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笔传
字体: 16 + -

第122章 不忘初心慎前行

    不忘初心慎前行

    随着对潭腿的越来越熟悉,夏阳威是越来越从容应付。发觉张三江已无绝活可给予偷师,他觉得是时候结束两人之间的比斗了。

    于是,在张三江的风摆荷叶势将尽之时,夏阳威一个扫蹚腿后发先至,只听“碰”一声,张三江摔倒于地。

    张三江摔倒后,即时就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且又马上架起了谭腿的起手式,重新应战。

    夏阳威贴身而上,猛攻对方中路。飞快的拳速比之上一场和白里红时,更为迅捷有力得多。

    张三江的上三路被攻,一时忙于应付,似乎忘记后撤拉开距离以便保持优势。

    和咏春拳贴身短打,且实力相当的话,潭腿似手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张三江很硬气,只一会功夫,他身上就挨了夏阳威不少拳掌,但他仿似身体不是自己一般,连眉头也不曾眨一下。

    夏阳威没有手软,也不再给其翻身把歌唱的机会,他在想怎么样才有效地结束对战。

    最终放弃了打晕或打倒对方的想法,一轮攻击过后,弹步后退作防守式。

    果然,如他所料:张三江恢愎常态后,没有再攻过来,而是很理性地收势而立。

    “张师兄厉害,我们算打平,如何?”夏阳威见状主动道。

    “夏师弟谦虚了,没想到年纪轻轻身手如此了得,我可是被打得找不到北了呢。不过回去后,我肯定加倍练拳,下次一定赢回来。”

    张三江爽快地变相自认不如,倒不失练武人的干脆。

    “李大刚,洪拳三十七代传人,也希望和夏师弟比试一下。”张三江话一说完,洪拳一围人里一健硕青年边走出边道,“夏师弟可以先休息,少顷再比就是。”

    夏阳威没想到今天这么好运气,练手的排队般候着他。想了下,先后对张三江和李大刚道:“张师兄,一会我们再聊,我和李师兄试一下手先。李师兄,我们这就开始。”

    夏阳威知道师娘就是洪拳高手,还没来得及去请教一番,主要是怕被说好高骛远,没想到机会一下就来,怎会不同意。

    黄麟生和李畅两老襟不禁相视而笑,夏阳威和李大刚分别是他们最得意的传人呢!

    他们好友兼亲戚,脾气相投,临老却不忘继续争一下,反正几十年来也不曾分出个输赢。

    一旁的叶顶天好奇道:“两位亲戚,你们猜谁功夫好点?”

    旁边的白木等人亦翘首以待,藉此衡量一下门下弟子的斤两。

    “不相上下吧!”李畅想也不想笑道,“相互比斗竟争才长进嘛!现在的年轻人可没当初我们那般能吃苦,更没我们那时的刀光剑影,要想后浪推前浪而青出于蓝胜于蓝,难啊!”

    “这倒是,我门下弟子凋零,亦是心懒提不起劲的缘故。我听说现在的年轻人连到了部队都当逃兵呢!哎,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能力多不堪呢!”叶顶天发唠叨道。

    “世道变了,尚武的传统迟早泯然众人矣。”白木插话道,“学点皮毛,就跑去拍电影,还吹唬功夫有多了得多了得。吾道早孤矣!”

    黄麟生环顾四周气定神闲道:“以后会好起来的,一定。我收的这些徒弟肯定争气,他们开始了,看吧,我的眼界不会错。”

    说其时,夏阳威和李大刚已完成了试探阶段,开始对攻起来。

    “南拳北腿”的“南拳”就是洪拳,它在两广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说洪门,不说洪熙官,单舞狮舞龙就深入民心。

    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象、马、猴、彪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

    其主要徒手套路分别为:龙拳、虎拳、狮拳……以及五形拳、虎鹤双形拳等。其中最著名三套路分别为工字伏虎拳、铁线拳、虎鹤双形拳。

    夏阳威有从师娘处耳听过,如今真的对上,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却也没用三魂分立。

    李大刚此时用的是虎鹤双形拳。

    夏阳威仍用小念头和寻桥,标指和木桩功法一直没有用。他认为套路是外在的,关键还是人的灵活运用。

    他要不断锤炼自己,以便更能提高临场实战能力。用高级功法固然效果更立竿见影,却有些舍本逐末了。

    修为和境界不到,很少人能有他那般的胆识和见地。

    他的做法,有人认为是学艺不全,有人认为修为不够,当然也有人若有所悟……

    李大刚不管这些,虎鹤双形拳寓防于攻,有洪家桥马和佛家快打,有洪家防守和佛家攻击,有虎的刚劲威猛,有鹤的柔韧灵速,端的是刚柔并济。

    他不停地攻击,时而用短桥手的精密善变,时而用长桥手的大开大合、大壁大砍,既以小击大、以弱击强,又以横克直、以弱借强,仿似快速运转的永动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