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之殇
字体: 16 + -

第五十五章 一壶清茶论古今

    高明没想到堂堂的大晋司徒王融会亲自来这里见他,算来这才是他见到王融的第三面。这个人是他在这个世上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救了他两次性命的人。这个人是大人物,若是放在前世,以他宅男的身份,打死也不会想到能和一个国家如此高级别的官员有所交集。

    他内心激动,不是因为他见到了如此高级别的官员。在这个世界,他这些天经历的太多太多。他一直心中有些疑问想要当面问这个堂堂的大晋三公。

    “不必拘束。”王融依旧是骑着那头万年不变的小毛驴过来的,也不进屋,直接便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亲切招呼道:“来,小友,坐这边来。”

    接着他头一扭,对着屋内说了声:“芸儿还不帮太爷爷泡壶茶水过来。”

    躲在屋里的王天芸闻言赶紧一溜烟跑了出来,挽着王融的胳膊撒娇道:“我就知道太爷爷不会责罚我。”

    “责罚你那得让你老子来,你太爷爷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你们小辈的事情,我是没精力管了。”

    王天芸先是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高明,又看了看她太爷爷王融,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道:“我这就给太爷爷泡你最喜欢喝的云雾茶。”说完,又是一阵香风飘过,招呼念秋去打新鲜的泉水来煮。

    “这几天,这丫头在这里没打扰你修炼吧。”王融再开口却是拉起了家常。

    “应该是我打扰了大小姐才是。”高明倒不是客气,他住的地方是人家王家的屋子。

    “我听天赐说你和他聊天时,大谈统一考试什么的,能不能具体给老头我说一说。”

    高明闻言大为羞愧道:“小子见识浅陋,实在不敢在司徒面前班门弄斧。”

    王融听到他这句话,原本浑浊的眼睛一亮,他注意到高明话里并没有在司徒后面加大人二字。而且此人从他第一次将他救下之后,他就发现这人说话举止和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有所不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面对自己时,虽然也恭恭敬敬,但王融能感受到对方骨子里那种特别的态度。

    没有奴仆见到主人的畏惧和谄媚,不是下属见到上官的恭敬与讨好,就好比他也是和自己地位相当的朝廷三公一般。

    对,是平等。这人骨子里散发的对自己的态度正是平等。

    想通了这点,他兴趣更浓,他明白,对方身上肯定藏有天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一直是他想要探索的。当年他们竹林七贤在一起很多时候不是外人想象的讨论修炼事宜,恰恰相反,他们几乎不讨论修炼方面的事情,而是讨论哲学,讨论大道。最终他们七贤之中,有两个人位列三公,有两个人位列九卿。就这还不包括最为知名的天下公认的吉康和阮机两人。天下人都说,以他们两人的修为和见识,没能出任三公,实在是天下一大憾事。

    王融经常给家中子弟说:天下大道都是相通的。埋头苦练有时会适得其反,大道明,自身的修为也自然便如水到渠成一般水涨船高。

    这天外究竟还有没有天外?

    这世界是不是唯一?

    这人死后是否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这便是当年吉康在临死前问他们六人的三个问题。时至今日,他依然不能确定这天外是否还有天外,这人死和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看到高明恭敬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王融笑了笑继续道:“小友,前些年,我想要改革九品中正制,于是便推出了‘甲午制’,小友帮我看看有什么漏洞没有。”

    “甲午制?”高明他穿越来一直都在鸿都学院做杂役,压根没听说过这项制度。

    “甲就是代表天干,午代表地支。九品评定便如天干一般,可只有天干还不够,还得要用地支来配合,所以我把这项制度称为‘甲午制’。就是选官不仅要看九品评定,还得先试行。在地方或某个职位上干上三年,然后考其政绩再做评定,以此来定是否征用或是罢黜。如此天干地支便都有了。”

    高明听到王融这番话,不由对对面这个老人产生了深深地敬佩。难怪王天赐对他太爷爷推崇备至,人家一开口,高明哪怕听不大明白,但也清楚人家话里话外蕴含的深厚道理。他心中一动,挑自己可以说得上话的开口道:“这项改革要影响利益集团的利益,阻力肯定很大。”

    “哈哈,”王融听到他这句话捋着胡子大笑道:“好一个影响利益集团的利益。没错,这项措施在朝议时未能通过,朝廷上下一片反对之声。小友,若是换做你,你该如何实施?”

