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老司机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打野收地笼

    一辆汽车下了高速,拐进一条黄泥路,夜色已深,周围漆黑一片。

    眼前的整个树林看起来,气氛有些阴森,再配合着周围在车灯照射下,看起来似在张牙舞爪的树枝,还真是有几分恐怖电影的气氛。

    “吧啦!啊呜啊呜!叽叽咋咋!”

    老林子里面时不时传出山禽鸟兽的鸣叫,王明小心翼翼的往森林深处开着,汽车压在沿路的枯枝落叶上,为这寂静之中增加了一点声响。

    不久,眼前廓然开朗。

    一路急赶慢赶的,终于踩着夜色,回到靠山村。

    赶着夜色,王明是兴奋的,“地笼有吗?泥鳅钳有吗?探照灯有吗?网兜篓子,有吗?”

    “放心,这些都有。”

    侯赛雷听了一一回答道,一想到将要找的东西,他也有点小兴奋,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以前没有吃的东西,在乡下地方,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挖掘,上山下海,各种吃的,任你夺取,只要肯努力。

    现在大家的心理也变了,不可能再去做这些事情,菜市场的食物,都是养殖的,野生的基本很少。

    这两年的政策好,村里人也有一些钱,在田里的化肥没那么多,以前难得一见的野味,现在也又慢慢的有了。

    正因为如此,侯赛雷才会退休回来村子,养七彩山鸡,悠闲度日,颐养天年。

    “知了猴,现在山上还有?”

    猴赛了准备好一切,穿着大水鞋,两人马不停蹄,准备出发。

    “当然有,而且正值农活过后,田地刚被收割完,也空着呢。”

    知!知!知!

    话音刚落,夏日绵长,就有鸣叫声响起。

    他们这次索要捕抓的美食,就是知了,学名叫蝉,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

    而现在叫的,就是雄性知了,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等到夜晚,他们会转出来,只要经过太阳一晒,整个壳都会变硬,那样就老了,吃起来没有那么美味。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但是,临着夜晚,抹黑去抓那些爬出来的蝉俑,刚好是最肥美,最娇嫩的时候,翅膀也没有延伸出来经过风水变硬。

    白白嫩嫩的知了猴,用油一炸,咯嘣脆,那滋味,美得很啊。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

    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

    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

    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此时正值夏天,刚好是知了猴出没的时候。

    不过,要想要抓最肥嫩的知了猴,要等到晚上凌晨十二点之后,抓起来最是多。

    面对这种情况,王明才会准备好泥鳅夹,地笼这些农家物品。

    经济环境好了,大家对于在土地上刨食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面对这种情况,所以不必为了收成,而大量施肥。

    很多田里的泥鳅,黄鳝,田鸡,这些动物,又开始多了起来。

    王明带上探照灯,泥鳅夹,地笼,高筒水鞋,都是为了下田去照泥鳅。

    “没想到你那么年轻,还真知道很多吃的。”

    侯赛雷笑起来,要说起来,照泥鳅黄鳝这种事情,他们那代人最是熟悉,以前没到夏天夜晚,就用火爆点燃,走在田间陇头,找寻着这种田间美味。

    他此前也是灯下黑,一是近几年泥鳅黄鳝都消失许多,大多数都是个人自己养殖,又肥又大,黄鳝也是又长有大。

    口味真的不咋地,没有了原有的香味,最近这十几年,侯赛雷也没有去吃这玩意了。

    但是,经过王明的提醒,他意识到了,现在田里不就有这种精灵,野生的泥鳅和黄鳝都不大,也不肥,泥鳅短小,黄鳝泛黄呈现黄灰颜色,相对于市场上的而言,卖相肯定没有那么好。

    田里的野味,生长速度缓慢,再加上吃泥土里面的养分,生长起来的泥鳅和黄鳝,要比市场上那些人工养殖的要小,要短,味道却是要好上千倍百倍,好吃很多。

    黄鳝粥,泥鳅粉丝,这些都是以前下乡地方常备的菜肴。

    一想到这里,侯赛雷口水横流,感觉今天一定会有收获,而且,吃起来那滋味,以王明吃货的本事,明天必定会大丰收,吃尽美食。

    两人每人拿着一个探照灯,开始了打野之路,他们不是直播打野,他们就是自己为了吃而找食。

    靠山村这低地头,侯赛雷自然很熟悉,面对熟悉的环境,他好想回到了小时候,人也年轻许多,带着王明,开始行走在田埂上,开了探照灯,拿着泥鳅夹,开始夹泥鳅。

    照泥鳅,和捡泥鳅并无太大的区别,夜晚的时候,只要小心点,不惊动泥鳅,很多泥鳅黄鳝都会爬出泥土,露出在田土外面,在水下一动不动。

    只要见到,夹起来,放进地笼,就是丰收。

    眼见着,出了侯赛雷的别墅,前方一大片一大片光秃秃的稻田,正延伸到深山的山窝窝里,山下有一条小溪,汇集着从山里留下来的水。

    好山好水出精灵,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