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田园
字体: 16 + -

第93章 大田村

    叶凡放下心来,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他就放心了。他也不准备去改变什么历史,他也改变不了历史。

    不要想着一个后世的人一穿越到古代,就牛逼哄哄的开启金手指,尔后在天下大乱之时,挥手间天地诚服,那是不可能的。

    古代的人傻吗?不傻!你一个后世来的人,就算是会发明一些新时代的科技产品,但对古人来说,那不过是奇淫巧技罢了。在古代,讲究出生,出生不好,想要出人头地那是很难的。

    所以说,叶凡打算顺应时代潮流,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汉人,虽然现在东汉还没建立。但以叶凡的推算,离东汉的建立时间也要不了几年了。

    之后,叶凡也打听到,现在他所处的位置不在南方,而在北方,此地是渔阳郡所在。渔阳地处边塞,与匈奴只一山之隔,三面环山,沿山前呈环带状分布潜山丘陵,泃河自东而西,洳河自北向南于芮营村南会合,境内遍布大小河流几十条,这些河流各自根据地势向这泃、洳二河辐辏,以致中部地区大体呈平川地势,谷地面积近300平方公里,平原为河谷冲积物,土质肥沃,是个非常宜居的宝地。

    虽然自己最终还是没有到南方去,而现在又处于两界战争多发地带,但叶凡一点都不担心。为什么?因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何况自己住的地方,还在那深山老林之中,离这渔阳至少也有几百公里的路程,正是居家的好地方。

    了解了自己的处境,叶凡就放下心来。对于自己没有户口的问题,叶凡也有办法,就像之前听那老人所说,如今这年代民不聊生,到处打仗,而且马上新朝又要被灭,再过两年东汉才会建立,正是混水摸鱼的好时机。

    如此,在之后的几天里,叶凡便先到幽州治所所在的j县买了一座大庄园,并且花了点钱把户口落在了j县。为什么要把户口落在这儿呢,因为j县就相当于幽州的最高管理机构的所在地,就像后世每个省的省会所在,落户在这样的地方,以后自已行事就会方便许多。

    就这样摇身一变,叶凡就成了幽州j县人了,要在后世,自己要成为这里的人,那得多困难啊,不要说三环,四环,要n环都不容易啊。是的,这个位置就是后世的京城所在。

    叶凡所在的庄园不是太大,但也有几十亩地,这放在古代还真不算大。没听说过吗?古代有钱人,那都是家产万倾,我的个乖乖,万倾啊,想想就觉得不可思异。

    叶凡的庄园说是庄园,其实也就十来间土房,前面一个院子,后面一个院子,就是这样的庄园。但叶凡很满足,因为这个地方,他是不打算自己住在这里的,这里只能算作他到城里来采购物资或贩卖物资的时候的中转站,所以也并不要求那么高。

    这座房子,之前是一个官府书吏住的,因为要去别的地方上任,东西都没搬走,所以里面的家具和生活用品都不缺。前院后院还种了一些柳树,桃树什么的植物,眼下冬天,那些树叶凋零,也只剩下几根树枝在空中摇荡。

    将自己的随身行礼放到家中之后,叶凡并没歇息。他走在街上,左右打探市面上的物价,风土人情,以便自己能够尽早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

    j县的繁华比起之前的渔阳还要好的太多,毕竟这里是省会所在不是?不过这一路上,叶凡也见到了太多乞丐,还有卖儿卖女的存在。叶凡看到街上行人,似乎对这些情景见怪不怪,想来,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出现过很久了才是。

    正在叶凡胡思乱想之时,突然听到前方的吵闹声将他的思绪打断。他看到前方围了一群人,正在讨论着什么,人群中,断断续续的传来一阵哭泣之声。

    叶凡好奇的走了过去,钻进人群,发现在人群中央跑了七个人。他们在向街上行人磕头,认真听了一会儿,才知道这七个人里面有两人是夫妻,另外五个人是两夫妻的儿子和四个女儿。

    在磕头的两人正是夫妻,他们打算把自己的四个女儿卖掉,因为他们已经养不活她们了。但听旁人介绍说,这两人卖女儿的价钱颇贵。如今的行价,买一个样貌端正的女子也才三两银子,好一点的最多不超过五两。但这两夫妻开口就要十两银子一个,而且要买的话还要一下子四个一起买。(古代的金钱不是太懂,本书就以银子代替了,勿怪。)

    这如何让人高兴啊,价钱高不说,还要一下子全买了,所以导致这些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人出手把这些女子买下来。事情就这样子一下僵着,大家都围着看热闹,但就是没人出钱买女子,让两夫妻磕头磕的一阵发晕,但没办法,他们两人还是得继续磕头。

    叶凡见到这个情景,触碰很大,想想几个月前,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要不是自己贪心,把那些死人的物资打包带走,看现今这个年代,要生活下去还真不容易。

    他不忍心那几个才十几岁的小妹妹在那儿像货物一样被父母买卖,但他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子的啊,唯一的办法,似乎只能出钱把人买下来才是。何况这几个小妹妹长得除了有点瘦之外,还算端正靓丽,正好可以买下来做自己的丫鬟。

