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上的宝藏
字体: 16 + -

第42章 印泥

    闻一鸣点点头,暗自感叹,什么叫土豪?

    满堂黄花梨家具最少一个亿!

    几张书法重器两个亿!

    十几方名砚,南宋定窑白瓷笔洗,北宋龙泉窑青瓷笔山,又是一个亿!

    加上零零散散的名家之作,文房精品,一个书房五个亿!

    凌天成感叹道:“这还不算地下酒窖的红酒,没人知道有多少!光是咱们今天喝的三瓶,每一瓶都是顶级酒庄最好年份的精品,市场价最少十几万。要不是老胡在酒庄有投资,有钱你都买不到,你小子还不要!”

    闻一鸣看着凌天成抱着整箱红酒,兴奋不已的表情,很是无奈。

    临走前胡建民拿出整箱拉菲庄园红酒,非要让闻一鸣带回去尝尝,原本他不太想要,毕竟拿人家的手短,可凌天成直接拿下,生怕对方反悔,拉着自己上车就跑。

    “凌叔,您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凌天成老脸一红,大义凛然道:“你懂什么?这才叫打土豪!”

    “这些好酒对于胡建民也是心爱之物,送一瓶少一瓶的宝贝。要不是静心香太神奇,把他震的不轻,你以为他舍得送咱们?”

    “这叫投名状,算是静心香的定金,为了就是让你感觉不好意思,收买人心!”

    凌天成拍拍闻一鸣肩膀,故作深沉道:“你啊,太年轻!以后好好学学,酒不是好东西,这样吧,你拿两瓶,剩下的叔给你保存!”

    闻一鸣看着凌天成无耻的表情,也是醉了!不愧是拍卖行老板,死的都能说成活的,算了就当孝敬长辈。

    他突然想起什么,问道:“郑板桥的书法如何处理?我是不是多嘴?”

    凌天成摆摆手,拿出手卷,轻笑道:“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你的一句话算是把费胖子逼到悬崖之上!”

    “这几年他跟钱文博走的很近,手里的货都是通过文博拍卖变现,有不少猫腻。咱们跟他是敌非友,今天正好遇见这个机会,哼,真要是仿品,绝对够那个胖子喝一壶!”

    凌天成越说越高兴,闻一鸣真是凌家的大福将,今天不但成功拉拢到胡建民这个大藏家,还得到打击敌人的最好把柄,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我回去找专家尽快鉴定,你有几分把握?”

    闻一鸣想了想,提醒道:“主要还是印泥有破绽,现在不是有高科技,能鉴定具体年份?”

    “嗯,这也是条路!”凌天成点头同意道:“古玩鉴定不能放过任何破绽,就算是百分之九十九真,百分之一假,也是致命伤!”

    “我马上回去鉴定,双管齐下,不过费胖子绝对不敢用假货骗胡建民,最大可能连他都打了眼,还以为是真迹才兴冲冲找胡建民邀功。”

    “老胡岂是吃亏之人,为人最爱面子,真要是高仿,肯定会放出消息,到时候我看费胖子如何在圈里立足?”

    “哈哈哈……”

    闻一鸣摇摇头,感叹出来混,总要还!

    不过也有好消息,自己跟胡建民成为朋友,以后长期交往,开拓一条大人脉。而且对方想要静心香,发动关系收集香料,也能解燃眉之急。

    凌天成看出闻一鸣心思,笑道:“静心香是宝贝,我也通过关系寻找百年紫檀老料,一旦有马上送到你手里,这种好东西多多益善,有多少都不亏!”

    司机开车送闻一鸣到家,然后凌天成离开,闻一鸣回到家,洗个澡,红酒后劲大,现在有些头晕,直接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刚准备出门,接到凌天成电话,说司机在门口等着,让他先去天成拍卖,有大事。

    来到市中心商务区一栋大厦,天成拍卖包下两层,刚出电梯就被凌天成直接拉进办公室,几个人围着书法手卷议论纷纷。

    “来,我介绍一下,这就是一鸣!”

    然后拉着闻一鸣,指着几个老者,介绍道:“丁老、胡老,那个是张老,天成的鉴定专家,都是自己人!”

    还没等闻一鸣打招呼,六十出头的丁老几步走过来,拉住他就来到桌子前,开门见山问道:“闻小友不用客气,你说这张郑板桥印章有问题?”

    “这……”

    闻一鸣看着几张满是期待的脸,有些为难,对方都是鉴定前辈,能在凌家混肯定不是一般人,自己初出茅庐,有些话……

    “尽快说!”

    凌天成点点头,鼓励道:“三位都是老爷子的好友,古玩博大精深,专业不论辈分年龄,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说说!”

    闻一鸣点头道:“笔法我不懂,可印泥算是香道门类之一,还算有点经验体会。大家应该知道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康熙年间漳州丽华斋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他一指暗红色的印泥,侃侃而谈道:“八宝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铃朱而墨韵增辉”的赞誉。有特级贡品、一级贡品,贡品、极品、珍品、上品等六种等级。”

    “其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

    “按理说郑板桥为官出身,作为名家追求完美,这又是难得一幅书法长卷,就算不用上品八宝印泥,中品印泥应该不成问题吧?”

    “可大家看这方印泥颜色暗沉,印章边缘略有模糊不清,最重要是气味,辛辣有余,芳香不足,绝对不是上好印泥应有的品质!”

    “会不会是郑板桥当年落难?”张老有些迟疑,发问道:“我看这张手卷无论笔法还是神韵绝对出自名家之手,会不会?”

    “不会!”

    丁老一摆手,反驳道:“一鸣说的对,郑板桥曾经落过难,有段时间生活艰辛,可作为文人,特别是他那样有风骨追求的文人,什么都可以将就,作品绝对不会马虎!”

    “更何况你看落款的年份,应该是他江南为官之年,生活水平不会太差,印泥又不是什么太贵重之物,按照我的经验来说,但凡名家,精品用心之作,都是用上品八宝印泥,无一例外!”

    丁老应该是精通书画鉴定,一番话几个人纷纷点头同意,老人看着闻一鸣,追问道:“小友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