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的卷轴
字体: 16 + -

30、修炼之初入宝山

    sun mar 08 18:26:32 cst 2015

    “从这里再往上就是‘天心宗’的总殿了。”蝶儿遥指着山腰处,一座占地极广的古老建筑道∶“那就是梵兰神殿的所在,有所谓的玉棒夺魂、妙手擒拿的主持,从古至今,神殿一起都在老爷峰的山腰,未曾迁移过。”

    我大剌剌挥手道∶“走啦!上神殿去,谁怕谁来着!”沿途,越接近神殿林间土地被开发利用的范围越广。而其间不乏梯田、菜圃,甚至有些溪流亦经人工围堵,辟鱼池、鸭寮。

    “这驭龙神殿好像是个自给自足的族群!”我一边街在其间,一边仔细观察道。

    “不光是如此,应该说,他们是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修炼圣地!”蝶儿听闻之后顺势接口道。

    “那岂不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世界。”听到蝶儿如此说,我不禁惊呼道。

    过了大约片刻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目的地。这时候,一个双十年华的道姑手拈兰花指脚不沾尘地从里屋向我们缓缓走来,人未到,声先至:“各位小檀越,不知有何事来访我‘天心宗’!”

    “嘿!好家伙,想给我个下马威看看!不过,可惜她碰到的是我这种软硬不吃的家伙!”听到那年轻道姑看似礼貌实则傲慢的问话我心中恼怒地想到。不过,我这个人向来都是你敬我一分我便尊你一丈,如果那道姑好声想问那也罢了,说不定我还会回话,但是,她既然如此盛气凌人,那么就莫怪我无礼了。当下,我便不再理睬于她分毫,右手轻轻一抖,“嗖!”的一声,一张带点淡雅的檀香素笺夹着我的强大真元朝那名师太飘去。

    “来得好!”她轻喝一声,随后,左手似缓实快地往前一伸,瞬间在我们四周的空间亮起了一道刺眼的银光。接着,就像是变戏法似的,凭空出现了无数的手指,让人避无可避,只有和她硬碰硬方可有所善了。其实不然,那无数的指影都是她用自己的气劲拟化而成,里面蕴含了爆炸性的真元力,不知情的人如果硬撼的话,后果可是很凄惨的!但是,这还不算是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它可以突然间地收势,把扩散出去的气劲全数收拢起来,再聚势而发,让人防不胜防!

    果然,只听那名道姑猛地轻喝一声“叱!”,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顿感压力大轻。我却反而感觉到自己的身子被那股气势越箍越紧,简直不能动弹。“噬魂魔指,”我不禁暗自叫嚷道,“想不到在这个地方居然有人会这种失传了将近上千年之久的独门绝学,看来事情越来越有趣了。”既然对方祭出了这种绝学来招待我,那么,我也就不客气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快速地伸出一指朝着站在我对面的师太一指。“嗤!”的一声,只见一道银白色的银芒不偏不倚正好点中了那张素笺,但是却没有损坏它一丝一毫,只略微地点偏了一下它的方向!

    “咦!是莲花妙指!”在她惊咦了一下后马上五指齐出,伸缩不定,不时地点戳扫等等,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看来见我屡出绝招之后那名道姑也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天魔圣指,好极了!”我赞道,“师太居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化掌法为指法,了不起啊!那么且看我这招如何?”话毕,我朝着那张素笺猛然发劲,只见它突然间变得通红通红最后更是“嗖!”一下烧了起来,这还不算,只见这火居然烧出了几个大字,赫然就是――“白玉为席两极天,万里江山我独狂。”

    “哦!原来是‘狂少’斐文莅临寒寺,失敬!”虽然她微怔于我的突然发难和我的技艺之精湛,不过,她马上又回复了常态古进不波地说道,“不知小檀越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问道,求学!”说完我再度地发起了攻击,左手挥着“杀*破*狼”右手以指代剑身躯微微地一晃就消失在了原地,同时在空中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几个虚实相间的我向师太凶狠地夹攻而上。刀影迷蒙,剑气四射,好不热闹。而对面的师太却是不慌不忙,双手齐出,左拳右掌迭起倏放。顿时,众人身遭周围的空气变得异常地沉闷,连大家的行动也都显得有些迟缓。

    只见到处是掌影挥霍,一波波一叠叠一匝匝的雪白晶莹的玉掌就像是被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不停地向还在半空中的我狂飙而来。

    “啊――!”我蓦地大吼一声朝着师太的地方决然地挥出了比较凑合着的一拳,拳势一出顿时我们周围狂风大作睁不开眼睛,但是,其却避无可避,只有硬碰硬!