    这样想着,叶凡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至于那几十两银子嘛,反正是捡来的,而且自己是在做善事,不亏。

    叶凡扒天人群,走到两夫妻前面,说道:“你们不要再磕头了,你们的几个女儿我买了。”

    旁边的人群看叶凡高大精神,身穿一身丝绸汉服,给人感觉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上过学的富贵人家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便有人过来劝解叶凡,给他讲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女子的价钱。这些人怕他吃亏,不断的给他讲一些道理,这让叶凡很是惊讶。

    通过交谈,叶凡了解到现今这个时代,读书人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要知道,一般的人家根本就接触不到书籍,书籍那可是士大夫的专利啊。这样想的话,就怪不得这些人如此来帮助于他了。

    不过叶凡还是客气的跟他们讲了自己的想法,说是自己暂时帮不了天下受苦的百姓,但帮这么一家人也算是尽一番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罢了。

    这么一说,得,旁人肃然起敬,都赞叹叶凡节操崇高,让叶凡脸不自然都红了起来,连称不是,可他越这样说,人们越觉得叶凡品性高洁,这让叶凡心里直吐槽。

    他看这些人没完没了,就这样搞下去,自己都快成圣人,于是连忙跟那夫妻打招乎,让他们跟自己走。那两夫妻连连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叶凡懒得再逗留,拉着他们就走。

    之所以要拉他们走,那不是叶凡不想直接带着四个女子走了了事,那是因为还要去官府专门的地方登记造册。要知道这四个女子现今都是良家女子,在卖给叶凡之后,那就是奴仆了,身份转变了,那是要到政府登记的。

    登记造册的过程相当顺利,在官府专门负责户口登记的官吏见证下,叶凡付出了四十两银子。那官吏就拿出一个契约,叶凡和那夫妻双方画押,这事就成了。

    这时候,四个女子每人都会收到一份卖身契约,那契约都交给了叶凡保管,也就是说,现在那四个女子就属于叶凡私人物品了。

    办好手续,四个女子的父母也不理她们,跟叶凡磕了个头,两夫妻就带着他们的小儿子走了。只留下四个女孩子可怜兮兮的看着叶凡,这让叶凡很是头大,因为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她们,他以前没有过丫鬟啊。

    沉默了一会儿,叶凡对其中最大的一个女孩说道:“这样,你带一个人去买几套好点的衣服,一个时辰后到悦来客栈和我会合。记得啊,要多买几套,各个季节的都要买,说不定过几天我们就会离开这里了。”说完,从怀里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便不再理会,带着她的两个小妹妹往街上走去。

    在街上走动的时候,叶凡边打听街上物资的价格,边对身后两个小丫鬟打听她们的身世。原来这几个女子的父亲姓陈名究,字问达。这陈问达以前是一个教书先生,读过几本书,家庭虽然不是大富,但也算是能过得上小康生活。

    可是天不随人,这些年全国各地天灾连连,再加上各处农民起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活热之中。这样的大环境下,陈问达自然也教不书了,教不了书,也就没有了收入,而他又不会别的生存手艺,所以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活着,就只有把几个女子给卖了。

    之所以要四个一起卖,那是陈问达希望几个姐妹在一起,能够相互扶持。她们几姐妹从小跟陈问达读过一些书,所以就算给别人做丫鬟想来也会好好活着,用不着陈问达操心。

    叶凡听了后,有点无语。这陈问达为了儿子,把几个女子就这样卖了,还真是古代人常有思想。儿子讲究着传宗接代,不可马虎。女儿嘛,反正要嫁出去,会成为别人家的人,自然就没那么重要了。

    心里默默感叹了一会儿,便不再多想,眼下自己都还有很多事要做呢,哪有那么多精力悲天悯人啊。

    叶凡转了一会儿,看天色不早,就带着两个丫鬟往悦来客栈走去。到了客栈,在大堂喝了一会儿茶,就看到两个去买衣服的丫鬟回来了,便不再耽搁,领着她们就回到自己的住处。

    叶凡家,堂屋。叶凡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已经洗漱过后,换了新衣的四个姐妹,细细打量了一番。

    这四个女子,老大和老幺比较沉默,老二和老三比较活泼。看她们的样子,似乎并没有自己被卖掉的伤感,想来在这个时代,女孩子被卖掉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吧。

    回过神来,叶凡对四人说道:“这个吧,你们自我介绍一下自己。”

    最大的女子俯身做了个礼,回道:“公子,按规矩,我们到了新的主人家,都是主人家赐名的。为了公子好取名,我给公子说一下我们四姐妹的年龄。我是她们的大姐,今年十八岁,这是我二妹,十六岁,这是我三妹、四妹,她两是双胞胎,十五岁。”说完行了礼就退回原有位置。

    叶凡点了点头,心里却直吐槽,暗叹老陈家火力十足,尽然双胞胎都可以生出来,不过他面上去平静自然的看着她们,说道:“恩,如此的话,老大春兰,老二夏荷,老三秋菊,老四冬梅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