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与自由
字体: 16 + -

第48章 去科封中学

    经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过几天就开学了,是应该要好好准备准备来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提早做好准备好过临时抱佛脚,要不然面对这么多的新面孔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刘季钟有时候真的很想开学那天能早点到来,那些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学习内容吸引着他;同时他也想时间慢一点,因为害怕自己适应不了这间竞争压力大的学校。到了科封,每一个人都是小学里的班干部,学习能力都很强,要不是排名第一,就是班里的前十名(除了用钱买来读的)。尤其是里面的尖子班,竞争很激烈,稍不注意就排到倒数第一名。

    刘季钟在网上书店里买了几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有关于交际方面的,有关于励志方面的,还有关于应对压力方面的。这个假期,他除了浇花洗衣服外,就是看书和背诵。在手机里看,在书本上看,哪里有字看哪里。如果有初中的课本,他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可是爸爸没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一本。不过,这也不影响到他对书本的热爱,他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有一定的稳定性,除了重大的事件才会将它改变,那么读初中是一件对心理影响特别大的事件吗?显然不是。他现在这么喜欢看书,初中的题目再难,再枯燥,也不会改变他爱学习的兴趣。

    刘季钟能感受到,在这个教育体系中,逻辑能力很重要,但是记忆力更加重要,只要锻炼记忆力,以后那些地理呀!生物呀!历史之类的靠背诵的学起来会很快。刘季钟拿起过去的教科书或者心理学书籍,找出那些那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来背诵。这样做既可以巩固过去的学习到的知识又可以锻炼记忆力,是一举两得的事,很划算。他规定每天半个钟头的背诵时间(实际上往往超出规定当然时间),坚持很久了,只是偶尔因为身体不舒服停止下来过。刘季钟自信满满,他相信,以自己现在的记忆力对付初中课本的知识是绰绰有余的。在这段学习时间中,不仅锻炼了他的大脑,更加锻炼了他的优秀的品格——坚持,自信与自学。

    对,就是需要这个强大的品格,就像石油一样,推动着汽车跑得更快。这两个月来,刘季钟显然比同龄的孩子表现得更加好。无论同龄人比他更加优秀,但是一到假期,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补习课,他的学习的动力也就消失了。可刘季钟不同,他善于利用时间,善于安排时间,从没有过碌碌无为,一刻也不放松自己,时时警惕着。在他的价值观中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一点,紧紧地粘在他的大脑中,永不磨灭。

    中午时,刘季钟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拿着手机在看新闻。在手机中,他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换头术,这不是只在科幻小说中才发生的吗?没过几天竟然就变成了现实(虽然还没有开始实施,但已经开始筹划)。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污染导致了一个没有人敢生活的地狱,这真是只有在虚幻的小说中才能体验到的世界末日来临般恐怖。虽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等着刘季钟去发掘,但是在这个假期中学到的东西足以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甚至会让他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过要学会接受。

    看着入神,可是手机的闹钟已经响了,把他从手机里拉回到生活中。这是他的一个解决因看书而造成眼疲劳的一种方法。在看书之前,他都会将闹钟调到一个钟头后响,如果没有响,可以继续看下去。也不得不承认,他有时候看书是强迫自己看的,有时想要时间过快点,好快点达成一个钟头的看书时间,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挺开心地去读。如果响的话,即使是看到精彩的部分,也要停下来看看外面的绿色。放松一下眼睛,避免近视加深与学习一样重要。刘季钟做什么事都是先制定好的,连什么时候玩耍也是计划之内的事。这种性格的人比较追求完美,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学会利用,不要让他侵占住自己的内心。

    刘季钟站着,看看窗户外面,一群孩子在外面玩耍,玩得那么的快乐。活蹦乱跳的,可爱极了。曾几何时,他也有这样的美好,与朋友玩些幼稚的游戏,体验最饱满的欢乐。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要像大人一样成熟点。希望时间改变的只是行为上的表现,而不是那颗纯真的童心。

    大厅里传来一阵关门声,不用说,刘季钟就知道是谁了。除了爸爸外没有人关起门来是那么的轻,如果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的声音会掩盖住关门声,就算是爸爸进来刘季钟也不会察觉。不过刘季钟没有看电视,而是在看书,屋子里很安静,这才听得到。刘季钟见爸爸回来了,便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爸,你回来了。”“额,我先去洗个澡。”爸爸说着走到卫生间去。

    刘季钟在电饭锅里煮饭,走到厨房去看看熟了没有。电饭煲显示的状态从煮饭到保温,可以了,他拔下插座打开盖子,好凉快点,等爸爸洗完澡可以吃。今天的菜是煮鸡汤和炒芹菜,爸爸买了一半个鸡,够两人一天吃的了。洗干净后,爸爸坐在餐桌上,刘季钟在对面,可爸爸的眼睛一直盯着刘季钟的衣服看,刘季钟感到疑惑,便问“:爸爸,你在看什么我的衣服是哪里脏了吗?”