    “啊!是‘霸拳终极奥义・一拳定江山’!”说完,她猛然一顿,然后突然间象气球一样涨了起来,鼓鼓的,全身变得晶莹透亮,耀眼地很。“咄!”的一声,接着,她的身上猛然爆发出一道刺眼的白光,扎得众人睁不开眼。与此同时,一只晶莹的玉手直朝我的面前奔来,并且它迎风见长,变得越来越大,到了最后盖住了整个天地。

    “如来神掌!厉害!”嘴上这么说,暗地里我却毫不迟疑地挥拳直迎而上。“啵!”的一声,良久之后,一切又重归于平静。师太双肩微晃,一会儿又恢复了原样;我却连退了二步才得以站稳脚跟,内里气血翻腾不已,难以自持。

    激战过后没多久,我注意到自己的四周出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流波动,看来师太要再次出手了。

    只见她的身上突然泛起了一阵的奇异的玄色光彩,让人觉得非常地刺眼。“咦,这是――‘幻梦唯心唯心什照!”我说道,“想不到竟然连失传了数万年的孟靡的武学也出现了,真是――”我沉思的时候,她那边也早已蓄满了力量,小脸蹩得通红,这是她力量蓄满了的征兆。我虽然是有点儿后知后觉(用当时她的话来说),但是,这么大的动静根本不可能没有任何迹象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

    看到这招绝学,我的血液也沸腾了起来。我的身上不断出现一层一层的炽热的火焰,一层比一层深,最后竟然变了紫黑色的青焰――“冥界魔火”,俗称是黑炎,(这是人类常见的,而我的不知比它高出了多少级),又叫冥火,是传说中的不死之火,我是在战斗的强烈欲望之下才拥有了它,而这只是我的右半身;而我的左半身则是圣洁的生命之焰,然后它们不断地摩擦和挤压,最终变了紫银色的火焰――紫金邪火,这便是我后来的白金圣火的雏形!

    “我心依然!”“蚀心魔火+一拳定江山!”我们同时大喊了一声,便各自使出了自己的终极力量和最强的招式。能量与能量之间的碰撞,招式与招式之间的切磋还有各自武道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大家意想之中的惊天动地,也没有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只是一阵让人觉得心悸的寂静之后,在我们力量相撞的中心点慢慢地散发出了一阵璀璨夺目的光芒,这还不只,那道光不断地以我们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出去,越来越强烈,周围的景物一旦碰触到这股强大至极的光芒就如同被一种腐蚀性极强的东西给腐蚀了一般,逐寸逐寸地开始向四周碎裂开来,然后是粉碎直至最后消失殆尽。

    大约是两三个时辰以后,尘埃落尽,一切又重新回归到了宽博的大自然之中,归于无。我从这次的战斗之中也有所领悟,只是暂时还捉摸不到一点头绪。

    “小施主好高深的修为,想必已到了分神期了。”那个年轻的道姑见我这么年轻就已经拥有了如此深厚的武学修为不禁感叹道。

    “不错,我已达到了分神前期;不过,想必师太你也已经发现了我的问题!”我恭敬地回答道。

    “是啊,只是可惜了……”年轻道姑听到我的话语后也不禁垂眉叹道。

    “的确,我只是缺少了一个顿悟的契机而已。”舔了一下舌头我丝毫也不在意地说道,“不过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上天是极为公平的,他在赐予了你某种东西之后的同时也会剥夺掉你的一些东西;而我则是在赐予了强大的力量的同时被剥夺了我的自由罢了。”

    “阿弥陀佛,施主竟然有如此的见地,那么又是为何前来呢?”先前和我交手的那个冷傲的年轻道姑早已恭敬地垂手恭立在了一侧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盛装出现的“天心宗”的当代宗主,在江湖上素有“玉杖青鸾”之誉的黄蓉,想必她看出了冷傲道姑不是我的对手才会现身出来的。

