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之殇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战事急四方征兵(二)

    大晋的疆域基本上延续大周,大周的疆域基本上延续大商。大周之时,天下有十四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雍州、益州,荆州、交州、扬州、徐州,其中益州属于蜀商,交州属于东吴,扬州一部分属于吴,一部分属于周。荆州乃三家所分。等到大晋龙兴,重新将三国混同为一,又自益州分出宁州和梁州,自雍州和凉州分出秦州,自荆州分出湘州,自扬州分出江州,于是乎,天下共十九州。

    州下有诸侯国和郡,郡下有县,县下为乡,乡下是亭,亭下是里。里有里魁,民有什伍。什主十家,伍主五家。里魁乃主一百家。十里一亭,亭有亭长。高明听杜畴所说,大商之时,亭长属县都尉,有协助缉捕盗贼和训练民众之责。自郡县不再有兵之后,亭长便承望县丞。

    杜畴有言,当后商之世,大县户数万数以上称县令,不足万数称县长。诸侯所封称国,公主所封称汤沐邑。

    他看出高明的疑问,又道:“后商之世,人口之繁盛远胜今日。蜀郡当年高峰之时,户数足有四十多万户,而今蜀郡才五万多户。当然,算上分出去的cd国,还有一部分分到新都国的,这加起来不会超过十万户。犍为郡当年足有二十万户人家,如今只有一万多户。若是都按照后商时的制度,这天下就没有大县了。所以,现在的县长县令还都是依后商时期所称。咱们僰道就是属于小县。”

    “当年后商末年,因战乱死了这么多人?”高明当时是大惊失色。

    “哈哈哈哈。”杜畴闻言大笑道:“当然,后商末年天下大乱兵戈四起,死于战争者的确不可胜数。可也有很多小门小户生存不下去,主动入了大户做了奴仆。当年后商时期,普通的大户人家一般才四五十号人,而今一个普通的大户人家动辄数百,那些豪门更是成千上万。可在朝廷的统计之上,它也是一户,而不是数千户数万户。”

    说道这里,杜畴冷哼几声道:“主公你看,过去小门小户也是一户至少出一名男子,现在大门大户也是一户出一名男子。”

    其实不用杜畴说完,高明就完全明白了这种制度的弊端。这一瞬间,他脑海之中浮现了好多种历史上的兵制,什么府兵制,什么兵户制,什么八旗制,以及他穿越时那个世界全球最普遍的志愿兵役制度和全民兵役制度。

    大晋的这个制度吧。高明原本是第一时间本能地觉得肯定原始落后,可又一转念,却愕然发现,这可不就是全民兵役制度吗?

    按照他的历史知识,历史上的府兵制兵户制乃至八旗制,最终都证明了是落后的原始的。只有近代以后全球普遍的全民兵役和志愿兵役制度才是大势所趋。

    想到这里,高明一时间又是有些茫然。

    “为什么大家伙会逃避兵役呢?”这话他下意识一出口,就想打自己的嘴巴。

    “哼,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前商以来,能拜将封侯的才有几人?大部分都化作了那战场上的孤魂野鬼了。”

    高明好歹也在这个世界待了十几年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自是知道在这个世界,一般平民参军就没有什么军饷一说。一家之中有一个人服了兵役,便可以免除相应的税收,而且很多是父子子继,或是是当哥死了弟弟顶上。只是他以前听到这些就是笑笑而已,从来不觉得这一切和自己有啥关系。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这些,心中恍然大悟,难怪大户家的人口是越来越多奴仆是越来越多。他高明当年在上洛便是没服兵役。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是属于鸿都学院的杂役了。大晋这全民服兵役,小门小户根本躲不掉,除非进入了大户人家,哪怕是做了人家的奴仆也比这好多了。

    可笑他刚才听到杜畴说大户人数太多的第一反应便是把大户拆散不就行了?

    “杜先生,”高明这次不再随意开口了,沉吟之后方才说道:“大家不愿参军,无非就是两点。第一钱没给够,第二没有荣誉。”他原本还想说第三没有信仰,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他本来就啥都不信,对他那个世界的各种教派是嗤之以鼻。

    当然,他虽然不信宗教,可也是知道宗教的威力。有信仰的军队和没有信仰的军队绝对是两个概念。他之所以不说,只是急刻间想不出该弄出一个什么信仰出来?

    号称最先进的那个?的确犀利,可他真心不信。而且他穿越的时候,那个号称最先进的东西已经破产了。搞一个注定走不远的东西,高明自然是不愿意的。前人已经头碰南墙了,难道自己再碰一次。

    至于某教和某教,高明也是犯了难。他是无神论者,那时做宅男玩游戏之余,在网络世界一提及这两个教派便是抨击,现在突然间发现自己竟然考虑要用这个东西。

    这一刻,他悲哀地发现原来自己以前之所以抨击那两个教派,只是因为觉得人家对自己没用,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利益而已。而如今发现人家对自己有用了,自己便又不觉得人家面目可憎了。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自己成了统治者而不是**之后,就成了统治者思维了?

    杜畴看他脸上一阵阴晴不定的,很是纳闷。他怎么也想不到高明心中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斗争的内容更是和这个世界风马牛不相及。

    “钱给多少才叫给够?”他和高明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早已发现高明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主公,也是一个非常虚心非常愿意倾听别人的主公,这让他私下庆幸自己并没有看走眼,这种品质对于上位者来说非常非常的难得。所以,他什么话都敢在高明面前说起。“主公,先不说钱的事情。现在郡县都没有征募兵士的权力了,别说咱们一个小小的侯国。仅仅是现在流民作乱,州里这才移令郡县要求征兵。流民一旦讨平,这些兵士又得遣返。您如何给钱?这些军饷是上面统一定的。你给了,其他人怎么办?”

    老子管他其他人怎么办!高明本来就想的头疼,听到杜畴说了这么多的现实问题,更是一股无名之火在胸前之中迅速积聚起来,仿佛一个正在被吹大的气球一般,迅速鼓胀,怕是再不发泄,真要炸裂开来一般。

    “杜先生,就照我说的去做。咱们侯国三百五十七户,按照命令当须有三百五十七名兵士。你拟一个军饷标准,看一个月给多少铜铢可以吸引大家踊跃报名。”他现在也发现不能提荣誉了。就如杜畴所言,以大晋的制度,下面就不可能让你拥有军队。而让他入仕去做某个人的从事什么的,他自问干不了那种伺候人的活计。

    “咳咳,主公,州郡花名册上记录咱们的户数是四百户,咱们得出四百人。”杜畴提醒道。

    艹他妈的。这谁他妈的阴老子,老子心说吃一次亏捏着鼻子就认了,没想到这后续还没完没了了。

    “就三百五十七人。”高明怒道:“县长那里,我去和他说。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王八蛋他妈的占了老子的便宜。吃了我的,就得给我吐出来。”

    这老好人哪,当不得啊。高明这才算是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