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之殇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战事急四方征兵(四)

    高明大闹完县衙之后,便又骑马赶回了自己的封地。他自是不知道他们的县长大人在他离去之后,在县衙的后堂是大发雷霆,连声说要上表弹劾他。当然,这位叫做张蒙的县长可不是真的要弹劾高明。一是这事他自觉得理亏,二呢,高明可是晋阳王家的女婿,别说王融王琰这两位朝廷三公,便是犍为太守也是人家夫人的亲叔叔。最后他只能在肚子里面连声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安慰自己。

    高明发泄了一通,心情不再是那般郁闷了。等他回到了封地,赫然发现自己家门口黑压压的一片,竟是杜畴已经将三百五十七人给凑齐了。

    “不错不错。”高明一边下马,将马匹交给了早已上前迎接上来的一名奴仆,一边心中暗赞道,“这杜畴办事果然利索。”

    他却是不知,杜畴完全就没用他说的什么给这些人一个月多少钱的军饷。在杜畴看来,服兵役天经地义。这打破传统的规矩可不是小事。这次若是给钱才能征兵,下次就还得给,以后就得次次给。只要一次不给,便没人来服兵役。他之所以这么快便征齐了人手,就仅仅是简单地让人骑着马在封地内绕了一圈,并大喊前十名每人奖励十个铜铢,后十名鞭笞十下。高明来到近前的时候,便看见一名男子趴在一块大石上,身后一名拿着鞭子的汉子正一边用手中的鞭子抽打他的脊背,一边数着数。

    趁着那边鞭刑未完的空隙,杜畴小声给他说了前后经过,听的高明是眉头紧皱。

    他内心直觉杜畴的方法是对的,可又看着对面那一张张麻木的脸,一个个松松垮垮的站姿,一个个如同乞丐一般的着装,他原本已经有些晴朗的心情又阴沉了起来。

    “怎么没有修士?”高明可是知道他封地内足有二十多户修士人家。

    “主公,”杜畴苦笑一声道:“修士怎么会和平民一般服兵役?咱们这小地方和上洛不同。上洛那边修士踊跃参军,那是可以在达官贵人面前表现。咱们这小地方,修士表现给谁看?他们都是坐在家中等着郡守县令登门征辟呢。”

    杜畴这话让高明一阵无语。

    你们修士享受着这个国家最好的资源,结果当州郡有难时,却让平民们冲在前面?更操蛋的是,这竟然是合法的,大晋的律法之中并没有一条指出这事它不对。

    这不碰到事情看不出来,一碰到事情,这大晋上下竟然处处都是问题,上到朝廷,下到每一户家庭。

    只是他现在没有时间来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未来世界之人,哪怕他不曾参军过,但也知道很多军事上面的最基本的常识。

    纪律,士气,这便是最最重要的两条。

    可看看这群乌合之众,这哪里有一丝纪律和士气可言。就这乌合之众,上了战场怕也是猪队友的水平。

    他抬起双臂,双手又往下压了压,口中大声道:“大家伙先盘膝坐下。”他原本想如自己军训那般喊稍息立正,可话到嘴边还是压回了肚子里面。

    看到这些麻木的平民慢慢都坐在地上之后,他又开口道:“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参服兵役。我知道,大家伙都不愿意服兵役,毕竟打仗就是要死人的。今天,大家伙就畅所欲言,都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服兵役?”

    他这句话一出口,别说下面坐着的众人,便是杜畴都目瞪口呆,心道这主公今天不会是吃错药了吧。士气只可以鼓,不能自己泄啊。这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再这么一泄,都不用别人打,自己就一溃千里了。

    看到众人都面面相觑而不说话,高明又开口道:“谁能说出一条,便奖励一枚铜铢。”高明现在已经知道,对于小门小户来说,一年整个一家人的花销绝对超不过五十枚铜铢。一枚铜铢虽然在他看来很是微不足道,可对于很多平民来说,尤其是这种偏远地区,这是非常难以挣到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明话音刚落,就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一名男子站起身来。虽然他因为紧张的全身都在发抖,可还是鼓起勇气道:“主君大人,我等平民上了战场在修士大人面前便如草芥一般,根本就无还手之力。朝廷虽然明典规定立功可以封赏,但以我等的能力,这立功是想都不敢想的。”

    “嗯,不错,上来领一个铜铢。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主君,小人唤作狗剩。”

    高明看这狗剩喜滋滋地从杜畴手上领了一枚铜铢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坐下后紧紧地握住那枚铜铢,笑道:“狗剩,可要藏好了,以后娶媳妇要用的。”

    众人听到这句,顿时“哄”地一声全都哄笑起来,气氛一下便活跃了起来。

    “主君大人,”有了狗剩的榜样,立时又有一个人站起身来说道:“我等平民在军队之中就是替修士大人分担火力的,吃的差自不必说,连吃饱饭都是奢望。每次只有要上战场时,才能吃上一顿饱饭。”

    “没人会在乎我们的死活,只有修士大人们的生死才是最关键的。”

    “别说甲胄什么的,便是武器都是最破烂的,有时候手上就只有一根木棍而已。”

    ……

    听完众人七嘴八舌的抱怨之后,高明又压了压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诸位,我高明既然受封为僰道亭侯,既然诸位已经是我的臣民,我自然会为大家负责。”高明一脸坚毅不紧不慢地开口大声说道:“为朝廷服兵役乃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去做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我们自己。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我想很多人已经知道了,现在流民在蜀地四处抢掠,虽说现在还远没到我们这里,可若是我们不做准备,不去服兵役,那万一哪天流民打过来,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大家刚才说的我都记在心中。我不管这大晋其它地方是怎么规定的,我今天在这里郑重宣布,凡我僰道侯国之民,每服兵役满一个月,便会得到十枚铜铢的军饷。死于战场者,抚恤金为二十枚银铢,并且他们家的子女优先入学。伤残者,日后永不服役并免去一切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