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田园
字体: 16 + -

第116章 入兰州

    刘秀刚一提让叶凡做官这事,叶凡就婉拒了,说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官场生存,自己只适合田园生活,今后再找一地开家书院,钻研先贤圣集,再无其他愿望。

    刘秀听后只能作罢,尔后听叶凡有意开书院,问他想在什么地方开,叶凡回说自己想在云雾山山脚建一书院,眼下下山正准备去把整座山给买下来。

    没想到刘秀听后直接大笔一挥就将整座云雾山封给了叶凡,这让叶凡欣喜若狂,对刘秀百拜千谢的不行。直到叶凡要告辞之时,刘秀送叶凡到外门,叶凡还在不停的感谢他对自己建立书院的支持。

    叶凡的举动让刘秀对叶凡又有了一些新了解,刘秀相信,凭自己看人的本事,这家伙面若常人,实者是一大才。如果真出来做官,那用的好就是治世安国的能吏,用的不好,说不定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祸害。

    仔细想想,刘秀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肯定起来。这叶凡一年轻人,在这乱世之中,非但没受到波及,还他娘的让他找了一处深山良田,过起了悠闲的生活。要是他没几把刷子,打死刘秀都不想信。

    所以即使叶凡同意当官,刘秀也只会把这人放在身边,死死的看住他。但没想到通过交谈,这家伙还真没有一点当官为民的想法,只是想做个闲云野鹤般的隐士,这让刘秀对叶凡放心了不少。至少在他看来,当个教书士人,那也没有深入朝庭或深入军队来的影响大。

    叶凡离开刘秀的行营,怀着激动的心情出了城门,眼下天色已经很晚,城门紧闭,但刘秀安排了人跟随送他出来,所以叶凡出城也没受到什么讯问,便安全的出了城。

    城外十里处,一个小村口,十几顶帐篷坐落于此,这里就是叶凡扎营之地。

    回到帐篷,洗了个澡个,虽然天色已晚,叶凡还是招集了一起来管家和护卫队长通报了自己去见刘秀的大致情况,也好安他们的心。

    得知叶凡不但让刘秀将云雾山封赏给他,更是让刘秀同意今后叶凡的土地不用上交以作学院建设资金之后,郑伦、上官非云、郑秋原、段凯文(护卫队长)都高兴的不行。

    建立书院是叶凡在受封爵位之后,招集仆人们商量的结果。因为叶凡不想做官,但又要在士家之中建立一定的影响力,那就得取得好的名声,建立书院就被选定最为合适的目标。

    其实叶凡当初要建立书院的想法,远不是只获得名声这么简单,虽然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扩展人脉,并选拔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明面上培养的人才是书院的,但其实都是叶凡的,当然叶凡只会把这心思放到心里,不会讲出来的。

    在古代,老师都是相比父母相同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老师的身份更是比君臣身份来得影响要大,因为君臣只涉及到官位,师徒就不只如此了。老师的评价将影响到世人对其徒弟的世评、名誉、能力、前途、人格等重要影响,不可谓影响不大。

    由于天色已经很晚,叶凡和几位管家们吃了点夜宵,便各自回自己的帐篷休息去了,有什么事第二天再论也不迟。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一出来就火辣辣的,让人分外难受。叶凡这里也一样,他很早就出了那热气腾腾的帐篷,来到一棵大树下吹起了凉风。实在是帐篷里太热,不能呆人了。

    树下,叶凡与郑伦等四人一起坐在小马扎上闲谈,主要是在考虑今后庄园里和新建书院怎么协调的问题。叶凡开始大致说了下情况,就让他们自己发言。

    大家想了一会,最开始的还是郑伦发言,只听他道:“少爷,我觉得书院现在就可以开始建设,因为眼下虽然天气火热,但云雾山山下绿树成荫,并不是不能开工建设。”

    叶凡想了下,点点头说道:“郑管家说的没错,眼下虽然大旱,但由于我们早就准备,所以受害不是太大。可以抽调至少七层的人员过来,我看就抽四千五百人过来再说,等到秋收时再行回去,这样算来还是有几个月时间可以建设的。”

    郑伦回道:“那就没太大问题,云雾山石材、木材这些原料都有现成的,现在天气火热,我们让人砍了木材之后,正好可以放上一段时间就干掉了,那时候我们的地基也打的差不多了。”

    叶凡说道:“没错,这样一来,所有的事情就有一个很好的衔接。那我分配一下工作,段凯文安排人回去,一是让春兰调一些仆人过来,二是将护卫队调一千人过来。”

