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九重天之天地轮回
字体: 16 + -

第二章东皇偈语言成真

    子卿左手轻轻推开了房门,里面的陈设很是简单。一床、一桌、一茶壶,外加四张凳子而已。

    上首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持拂尘坐在床前,他须发银白,眉宇间威严更胜从前,和十年前相比道一真人容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修为倒是精进几分。

    子卿见师父双目微闭,抱着婴儿站在一旁不敢讨扰。良久,道一真人才开口道:“比为师预料的还早上一天,看来此番龙炎山一行,颇为顺利。”道一真人一边说一边摆了摆紫色长袍,慢慢从床上下来。

    子卿连忙回道:“龙炎山一向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魔族的人在那里作祟,不过大多修为低下,弟子已经将祸乱的魔族消灭,此行也算是比较顺利,我想他们一时间也不会再有所作为了。”

    道一真人微微点头,看着子卿手中的婴儿随意问起:“子卿,你手中婴儿是怎么回事?”

    见师父问起,子卿便将在万兽山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详尽道出。道一真人闻言凝神思索,心中不免疑虑万千。

    子卿见师傅眉锋暗锁,虽未露出不悦,但也深知师傅所虑,赶紧道:“当时弟子也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人命关天,弟子来不急禀报师门,便冒昧带回这男婴,还请师傅训斥。”

    太乙院门规严谨,从来不收留身份不明之人,而且未经师门长辈同意,门下弟子不得私下带陌生人上山。

    实际上不仅是太乙院,整个天圣九重天皆是如此,为了避免本派法决外流,对于门下弟子的身份来历都要详加考察。以防不怀好意之人觊觎本门法术,使法术外泄。

    天圣时有发生门派覆灭之事,很多就是因为法术外流,被仇家一一破解,以至招来灭门之祸。是故各门各派对招收弟子都是异常严格,对入门弟子的身份都要详加盘查,以免被有心之人有机可趁。

    道一真人语重心长道:“师傅并无责备你之意,只是你自小心地纯良,师傅就怕你被居心叵测之辈利用,毕竟以后太乙院还是要交给你们后辈,有时做事三思而行,你要知道感情用事,对修行是一大忌讳。”

    “弟子谨记师傅教诲。”子卿将怀中男婴抱起伸到师傅面前,兴奋道:“师傅,弟子无意之中发现这婴儿身上有个胎记好生奇怪。”

    “哦?我看看。“道一真人上前从子卿手中接过婴儿。

    饶是道一真人定力非凡,修为高深之辈,但当他看到这男婴身上的胎记时,脸色顿时铁青,身体颤抖,双手顿觉无力,手中的婴儿一滑溜从手中滑落。

    “师傅小心......”

    “嗖”的一声,一道青帘似长河泻地,眼疾手快的子卿长袖一卷接住了将要落地的男婴。

    “天煞——孤——魂”道一真人的声音中出现从未有过的艰涩和生硬。

    抱紧怀中婴儿,看着师傅从未有过的失态,而且隐隐听到师傅口中念道“天,魂”几字,但由于声音太过颤抖,倒是没有听得真切。

    “师傅,您这是怎么了?”

    从震惊中醒来道一真人急切道:“子卿,马上将你师伯和几位师叔请到太乙阁,说我有要事商议。”说完颤抖的双手从子卿手中重新接过男婴。

    见子卿依旧楞在原地,道一真人失常地呵斥道:“还不快去。”

    “是,弟子这就去。”

    “等等......”道一真人想想又沉重嘱咐道:“注意此事切勿伸张。”

    见师傅脸色出现从未有过的凝重,子卿心中虽满是疑问,但不敢多问,急忙退出去请几位师叔。

    太乙山人杰地灵,风景如画,有五峰,十洞,飞仙十二阁,流云十四楼等美景。每到落幕十分,山内就会看到飞阁流云的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太乙阁位列飞仙十二阁之首,位于太乙峰正西方,远远望去太乙阁楼顶飞檐挑角,巧夺天工,巍峨的太乙阁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在天宇中一般。近看太乙阁碧瓦红楹,雕梁画栋,宏伟轩昂,像一把宝剑高高耸立在山顶上,直插云霄。

    不过多时道玄,道鬼,道阳,道华,道灵五位长老先后来到太乙阁。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整个太乙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左壁是一副雄伟俊秀的泼墨山水画,淡看远山,细看秀水,笔势若飞若动,若往若来,透着某种神韵。

    右壁上篆刻二十目草书,字里间笔墨飞舞、龙骧豹变、每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险象丛生,却又妙在能险中扣稳,使字形没有歪斜软倒之嫌,而有玲珑飞动之姿。