    “我刚刚已经说过了,我是来求学和问道的!”我慢慢地说道一改刚刚的那种游戏人间的态度,恭恭敬敬地道。

    “何谓佛事?”黄蓉见状也不再多说,而是质问起佛理起来。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对象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密,都是佛事。”我虔诚地回答着的黄蓉的考问。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黄蓉见我居然能够如此沉稳地回答佛理的问题,不禁心生好奇地再次询问道。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是幸福的降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就是富贵寿考,恶业的寿考就是灾难病厄。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我一口气不停地说,“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会跟着转变。所以,发愿、学佛、修善,能够改变未来的命运。当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经中说,皈依三宝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求愿消灾、延生的人,既皈依敬三宝,当然也有大善神来做护持。由于无始以来,善恶因果循环不已,而且是复杂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错,谁先欠谁,一般众生乃至于罗汉都难以辩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护法善神的庇佑,应受的果报,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贵者不会和贫贱之人因为小债而急求偿还,当宿世的冤家,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冤报冤了,这就是消灾和延生的道理。”

    “你说的如此地流利,可有自己的见解?”见我对那些佛理居然能够对答如流,黄蓉依然不死心地追问道。

    “呃……”我一下子愣住了,我刚才所说的那些都是我借用了先哲的见解来阐述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怎么师太还不满意,看来还真得使出一些真才实学才能过关啊。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正当我还处于惊愕中的时候黄蓉她又丢了一个问题过来。

    “呵,等着瞧,今天晚上……不过,现在最最要紧的就是过关!”我心中泛起邪恶想法的同时也不忘回答她的问题,“逃避是不想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抱着逃债,甚至于逃亡的心态远离他所处的环境,这种人像处于逃亡状态的犯人一般,心里经常充满着恐惧、不自在、不安全,永远承受着无处容身的心理压力。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厌离烦恼的世间,完全不同。若能厌离烦恼,他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一分烦恼,便多得一分解脱和自在。自在的程度愈深,烦恼也就愈轻,最后便得究竟解脱。如果已得解脱,当然也就没有厌离和不厌离的问题了。厌离是知苦、避苦,因而学佛脱苦,乃是为了疏导问题。”好在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和阿释细致地深入地探讨过,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因缘所生法,我说皆是空。”

    “魔考是真的吗?”

    “……”

    太阳由正午当头已然落到山下,月亮成了空中主宰。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蓉儿对我的佛典考究才算完。而这时的忽郸早已睡了十几个钟头,没有想到在梵音之下他睡的竟是如此地香甜。“真是一个十足的憨大头啊。对了,以后我就叫他大憨吧!”我想到此呵呵地笑了起来。而刚刚和我交手的那个冷傲道姑早已盘膝坐在了蒲团上,默默地消化着刚才的所见所闻,蝶儿也是如此!

    “你到这里来,是因为你心中有疑惑,是吗?”片刻之后,黄蓉看出了我的困惑询问道。

    “我迷惑生命。”没想到蓉儿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我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此行的最终目的。

    “我自己是迷惑的,为什么我还要贪求同样迷惑的东西呢?我自己是有老、有病、有忧伤、有苦恼的,为什么我还要贪求同样有苦恼的东西呢?”蓉儿缓慢地念出了巴利文中部经的第26经中所载的在佛陀出家前最后一晚所说的话。事实上,这位悉多达王子之所以抛弃钟鸣鼎食席丰履厚的生活,选择修行也是因为这句话。

    “你和佛陀修行前有相同的执念,却有不同的因缘。佛陀有此执念是因为对生命的疑问和恐惧,所以有了佛法来回答生命的疑问,有了修行来退却生命的恐惧。你不同。”这是我和蓉儿见面之后,她第一次有着这么多的话,“你有此执念是有着对生命的向往和渴求,用世俗的说法就是说对生命的不满足,摆脱不了生命中占有与贪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圣人不仁以万民为雏狗;人命如蝼蚁,走过场般就没了。千千万万的人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生命再精彩也不过如流星、昙花一现般灿烂。”我辩解道。

    “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施主既然来到此处,就说明你与我佛有缘,你要追寻生命,说不定有个地方能够给你答案。”

    “哦,请问是哪里?”我焦躁地问道,幸亏我记着这是在别人的地方,不致于自己冲动地站起来而大失仪态。

    “问心,问心,我心永恒”蓉儿**地说道,“本殿密室――心坛室!”

    “多谢!”话音未落,我便已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同时从空中传来了我的声音,“蝶儿,我需要静修一段时间,在这段期间你就和‘大憨’忽郸在此潜心修炼等待我出关!”

    “是,少爷/主人!”小蝶/忽郸同时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