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行
字体: 16 + -

第七章:博物展

    晚上,莫凡心情不太好,一个人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所以哪儿也没有去,只是茫然的躺在床上,看着单调的天花板,电视开着,却没有心思看。



    “上月21号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我国江宁省江都市在国庆假期间举办文物博览展活动,广大市民可凭借市民身份证免费参观。参加江都市此次博物展的是明清馆藏,分为社会风貌展、军械刀剑展和皇室生活展三大部分,借此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电视里传来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躺在床上一直无动于衷的莫凡突然听到“明清”,“刀剑”等词语时,心里一阵激灵,顿时坐了起来,眼皮不眨的盯着电视里各种参展刀剑的画面,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莫凡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知道自己看着那些斑驳的刀剑,身体里的劲气就不由自主的激荡开来,这种劲气不受控制的情况自己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发生过了。“难道是那些古董刀剑”?莫凡自言自语的问着自己,虽然没有答案,但莫凡知道这个博物展自己必须去看一看了。



    今天是属于莫凡的国庆三天假的最后一天,已经早早规划好今天行程的莫凡也没懒床,大清早就洗漱吃饭完毕。然后跟着手机导航,先是换乘,然后来来回回拐着弯儿终于赶早赶紧的来到了江都博物馆。江都博物馆在整个江宁省都是小有名气的,这不得不说是江都史上那些富裕盐商的功劳。正是他们直接的推动江都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间接影响了整个长江中下游。所以在江都博物馆是可以看到江宁省的文化缩影的,馆内设有广陵潮—江都城市故事厅、江都名人书画厅、馆藏明清书画厅、国宝厅、江都古代雕刻厅、华夏雕版印刷展厅、江都雕版印刷展厅和这次未响应部里文件而设的临时展厅计八个展厅。



    来到江都这么久,要不是这次偶然间听到新闻里的播报,莫凡还没来到这座底蕴丰厚的博物馆,此时行走其间,莫凡不禁暗叹自己以前有眼无珠,没早点来看看,更是下定了决心,以后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临时展厅在正中间,进门后莫凡没走一会儿就看见了大大的提示牌。眼光一扫,莫凡就被那三个主题展区中的明清军械刀剑展区吸引住了,身体都在不住的颤抖。



    先说那刀,那左边一排展厅柜子里横列着单刀、双手镐造刀,以及饮尽倭寇血的戚家刀,右边一排展柜里依次陈列着顺刀、窝刀、札刀、朴刀、等。连接两者的是明末清初站台是明清龙偃月刀,整体曾v字型分布。流传至今,仍然泛着森森的寒光,光耀射目。明代刀剑的基本工艺是传统的嵌钢和夹钢,自南北朝宿铁刀的出现后,这种方法不断成熟,在明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明代一直保持包钢工艺,锻炼精坚,制度轻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要不是火器的兴起,明代刀剑完全可以发扬光大,继续并创造钢铁兵器的辉煌。莫凡极为推崇的就是饮尽倭寇血的戚家刀,戚家刀腰刀无肩乃利,妙尤在尖。曾有诗词赞道: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



    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



    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几经流传济南驿,徐侯得之若拱壁。



    银函未改明时装,鹈血染苔花碧。



    我今持节过莱阳,下马直上徐侯堂。



    徐侯宝刀举相赠,知余团练兼御防。



    千金挂树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



    即今防边无二义,关东诸将何离披。



    北洋舟师更无论,一掷二千六百万。



    遂令穷岛逞天骄,海夹虾夷任滋蔓。



    朝廷命我治乡兵,徐侯与我同岁生。



    俯仰东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泪纵横。



    再看那剑,虽说到了明清时期,剑已经不做主流武器使用,更多的是成为了充当装饰象征的佩剑。展览柜台上重重防护的就是此次明清博物展三件镇馆重器中的一件,是一把名贵华气的宝剑—康熙佩剑。剑鞘乃实木胎鲛鱼皮,手锻百炼,折叠花纹,钢羽毛纹,四面十四道研磨清光!此剑玲珑剔透,尽显皇家风范!



    清代中后期佩剑康乾时期,佩剑形制变化多样,装具样式丰富,采用浮雕、镂空、阴刻等多种工艺手法,纹饰更加世俗化,除牡丹、葵花等草叶图案外,还有蟠螭、龙、凤、狻猊等瑞兽的造型,刃背饰以竹节、八卦纹,血槽亦多有变化。而且不管是从皇室还是到地方官员及民间百姓的佩剑,不论是制造工艺还是装饰风格均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的天性也影响了清代人的审美情趣,清代的器物造型一改汉文化以阴柔、清秀为美的艺术风格,取而代之以挺拔、遒劲、饱满的形态示人,这从展柜里那一把把以对称、饱满、夸张的姿态展现而出就可以看出。其中有着一把莫凡极为喜欢的龙纹剑,铜镂空龙纹装具,龙造型夸张粗犷,剑身厚重,旋焊工艺,保存状态良好,刃口仍然锋利。



    明清的刀剑都是见过血的,不同于以往的朝代,这些军械饮的不是国人血,而是侵略者的血,刀剑尖上不时闪出的寒芒昂扬的是华夏子女永不屈服、抵御外族的决心和勇气。莫凡站在这些展柜中间,极力的抑制着不停颤抖的身体。身体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莫凡身体里不停的散发出一道道透明劲气。若是有人在此,虽然看不见莫凡身体里散发的劲气,也能感受到周围空气流转明显快了许多。幸好此时快到中午,都去吃饭了,否则这一幕还真不好解释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