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七仙女的墓?
下个月就是竞宝大会,先是得到丹道兽皮,现在又是风水奇书,筹码越来越多,寻宝真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金宝,别动!”
金宝猛的往箱子里钻,估计发现什么美味,闻一鸣赶紧抓住小家伙,从里面拿出一个长方形东西,居然是纯金打造。
“武曌金简!”
闻一鸣看着金简上面的字,吃惊道:“居然是它!”
“先生,什么是武曌金简?”
黑虎等人围过来,看着不宽也不大的金片,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好奇问道。
“武则天的告白书!”
闻一鸣用手摸着上面刻的字,解释道:“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上,当然是指女皇武则天,圀则通国字,曌字取日月当空之意,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闻一鸣看完道:“应该是武则天在七月七日去嵩山祈福,谴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也就是她给老天爷的自白书。”
“这个胡超可是高人!”闻一鸣笑道:“大唐炼丹高手,武则天曾让他合长生药,三年而成,所费巨万。服食后,小病得以康复,遂赦天下,改年号久视。”
“武则天崇信胡超,赐书称胡超是广成子,黄帝的升仙导师。晚年对道教神仙世界充满神往。她的《游仙篇》、《太子升仙之碑》与《石淙会饮》,发的都是求仙之情。”
“我记得这应该是第二块武则天金简?”
1982年登封县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在山顶的石头缝里无意间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刻着字的金属片。
消息传开,有外地人用一千块钱买那块金属片。在当时公社干部一个月也就挣二三十块钱,可不小的数目!
屈西怀没有答应,想不到对方一路加价,最后竟然加到了十万!甚至写下血书,上面承诺:如果转手获利的话,除十万之外还给屈西怀分成。
他犹豫难决,当晚噩梦连连,血迹斑斑,吓的赶紧交给国家,国内唯一武则天金简现世。
现在自己手里的应该是第二块,国宝重器,进博物馆收藏。
没有停留,众人继续寻宝之旅,下一站来到古城长安,这里是盛唐古都,有的是宝贝。
“董仲舒?”
黑凤听完这次目标,有些迷惑道:“我记得他是汉代大儒,也有宝藏?”
董仲舒以历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征服汉武帝,皇帝接受他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因之成为西汉乃至以后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被葬于长安西郊,相传董仲舒死后,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就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便称这里为下马陵。
但是由于当地方言中下马二字与虾蟆同音,几经流传,便被称做虾蟆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开始参观陵墓,这里已经变成旅游景点,闻一鸣道:“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下马陵并没有被人盗过。盗墓贼很精明,因为大儒应该没有多少金银财宝,可能只有一些在盗墓贼看来毫无用处的书简罢了。”
“然而历史上董仲舒母亲之墓地被盗发的记载。”
说道这里闻一鸣笑道:“民间早有传说,认为董仲舒的双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董永和七仙女!后来因为父母升天成仙,董仲舒无法奉养以尽孝道,遂修衣冠冢,春秋礼拜。”
“唐末五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就有记载:蔡州西北百里平舆县界有仙女墓,即董仲舒为母追葬衣冠之所。”
“传云董永初居玄山,仲舒既长,追思其母,因筑墓焉。秦宗权时,或云仲舒母是天女,人间无墓,恐是仲舒藏神符灵药及阴阳秘诀于此,宗权命裨将领率百余人往发掘之……
“不会吧?”众人很是吃惊,黑凤不可思议道:“难道真是七仙女的墓?”
闻一鸣哈哈大笑道:“既然董母是仙女,那么坟墓中可能会藏着什么神仙用的东西,说不定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法宝。”
“而且董仲舒本人十分好仙,对神学有着深刻的研究,懂得许多阴阳秘诀,还经常制作一些神符灵药。很多人怀疑,莫不是他为掩人耳目,故意把这些神仙的东西藏在董母墓里?”
不管这么说,有盗墓贼来过就有可能留在宝贝,众人出发来到目的地,开始寻宝。
“这次是竹简?”
闻一鸣小心翼翼整理好已经破损的竹简,上面刀刻字迹不太清晰,需要深度清理,不过还是能看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天人感应录!
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
正如《易经》上所讲,心性洁静,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人合一。
这应该儒家高深修炼方法,而且是董仲舒亲手所刻,必然大有神妙,留着回去送到猎宝会交易。
“这是……乌龟?”
黑凤捧着一个奇怪东西来到面前,闻一鸣看完,笑道:“不是乌龟,而是神兽玄武!”
只见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腿直立,其颈前伸,头昂立,双眼圆睁,口有一小孔,衔一耳杯。背甲阴刻的纹样规则清晰,背中央部位竖有一中空短管,短管外盘踞一条灵蛇,蛇体从头到尾有两条阴线,似爬行状,生动自然。
“这是汉代青铜玄武砚滴,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研墨时加水之用。”
说完拿起水注入,演示道:“龟甲边缘右侧有一管形环,龟体腔中空,水可由中部圆管注入,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管,无论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即可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滴出,以此来控制水的流量。”
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后逐渐出现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
汉代玄武形砚滴,与董仲舒的五行之说有关,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玄武为北方之灵,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所以用玄武做贮水的砚滴。
众人啧啧称奇,两千多年前的东西现在还能使用?古人智慧真神奇,不服不行。
“金宝,别动!”