    高明心道这个我还真知道如何实施。昨天在王天赐面前吃了瘪,没想到竟然能在他太爷爷面前卖弄一二,高明内心不禁有些窃喜。

    “那小子就放肆了。”高明先是谦虚了一句,继而说道:“若是换做我来实施,肯定先不要在全国推广,而是先选一个县或是郡,先试点。实在不行,找一个诸侯国来试点。有了实效之后,形成一股正确的舆论,然后再拿到朝廷之上探讨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妙妙妙。”王融抚掌大笑道:“以点带面,循序渐进,这才是老成谋国的做法。看来倒是老头我那时操之过急了。”

    王融一番赞叹让高明也不由老脸微微一红,他这都是那个世界某个伟大政治家曾经用过的招数,他照搬了过来而已。

    “那小友你再说说看,若是甲午制先在一个地方试点实施,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官权力太大了。”高明心道反正已经卖弄了,也不在乎多卖弄一点后世的东西了,“得有制约和监督。”

    “哦,那不是便相互掣肘了吗?”王融是何等的见识,一句便直指这事的核心问题。

    “换成人民来监督不就没有掣肘这回事情了。”

    “人民监督?”王融听到这话兴趣更加浓厚,“立诽谤之木?评定品格绩效不由上面评定,而由人民评定?”

    “诽谤之木就不用立了。”高明接口道:“人手一票,多公平多公开。”

    “哦。”王融听到后眉头一皱,陷入了深思。良久开口道:“可人民大多是愚昧的啊。”

    高明听到王融这句,也是沉默不语。作为从那个世界穿越过来的他心里也清楚便是在那个早已记开始普选的世界,那些选举上来的各个政客真是各种各样的都有,便是连他自己都后悔过曾经把票投给某人过。

    他挠了挠头,再开口已经没有刚才的自信了。“我就是随口瞎说的,司徒不必太过当真。”

    “不,你说的很好。”王融郑重地开口道:“不必非要让全体人民都参与啊。修士参与即可。”

    听到这话,高明心中一惊:什么,有限的民主?

    他看着对面早已须发皆白的老人,终于有些理解为何这个老人能当世上如此大名这么多年。这见识学问,这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智慧,当真让高明佩服地五体投地。

    他这样看着王融,王融也那样看着他。

    王融心知对方身上肯定藏有天大的秘密,可他今日所获已经足够了,他不想捅破那层窗户纸。

    王天芸早已将煮好的云雾茶端来放在两人身前的石桌之上。她静静地站在院中的一棵大树旁边,就那么看着他们两人在那里说话聊天,心中对于高明的惊讶和好奇是急速增长。

    “这人和自己的年龄也差不了多少,竟然能和太爷爷这种人物相谈甚欢。当真是了不起。听说当年太爷爷在不到二十岁时便能和天下最著名的大宗师阮机相谈甚欢,难道这高明便是如太爷爷一般的天才吗?这种天才竟然还能对韩嫣用情如此之深,当真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好男人。”

    石桌前的那两位一老一少可没时间想王天芸在那如何想,就看王融沉默一会开口道:“原本今日过来想摆脱小友一件大事的,可小友身具如此大才,日后说不定要为这大晋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罢了罢了。今日相谈,老朽竟有了当年竹林之游的乐趣。幸哉幸哉。”

    王融说完这句,便就起身又骑上他那头毛驴,一步一摇地下了山去,只留下高明和王天芸二人站在门前眺望的身影。

    男的高大魁梧,女的俏丽动人,宛如一副美好的画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