    大殿的上方,摆放着一个古朴庄严的神坛,神坛前挂着一副肖像画,画中是一位风仙道骨的白衣老者,面如刀削,鼻直口方,一头白色长发披散在身后,无上威严震透纸背。

    五位长老匆匆赶到太乙阁,可是等了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也不见道一开口,只是跪在太乙祖师爷的画像前默默不语,更让人不解的是道一身边还有一个熟睡的婴儿。

    “咳咳......子卿,掌教师兄叫我等来此所为何事?为何半天了都,咳咳......一言不发,咳咳......”询问者身材矮小,背略微佝偻,而且说话时不停咳嗽,乍看之下倒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糟老头,不过此老者是几人中唯一精通神鬼莫测之术之人,玄号“道鬼”。

    子卿知道此事必定也那婴儿有关,却不知如何说起,只能含糊回应:“回师叔,师傅只是吩咐我将各位师伯师叔请来,并未说什么事。”

    “你这弟子怎么当地稀里糊涂的。”道鬼真人话语阴沉,语气显得有气无力,而且性情多变就像阴阳秘术一样诡异。门下弟子总会莫名其妙被这位师傅臭骂一顿,好在时间一长大家早以习以为常了。

    见问不出什么结果,转而对着身边的几人道:“你们说掌教师兄叫我们来此自己反倒不语了!”来回踱了几步,终于按耐不住:“我去问问。”

    玄鬼正要上前询问,却被一旁的道玄拦下。

    “鬼师弟,掌教自是有他的原因,我等稍安勿躁。”道玄中等身材国字脸,在众人中最为年长,也最早入门,师承上一代掌教残阳子,修为精深,见识广博,是太乙院的首席长老,连掌教道一真人也要称其一声“师兄”,鬼真人自是不敢拂逆。

    突然,道一真人缓缓开口道:“在远古时期有个神秘的部落,据说这个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某种奇异的神通,他们的族长更是具有掌控光明的力量。由于每次他们的出现都会留下:‘日出东方,皇者为尊’八个字,于是人们便称他们叫东皇一族。不过在数万年前东皇一族突然神秘消失,没有人知道缘由,迄今为止也踪迹难寻。不过从那以后世间留下这样一段预言。”

    “预言……”道玄神情一秉,“莫非是上古时期传流下来的那段灭世预言?”

    道一真人郑重点了点头,道玄顿感全身气血上涌,整个太乙阁似乎天旋地转。

    “咳咳...大师兄你这是怎么了?什么灭世预言?”玄鬼真人见大师兄神情异常连忙追问。

    “轮回逆转,阴阳变;三日凌空,天地乱;亘古苍穹,复混沌。天煞孤魂,天地诛。”短短二十八字,但每字每句都透着惊魂动魄之力。

    “轰!!!”

    突然一声惊雷,来的毫无征兆,紧接着一道闪电划过,将太乙阁四壁照的雪亮,顿时整个太乙阁弥漫一股阴森的气息。

    “师兄,这......这是什么意思?”其他几人纷纷追问。

    十息过后,道一真人才缓缓站起来,解释道:“据说当轮回逆转,阴阳错乱之时,三日必当凌空,到时天地动荡,世间万物均化为虚无,整个天圣将重归混沌。那时九重天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灭世浩劫,无论是无所不能的神,还是修为逆天的妖魔皆不可避免。而引发这一浩劫的是一个被天道遗弃的一缕孤魂,人们把他称为‘天煞孤魂’。”

    听到此处子卿才知道适才师傅口中所念的是“天煞孤魂”。

    “由于受天道诅咒这一生天煞孤魂都将孤苦无依,最终陪伴他的只是一缕孤魂。因此他的存在只会给人带来死亡,与他有牵联的人都将死于天命。”

    “啊?”众人听了道一真人的话久久没回过神来,子卿更是脸色铁青,心中突生不详:“莫非师傅所说的那个传说与今天带回来的婴儿有关?”一种不好的预感慢慢涌上心尖。

    道玄脸色惨然:“这次叫我等过来这,莫非与天煞孤魂有关?”

    道一真人唇齿发白,眉色紧锁,看了看怀中的婴儿道:“具我教的太乙真人录记载:天煞孤魂者,天残六魂三魄,一魂化魄,魂魄化形,乃天地不祥之兆。其中还记载,这天煞孤魂者身体上将会出现三阳连心的胎记。而今天子卿在万兽山救回婴儿的胸前正是如此。”说完道一真人将男婴胸前的胎记展示在众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