金宝猛的往箱子里钻,估计发现什么美味,闻一鸣赶紧抓住小家伙,从里面拿出一个长方形东西,居然是纯金打造。
“武曌金简!”
闻一鸣看着金简上面的字,吃惊道:“居然是它!”
“先生,什么是武曌金简?”
黑虎等人围过来,看着不宽也不大的金片,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好奇问道。
“武则天的告白书!”
闻一鸣用手摸着上面刻的字,解释道:“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上,当然是指女皇武则天,圀则通国字,曌字取日月当空之意,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闻一鸣看完道:“应该是武则天在七月七日去嵩山祈福,谴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也就是她给老天爷的自白书。”
“这个胡超可是高人!”闻一鸣笑道:“大唐炼丹高手,武则天曾让他合长生药,三年而成,所费巨万。服食后,小病得以康复,遂赦天下,改年号久视。”
“武则天崇信胡超,赐书称胡超是广成子,黄帝的升仙导师。晚年对道教神仙世界充满神往。她的《游仙篇》、《太子升仙之碑》与《石淙会饮》,发的都是求仙之情。”
“我记得这应该是第二块武则天金简?”
1982年登封县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在山顶的石头缝里无意间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刻着字的金属片。
消息传开,有外地人用一千块钱买那块金属片。在当时公社干部一个月也就挣二三十块钱,可不小的数目!
屈西怀没有答应,想不到对方一路加价,最后竟然加到了十万!甚至写下血书,上面承诺:如果转手获利的话,除十万之外还给屈西怀分成。
他犹豫难决,当晚噩梦连连,血迹斑斑,吓的赶紧交给国家,国内唯一武则天金简现世。
现在自己手里的应该是第二块,国宝重器,进博物馆收藏。
没有停留,众人继续寻宝之旅,下一站来到古城长安,这里是盛唐古都,有的是宝贝。
“董仲舒?”
黑凤听完这次目标,有些迷惑道:“我记得他是汉代大儒,也有宝藏?”
董仲舒以历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征服汉武帝,皇帝接受他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因之成为西汉乃至以后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被葬于长安西郊,相传董仲舒死后,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就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便称这里为下马陵。
但是由于当地方言中下马二字与虾蟆同音,几经流传,便被称做虾蟆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开始参观陵墓,这里已经变成旅游景点,闻一鸣道:“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下马陵并没有被人盗过。盗墓贼很精明,因为大儒应该没有多少金银财宝,可能只有一些在盗墓贼看来毫无用处的书简罢了。”
“然而历史上董仲舒母亲之墓地被盗发的记载。”
说道这里闻一鸣笑道:“民间早有传说,认为董仲舒的双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董永和七仙女!后来因为父母升天成仙,董仲舒无法奉养以尽孝道,遂修衣冠冢,春秋礼拜。”
“唐末五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就有记载:蔡州西北百里平舆县界有仙女墓,即董仲舒为母追葬衣冠之所。”
“传云董永初居玄山,仲舒既长,追思其母,因筑墓焉。秦宗权时,或云仲舒母是天女,人间无墓,恐是仲舒藏神符灵药及阴阳秘诀于此,宗权命裨将领率百余人往发掘之……
“不会吧?”众人很是吃惊,黑凤不可思议道:“难道真是七仙女的墓?”
闻一鸣哈哈大笑道:“既然董母是仙女,那么坟墓中可能会藏着什么神仙用的东西,说不定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法宝。”
“而且董仲舒本人十分好仙,对神学有着深刻的研究,懂得许多阴阳秘诀,还经常制作一些神符灵药。很多人怀疑,莫不是他为掩人耳目,故意把这些神仙的东西藏在董母墓里?”
不管这么说,有盗墓贼来过就有可能留在宝贝,众人出发来到目的地,开始寻宝。
“这次是竹简?”
闻一鸣小心翼翼整理好已经破损的竹简,上面刀刻字迹不太清晰,需要深度清理,不过还是能看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天人感应录!
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
正如《易经》上所讲,心性洁静,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人合一。
这应该儒家高深修炼方法,而且是董仲舒亲手所刻,必然大有神妙,留着回去送到猎宝会交易。
“这是……乌龟?”
黑凤捧着一个奇怪东西来到面前,闻一鸣看完,笑道:“不是乌龟,而是神兽玄武!”
只见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腿直立,其颈前伸,头昂立,双眼圆睁,口有一小孔,衔一耳杯。背甲阴刻的纹样规则清晰,背中央部位竖有一中空短管,短管外盘踞一条灵蛇,蛇体从头到尾有两条阴线,似爬行状,生动自然。
“这是汉代青铜玄武砚滴,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研墨时加水之用。”
说完拿起水注入,演示道:“龟甲边缘右侧有一管形环,龟体腔中空,水可由中部圆管注入,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管,无论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即可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滴出,以此来控制水的流量。”
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后逐渐出现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
汉代玄武形砚滴,与董仲舒的五行之说有关,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玄武为北方之灵,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所以用玄武做贮水的砚滴。
众人啧啧称奇,两千多年前的东西现在还能使用?古人智慧真神奇,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