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震四方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正文)初入书山 生死秘境(六)

    少雨恭看着慢慢前来的魏无敌,道:“既然西圣大人前来,那就应该弹指传音。”

    “不必了。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知道的,就不知道吧。”

    三个半圣考官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隐隐有些震惊,但都没有说什么,继续看着那九座书山虚影。

    在众人的注目下,萧远慢慢踏上第三阁。

    听写。

    萧远看着匾额上的两个简单的字,正猜要怎么考,耳边突然响起虫鸣鸟叫,高低起伏,颇为悦耳。

    一个须发皆白,衣裳飘舞的老先生浮现在方运一丈前,老者清瘦高大,目光有神,两指修长,面若止水。

    “我说,你写。两刻钟后结束,错字不可超过五个。有三次机会。”

    “是,长者。”萧远礼貌地拱手道。

    那虫鸣鸟叫的声音依然没有结束。

    萧远立刻明白,这是要考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定力和分辨力等等,纸上谈兵或出口成章的时候最容易被外界打扰,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失败,从而被杀死。

    萧远手中凭空浮现一支已经蘸满浓墨的笔,他迅速把笔垂在纸页上,深呼吸,随时可以书写。

    “轰……”

    天空突然出现一道蓝色闪电,正好落在方运和老者之间,萧远下意识后退躲避,耀眼的光芒闪得萧远双眼微痛,不得不眯着眼,雷鸣同时炸响,震得萧远耳朵嗡嗡直响。

    这闪电雷鸣太突然了,任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时候会凭空冒出一蓝色道雷电,但是,雷电本身还不能让萧远震惊。

    让萧远震惊的是,在雷电出现的同时,这老者正好张口,等雷鸣结束,萧远最后只听到一个字。

    “……德。”

    萧远差点气得一口血喷出来。这出题的人简直太无耻了,没有丝毫的线索,这哪里是听写,根本就是玩人!众圣经典中以德结尾的句子太多了,怎么可能猜出来!

    但是,那老者根本不理萧远,双目望天,自顾自说出第四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萧远也不敢多想,急忙留下一行空白,先写第四句。这是孔子在《大学》中的话,萧远记得很清楚,立刻写。同时心有不甘,猜测那句话到底是什么。

    老者几乎没有停顿,继续说第三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周围突然传来大风呼啸声,还有风吹树叶声。和虫鸣鸟叫一起让人心中烦躁。

    萧远排除杂念,提笔书写,这第三句是曾子的话,流传甚广。

    接着。老者一句一句地说着,语速一直保持恒定,周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声音丝毫不影响老者。

    除了一开始的虫鸣鸟叫,很快又多了风吹雨打。接着就是青蛙乱鸣,蝉声乱耳,马蹄惊语,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杂。

    萧远曾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学习。再有文胆增强自制力,基本不受影响,他不仅能继续写,而且还不甘心地思考第一句。

    “那一句到底是什么?以德结尾的众圣经典太多了,我根本蒙不出来啊!”

    “哪怕是书山,也不可能出一个靠蒙的题,应该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技巧。”

    文曲之心纹丝不动,对萧远没有丝毫帮助。

    “回忆一下,对了!第一句听不到,但后面五句我听到了,分别是孔子、曾子、荀子、子思子和周文王的话,一共是五位亚圣,而第七句是半圣韩非子之言,其后都是半圣的言论,那第一句极可能是亚圣孟子的话。”

    “孟子说过以德字为一句话末尾的太多。诸如‘志于道,据于德’‘且以文王之德’‘尊贤育才,以彰有德’等等等等,还要进行第二次筛选!那要靠什么判断?”

    萧远继续一边想一边听写,虽然杂音越来越多,但他都能一字不漏地写出来。

    不多时,萧远终于有了眉目。

    “语速!停顿!明白了!他的语速自始至终都没变,而且连每句话的停顿都相同!我虽然没听清他的话,但看到他开口的时间,还记得他闭口的时间,就知道那句话大概有多少字,绝对有机会猜到!”萧远大喜。

    于是,萧远先回想所有孟子说过的话中末尾有“德”字的,然后根据老者的语速判断出那句话应该在十二字到十四字之间,最后移除所有字数不够的语句。

    接着,萧远一个一个试,最后发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这句话和老者的语速最为贴切,而且这还是一整句话的前两句,要是断句不慎稍微不注意就会错过这句。

    萧远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句话写上,同时记住此刻老者的话,然后加速写完。

    仅仅十几息后,老者的语速骤然加快,是之前的两倍很多。

    周围的声音也一直在叠加,除了自然的声音,开始增加人声。

    “卖包子喽!馅大皮薄的大包子!”

