面都有几个职业的数学家,这些人什么都不做,成天用他们的电子脑壳在给老板们算账,让老板时刻都看的清楚自己投出去的每一分钱,能为他们赚回多少来!

    这高副县长全国各地的转了一大圈,差旅费是报了不少了,可还是一事无成,还在县常委会上被季书记点名强调了!高副县长也是个倔强之人,不管上面的人怎么说,他还是在一如既往的在坚持,必须要把这快硬骨头给啃下来,到后来就是公家的差旅费不去报销了,拿着自己的工资,秘书都不带,自己一个人背着旅行包,上路了!

    高副县长本来身体看着就不怎么样的好,加上平时不注重,走之前胃病又犯了,被紧急送入医院治疗,刚刚有所好转,又要出院了,让医生给他开一些止疼药就行了。

    从基层上来的这些干部,深知农民的疾苦,处处都在为百姓们着想,总是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这次出门,领导们本来是不同意他一个副县长亲自出去跑项目投资的,才让住的院,可是又让谁去呢?让谁去他都不放心,主要的原因还是没人有他了解,目前他手上掌握的这一系列的农产品的资料,最后他是坚持要自己亲自去,而且不再使用公费。

    高副县长这次去的依旧是沿海一带的几个发达城市,哪些地方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所有新技术,新产品,大财力,都聚集在这些地方,找了十几家的水果罐头生产厂家之后,也进去和人家的老板商谈过,当他做着自我介绍时,那些个大老板是万分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堂堂副县长还亲自出来跑业务,推产品,都对他表示敬佩!可是这些老板们是生意人,在他们眼里有的只是利润和金钱,高副县长的诚意并没有发动这些腰缠万贯的老板们,都还是不同意与他合作开发内地市场,主要原因还是内陆地区的后期运作成本高,市场辐射片窄,没有合作的条件。

    从这些个老板的豪华办公室里面出来,走在炎热的南方大街上,高副县长隐隐的感觉到他的胃疼又在发作了,走到一个角落边上,掏出水杯,吞了两片止疼药,慢慢的蹲在地上休息了一会,感觉疼痛缓解了,他又进了旁边一家超市,看人家卖的水果罐头产品上面的那些生产厂家的地址,暗自拿笔记下上面的信息,出来以后再想办法和人家联系,有几次超市的管理人员看着他怪异的举动,差点把他当作不良分子给撵了出来。

    每去一家超市,他就到处寻找水果罐头的专卖区,寻找信息,登记厂家名称,就这样转了几天以后,他回到那个不带空调的小旅馆里面,给这些厂家挨个的打电话,联系他们的片区经理,询问合作事项,得到的答复仍然还是,投资是不大,可惜回报慢,利润薄,交通不方便,辐射区域不大,拒绝合作!

    老高的倔犟快要被磨平了,再倔犟的人你得向现实低头,有些事情不是说因为你已经付出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的,出来已经快两个月了,自己把东南五省的知名企业和市场都快跑完了,可是还是没有能找到一家愿意与自己合作的企业。

    这天烦躁不安,内心郁闷的高副县长从旅馆里出来,到大街上没有目的的随便闲逛,胃病好像是又有加重了,而且这几次是疼的越来越厉害,止疼药的剂量他一直都在增加,可是心里的大事没有着落,他根本就没有心情来想自己身体的事情。

    走到一家水果店外面,他买了几只卖相很好的柑橘和苹果,一说话才发现老板也是四川老乡,就借机和老板攀谈起来,问老板生意如何啊?水果是从那里发来的货啊?能有多少的利润啊?等等。

    这个四川老乡看着面前这个样貌虚弱,说话有气无力的人,担心他是个“粉哥”(瘾君子)不怎么爱搭理他,对他的问题都是回答的模棱两可。

    高副县长似乎看出了,这个老乡的心思,就对老乡说了自己不是什么坏人,而是从老家出来,到外面推销自家生产的柑橘和橙子的,说着把自己的身份证拿了出来给老乡看,为了向老乡证明自己的样子虚弱是因为胃病折磨的,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胃药,这才取得了这个四川老乡的信任。

    这个四川老乡都在这边呆了有10好几年了,以前在工厂里面做工,挣了点钱后就在厂区附近盘下了这个摊面,做起了水果生意,生意还不错,每年能带给他在厂里做工几倍的收入。

    他告诉高副县长,自己现在卖的这些水果都是从南洋进口来的,一轮船,一轮船的拉到港口,每天早上像他这样的全城的水果零售摊主,很早就去港口的水果批发市场去批发,拉回水果再卖。

    高副县长问他:咱们自己国家就是一个盛产水果的瓜果之乡啊?怎么还要去外面拉外国的水果卖呢?

    由于这会已经快要天黑了,老乡的水果摊上的生意也快接近尾声,闲着也是闲着,这个老乡就给高副县长说出了其中的奥妙.....

    他和高志华谈了起来,首先现在市场上面,不论水果的好坏,营养含量的区分,品质的层次,产地的优劣等等,这一系列的游戏规则都是人家外国人定的,而我们国家的大多数顾客为了追求个时髦,档次,购物标准也是按照外国人的这个标准来盲目选择的。

    再加上目前咱们自己家的东西还没有系统化,都是各自靠依托国外的品牌效益,在别人的名下制作自己的东西,然后打着他人的牌子在销售,制假,参假的太多,这也是大家不购买本土东西的主因,没有自己的品牌不行啊。

    聊了一阵,天也已经黑了,附近工厂里下工的打工一族们都出门消遣了,而周围的夜市,也都陆续的开始摆了出来,这个老乡的门口也来了一对摆夜市的夫妻,将他的店面明显的遮挡住了,正说着话呢,准备摆夜摊的男主人走过来给了这个老乡300块钱。

    高副县长问他:这是什么钱?

    这个水果老板说:白天这街面上不让摆夜市,晚上这些人出来摆,就要占用他门面前面的地方,这样他就每天晚上300元的价格把面前的这块地方出租出去,一个月下来又是近一万块钱的进账....。

    高副县长听着他这样说,心里起了微妙的变化,觉得沿海到处都是宝,遍地是黄金,人口众多是优势!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