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恋
字体: 16 + -

第6章 正月(二)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我们特别希望自己长大,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想变回小时候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强烈,我对自己这样的想法解释为社会的“基因突变”。

    从大年初二一直到初十左右,几乎每个人都会奔波在赴宴的旅途中,平时大家都在外地上班、生活没有聚在一起的机会,所以就借助过年的时机聊聊生活、拉拉感情。当然了我们家也不会例外,一般我们家把宴请都定在正月初三这一天,因为到了初六就会有一部分人踏上新年的新征程了。可能是时间太久没有见面的原因,无论什么时候见面都会有不同的话题、不同的情感表达,虽然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成长每年的话题除了时下热点更多的还是个人未来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孩子、还是出外打工的哥哥姐姐,新的一年总要有自己新的目标,一直到今天我们每逢过年还是要聊聊过去,谈谈将来。无论有没有意义,这样的习俗一直追随着山村的每一个人,历历在目经久不衰。

    初八前后,村子里就有人组织扭秧歌。喜欢热闹的大人、孩子、老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我特别喜欢带上“猴脸”面具,去扮演孙悟空。在我的印象里我七八岁就开始参与过年的扭秧歌,踩着高桥、跟着锣鼓欻、挨家挨户的去打场,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快乐和经济发展是成反比的,个人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越来越大东西越来越新,打扮越来越好看,遗憾的是快乐的程度并没有那么强烈了。扭秧歌挨家挨户的打场、邻村去打场、小企业、村委会都会去,收入由临时组成的秧歌会上统一管理,直到秧歌结束按人头分配大家劳动所得,虽然少的可怜,但更多的喜欢沉浸这样的快乐之中。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秧歌基本就结束,这一天的晚上大家会在村子里中间位置打大场,每个人都会特别的卖力气,除了必要的礼花礼炮相互配合、耍狮子、车会子、个人表演等都会在大家的笑声和参与中演绎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尽情的释放着。有时候正月十五这一天并不大聚会,而是全民参与撒龙灯,由村子里懂的人组织进行,挨家挨户的撒、从村子里的庙开始,最后撒完整个村庄在到庙的地方结束,被大家熟知为庙起庙落。如果这一年的十五撒灯了,那么大聚会就会在正月十六进行,和时间没有关系,快乐自然不打折。正月十六过后,村子了大部分的人都会踏上新的征程了,为了新一年的生活和生计计划着,实施着、南下的北上的、上班的打工的、似乎都不能逃脱命运的“枷锁”。在农村老家,过完了正月十六,基本就宣告新年已经过完了,知道正月二十五的时候家家户户会吃顿饺子,剩下的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当然了,这属于二月份的传统节日了。

    用了两章描写了农村老家过年的情景,无论是从没有过年之前的准备还是到过完年之后的习俗,其实还是没有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情感。无论是因为成长经历还是社会变迁,更想表达的是淳朴背后的勤劳、获得快乐的满足、简单并幸福的生活节奏,虽然回想起来在农村的生活有时候很脏、也很累。可不经历的人怎么会懂得挥汗如雨、劲情释放的快乐呢?就想喜欢运动的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喜欢登山的人一览众山小、喜欢创作的人灵感悸动的一瞬间、个人归结于那是属于我的快乐,属于我的简单的快乐。就像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一样,迫于生活、迫于工作无论是因为什么只好暂且放下自己喜欢做的事,哪怕是流水账一样的小说,起码我想得到这样的快乐,更享受这样的快乐。本来是想年前就更新完正月这几篇的更新,可到了今天我觉得自己短短几个月的经历就让我的文章变了另外一个状态,本人并不希望这样我觉得这短短几个月的成长让我背离了当初出发时候的初衷,哪怕迄今为止我并没有这样觉得,但我还是讨厌成长,讨厌用更社会的眼光去对待这样个社会,对待曾经的经历或者说是曾经的美好,虽然没有亵渎但绝对没有升华和涤荡她的圣洁。无论怎么样,我都希望读到这的读者给我些许的建议,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收藏的人寥寥无几。谢谢!~

    在接下来的更新我尽量回归到初始的自己,更多的去描写自己的家庭、经历、身边人。凡事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可能当你真的了解了我的经历,也会产生和我一样的共鸣。我相信那是快乐的幸福的。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