    段凯文起身向叶凡躬身道:“诺。”而后又回到原位坐好。

    “郑管家就先行在庄园人员未到之前,在两界山搭好帐篷,储存好粮食物资以及建设时需要的工具。”叶凡看向郑伦说道。

    郑伦也作礼应是,尔后叶凡向上官非云、郑秋原两说道:“你们两人的工作就是仆人们到了之后,立刻接收并安排他们。之后上官非云负责物资工具使用时的协调工作,主要管后勤,郑秋原就主要管人事,负责安排仆人们具体的调派。”

    两人起身行礼,并回道:“诺。”而后回原位坐好。

    叶凡见他们坐下后,转身向郑伦说道:“郑管家在仆人们到了之后,还是要负责购买建造书院时需要的物资才行。”

    郑伦回答应之后,叶凡最后说道:“眼下事情安排好了,大家就趁这段时间放松一下,等我跟陛下告辞之后,一起回去。”

    ……

    叶凡在鄗城停留了五天,这五天时间叶凡不只是去见刘秀,更多的时候也在跟那些跟着刘秀混的官员们打交道。由于叶凡没掌握实职,更加没有入朝做官的意思,偏偏他的爵位又那么高,所以大家对他都比较客气。再加上叶凡没入朝做官,没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冲突,所以交往之时也更加的和气和谐了。

    五天以后,叶凡正式向刘秀递交了离开的奏章,说是自己家里正在遭受大旱,更加希望早点将书院建好,所以想早些离去。

    刘秀将叶凡叫去挽留了一番之后,也就同意了。于是乎,叶凡便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鄗城,往云雾山而云。

    云雾山,两界山就是云雾山的入口,这是进山最为便捷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叶凡要将这里的山贼给灭掉的原因所在。

    现在叶凡准备就把书院建在两界山入口之处,这入口外面还有一片空地将近一千亩地,而且全是平地,更加可以建一个小镇,作为书院对外的桥头堡。

    叶凡在剿灭山贼之时就在想这地方的用处,后来灵光一闪才想起来建设书院。书院建在此处,既能保证以后进入云雾山的要道,更能往并州、冀州、幽州等地进行辐射,位置及好。

    要建设书院,不是一两下下就弄好了的,叶凡的想象之中,要么不建,要么就建设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书院。所以叶凡跟几位管家多次商量,最后达成了一个大致的共识。

    书院的名字将被称作为云雾书院,教授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这是这个时代书生们都要学习的内容,叶凡也没打算搞些什么后世的学问分科之类的来教他们。只是叶凡在这六类之中,将书、数两类里面加了许多东西,也改了一些东西。

    比如说书这里面,叶凡就将后世的拼音弄了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快速的认识生字,免得书院花太多时间来教他们识字。

    还有比如说数这里面,就将阿拉伯数字以及后世的基础数学等弄出来,可以在书院中快速的培训一些帐务管理人才。

    做好这些大致规划后,叶凡和几位管家就开始对整个书院的建筑进行了布置。首先一座山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建成很长的阶梯到山上,最终叶问确定了九百步阶梯,寓意步步高升,而九又为数之极,故定。

    书院的教舍都建在山上,山下的那块空地,就开发出来,让那些学生们没事就去亲自下田种种粮食,养成亲自动的好习惯。

    当然了除了开荒种田外,也会建一个小镇,在小镇上会建一些酒楼客栈之类的基础性设施,方便学生们的家属过来停留。这些经营性的产业,叶凡就打算让庄里的人过来,并让学生铺助经营,让他们现学现用,学习致用。

    什么?你说古代的学生怎么会同意读了书去经商?不、不、不,叶凡可没打算全培养一些书呆子,整天的子乎者也的人才。

    按叶凡的意思,学院的学生不光是要学经史子集,那还得弄懂全国的地理环境,大致气候,人文风俗。更是要学武艺策略,治政手段。当然了,这些人也不是超人,等他们识字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让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或者他更擅长的全力攻读,这样才会有所建术。

    而让他们经商,那就是实习了,让他们学以致用,深入社会之中熔炼。学院给他提供平台,让他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毕业之后,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去了。当官也好,种地也罢都是他自己选择。

    叶凡在两界山呆了十来天,将书院大致的布置弄了来后,就回到了叶家庄。他之所以这么急回来,一是现在干旱蝗虫还没有过,另外就是要把一些书籍通过印刷术给印刷出来,好等学院开学之后用。

    于是,叶凡在回来的第二天就找到王麻子,开始了他们对于印刷术的研制工作。

    感谢书友“潮彩人”、书友“网络情缘”、书友“云彩科技”的推荐票,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