    “豆腐花!豆腐脑!您是要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应有尽有啊!”

    “客官,上楼来坐坐吧,今儿个我们红袖招的花魁正有闲着呢。”

    “卖粽子喽……”

    萧远立刻感到压力倍增,那些自然的声音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可那些人类的声音却不一样,而且跟人的生活很贴切,必然会让人不由自主来理解那些话的含义,眼前甚至会浮现各种食物,这必然占用更多的心神。

    可现在老者的语速偏偏增加,这难度比一开始增加几十倍。

    萧远发觉那老者正好过了一刻钟才开始加速,额头冒出细密的虚幻汗水,心中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在一刻钟前想到破解之法,要是在一刻钟后才想到破解之法,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他现在一旦分心去推敲,必然会出错。

    “一开始那个雷声,不仅是考验。也是陷阱!要是不去想,坚持只写后面的,只要一个不错,仍然能通过第三阁。但要是舍不得这第一句,极可能会因此分神,导致全盘皆输。”

    “这不仅仅是考验我们的能力,也在考验我们的取舍!若真的遇到强大的敌人,不要去考虑杀敌,而是应该逃跑,等活下来。再去考虑复仇!”

    萧远完成第一句话,心中没了牵挂,全力应对接下来的听写。

    在还剩最后一百息的时候,老者的语速再度加快,而声音里多了战场的声音。

    擂鼓声,喊杀声,兵器砍在龙族身体上的声音,大量举人在出口成章,许多灵族在使用妖术。士兵的哀号声,妖兵的喊杀声,在萧远的耳边不断回荡。

    “杀妖!杀死妖怪,为我报仇!”

    “我不想死啊。我家里还有父母啊……”

    “救命啊,我怕,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啊……”

    “哈哈哈,人心真好吃,不过我还是喜欢吃人脑……”

    此时此刻。萧远突然无比庆幸自己曾在还不是童生的时候就被那李魔问抓去了,要是没有经历过那残忍的画面,没有亲眼见过灵族吃人的场面,心神必然会被这些声音所撼动。

    “我坚持的越久,攀登的越高,我将来杀的妖蛮就越多!不是我冷血,而是我在为杀妖灭蛮积蓄力量!无人能阻止我的圣道!”

    萧远的心神高度集中,文胆被他的精神所带动,形成无形的力量笼罩在周围,一道光罩尽最大可能削弱那些声响。

    半个小时一过,老者停下,几息后,萧远写完最后一笔。

    “通过。”老者说完,身形消散。

    萧远感觉无比疲惫,立刻坐在地上休息,随后第三阁放出白光落在他身上,让他再次享受到奇异力量的洗礼。

    “这书山的白光对所有人有益,而且没有副作用,极可能跟文曲星或孔圣的才气有关系。书山虽有九山,但只有前两山每山有三阁,从第三山开始,每三山只有一次考验。三山开始,获得的洗礼可能会更多,若是得到,我的文胆恐怕会无限接近董初吟的境界。可惜这次书山这么难,我几乎不可能到达,不多想了。”

    有了第三次白光的洗礼,萧远文宫、才气、文胆等各方面都再次增强,但精神上的疲惫却无法立刻消失,所以他没有立刻上去,而是坐在地上默读《论语》养精蓄锐。为接下来的第二山做准备。

    萧远心中隐隐有了一丝忧虑,这书山的难度超过了他原本的估计,萧远甚至怀疑,秀才时期的诗君弟子陈志明要是出现在这里,连这第一山三阁都过不去,第三阁考的听写太奇葩,以陈志明的性格不可能放过第一句不答。

    萧远足足休息了一个小时,才感到精力恢复,睁眼一看,已经有三个众圣世家的弟子在第三阁。

    “不愧是众圣世家的弟子,不过,看他们这样子,似乎不妙啊。”萧远看着这三人。

    这三人都没有在写字,而是愁眉苦脸坐在地上,萧远猜测他们是考过一次然后失败了,正在拖时间思考对策。

    萧远心中暗叹,这种考试不会让任何人取巧,这些人拖得越久,后面的题应该越难。

    这时,一个半圣世家的童生抬起头,看方运也坐在地上,叹了一口气,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另一个童生也看过来,向萧远投以鼓励的目光,萧远心道这人是真君子,点点头也报以鼓励的目光,然后穿过第三阁,向第二山走去。

    留在第三阁的三个童生顿时如同被妖术石化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一个童生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做出擦泪的姿势,另外两个童生一看,真有哭出来冲动。

    一个寒门子弟竟然把所有的半圣世家的精英甩在后面,现实太残酷了,世家里的那些长辈和书籍可不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