    爸爸回答道“:没有,没有,我只是发觉你这几段时间长高了点,衣服显得有点短了,你不发觉吗?。”

    “哦!我最近量了一下,比起前段时间确实是又长高了一厘米,不过才一厘米,不会看得出上衣短吧!”

    “这说不定,青春期发育的孩子是长个子的时期,有的人一年长高五六厘米也不奇怪,你这衣服也穿了很久了,你看这里都补过,也是应该换了。我决定,等吃完饭就带你去服装店买几件新衣服,穿上新衣服也好给未来的同学朋友一个新的印象。”爸爸一边吃饭一边说。买新衣服,对于刘季钟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便爽快地答应了。

    出门前,这对父子带了一把雨伞。天气预报说今天有中雨,虽然太阳温和地照射着大地,但是不得不防啊,便提早做好准备,以免被雨水淋成落汤鸡。来到一条街道,这是一个专门卖衣服的地方。左右两边的档口大部分是买衣服,少部分是买些手提包,行李箱之类的。他两人踏进一家店看了看,里面卖的全是黑色的衣服,不知道店主为何会相信黑色的服装更加吸引人?店里还有两三个顾客在挑选衣服,顾不了那么多,就只是温和地对刘季钟说“:欢迎光临,看看有什么衣服合适你的吧!”便不再说话了,把精力都用在与那些顾客讨价还价的事上。

    爸爸挑了一件上面印着一本书的图案的衣服,刘季钟看了看,觉得不符合他的条件,摇了摇头。爸爸又递了一件上面印了大写的英文字母“爱”的衬衫给他看,他还是摇摇头。爸爸感觉那一件都美,可刘季钟感觉哪一件都不好看,不是不喜欢黑色的衬衫,而是上面的图案不符合他的要求。爸爸只好让他自己选,他拿起一件又一件,可目光时不时地盯在牛仔裤上面。过了一会儿,他明知道会被拒绝,但还是鼓起勇气对爸爸说自己想买一件牛仔裤,结果与想象中的一样,被拒绝了。爸爸的理由是:年龄还小,牛仔裤穿起来很紧,不通风,也会影响发育。孩子就应该只穿休闲裤和运动服是最好的,等长大了以后再买给你。爸爸的理由也是有点道理,刘季钟有心理准备,被拒绝是意料之内的事,自然不会感到有什么不愉快。

    他无意中拿起一件印有卡通熊猫的衣服,挺好看的,爸爸也觉得刘季钟的眼光好。他就把自己的衬衫脱掉,换上这件,照了照镜子,看起来还挺合身的。不过爸爸却觉得短了些,因为刘季钟处在生长发育期,买大一码的衣服好过小一码的。不是因为爸爸为了省钱。以后长高了就不用丢掉原来的衣服,也不用买新衣服了,原来的衣服长高了也刚好合身,不用再去买了。不是这样的,爸爸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的习惯,懂得爱护身边的物品。有人一件衣服穿了七八年了,他都舍不得扔,为什么?因为他对这件衣服已经产生了感情了,对他有依赖。爸爸这样做也可以锻炼刘季钟的情感,上万元的学费都舍得花了,难道还会省这点钱吗?

    刘季钟的爸爸跟店主砍价还价后,买了两件黑色的衣服,另一件上面印着的图案是一个小火车,还喷着烟。他提着装衣服的袋子又到其它店铺去看看。另一家店铺的老板不像刚才的那个老板一样进的都是一样的,这家店的老板思想很开放,进了各种各样的上衣,有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还有橙色的。刘季钟不太喜欢白色的衣服,如果有色素掉进衣服上,就洗不掉了,站在上面,即使是一点点也很容易看出。刘季钟经过精挑细选,买了两件灰色的。爸爸看到了有几件也很适合他,买了两件。这家店的衣服价格贵些,比起之前的一家,一件衣服高出了十几元,怎么与老板谈价格都不行。最后老板也为了能卖出去,就每件衣服便宜了五块钱。

    他们提着这一大袋,拿着省下来的那二十块到超市买饼干吃,然后开开心心地回家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