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九零
字体: 16 + -

第23章 老爸的腔调

    今天的气温超过38度,林默在外面站了一会就被晒得受不了了,做回车里吹起空调来。

    “小叔,给刘哥打个电话吧,让区里弄些盐开水太出来,这个气温别再中暑一两个,那就好玩了。而且还能提高区委的形象,一举两得。”林默不希望这个节骨眼上再出什么变故。

    大约20分钟过后,区委大门缓缓打开,林默看到是刘俊杰带着几个科员推着7、8个大水桶走了出来。

    “各位,今天气温很高,区委正在研究探讨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家先喝点水,高温天气,还是要防止中暑。”说着几个科员随着刘秘书把杯子一个个分给在场的人。

    没过多久,林默就看到老爸林国荣带着几个区委领导从大门里走出来。

    林国荣从大门一侧的民警手中接过喇叭,走到人群前面临时用桌子上。

    “各位,我是区委的林国荣,大家有的认识我,有的不认识我,这都不重要,既然大家来到这里,就是希望我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也是对我的信任。”林国荣也清楚今天就必须解决职工抗议的问题,不能把问题上升到市里,那样再想处理就麻烦了。

    林默看着台子上的老爸,不禁感叹:“还是老爸有腔调啊。”

    “各位今天既然来到这里,我就代表区委区政府,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要批准这次并购。大家都是大发厂的老职工了,最少也在大发厂工作一到两年了,厂里的情况不可能不了解,远的不说,今年除了过年的时候,恐怕到现在都还没发过工资吧?厂里有一直在负债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呢?卖不出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呢?因为我们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出现的偏差。与市场经济下的市场环境不符。所以我们的效益上不去。”林国荣说着也有些激动,当下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企业要谋求发展就要改革,不仅是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能再以计划经济的眼光看待现代化企业的经营。

    “区委乃至市委要面对全市上百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说实话,救不过来,拨款有限,人手有限,但是我们不能丢下大家不管,怎么办呢?只能从东南沿海城市学习经验,什么经验?国企改制!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更换企业的领导层,用更先进的理念,更优秀的人才才经营企业,才有机会让更多的企业起死回生。这样说大家能理解吗?”

    “林书记,我们懂,但是为什么听说我们要全部都下岗,厂子不再要我们了?”一个人高声问道。

    “这话传的就是子虚乌有了,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厂子既然被收购了,那原来的职工就不是国家工人了,当然要先下岗,但是我们既然是为了给大家找出路,当然不会让大家丢了饭碗。收购方会让大家参与培训,培训合格后会签订正式的雇佣合同,大家就是新公司的正式员工了。怎么会不要你们了呢?不要你们他买个厂子没人干活干看着吗?”

    林国荣话音刚落,下面一片笑声,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林默知道这还没完。

    “培训不合格呢?待遇呢?光说好听的,退休金怎么算?”有个人马上跳了出来。

    “培训不合格,也会签订临时合同,考核每个月一次,之前考核不合格的都可以重新申请进行考核,只要考核通过,一样是正式员工,至于待遇,信和公司承诺正式员工基础工资不低于1200元每月。至于其他福利待遇会根据考核评估的员工职级体系发放。我想大家应该都满意吧?”

    围观的人都震惊了,1200元是基础海州平均工资的两倍还多。信和公司打击都没听过,看起来实力很强啊。

    “不满意,我们要自己的厂子,要自己做主!”林默一看,果然是赵德钟跳出来了,好小子,就怕你猫着不出声呢。

    林国荣也皱起了眉头,信和给出的待遇,海州决找不出第二家来,这都不满意那就是故意找茬了。

    “赵德钟,你个龟孙子,你在采购部那么多年,捞了几十万,你当然看不得别人收购厂子。我还当你转性了要带大家来争取更好的待遇,原来是为了你自己!”这是林默安排的托在说话。

    “对,你是捞到钱了,待遇怎么样无所谓,我们可还要养家过日子,你不同意关我们什么事?说让你代表我们了,滚出去!”

    这个年代你想要鼓动职工和政府对着干哪里那么容易,大家都不傻,辛苦工作为了什么,家里的孩子老人,你指望大家为了你搭上待遇丰厚的工作?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倘若没有人开头,可能还真的让你混过了,只要有人质疑,而且还是针对一个劣迹斑斑的人,说的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赵德钟被赶出人群,林默知道这事儿已经稳了,就让几个拖里的两个人跟着赵德钟,自己和小叔开着车跟在后面。

    你既然做了初一,就不要怪我做十五了。

    赵德钟离开区委大门,绕了几圈,走进一个巷口,走到尽头,推开一个小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个小院,90年代的海州还没有大规模的住宅开发,有大量的老旧平房,很多人家里都有个小院子。

    赵德钟匆匆忙忙走进去,浑然没有发觉巷子拐角的地方有人跟着他。跟着赵德钟的人是魏明的手下王博,是个退伍兵,身手很不错。

    王博小心地走到赵德钟进门的地方,扒着一侧的墙头微微漏出头来向院子里面看去。

    院子不大,一只黑狗在墙角的阴凉处趴着,不停的吐着舌头,正对着院门是一间旧平房,还是老式的瓦房,从平方的木头窗户看进去,屋里大约有三四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赵德钟。

    王博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翻进隔壁的院子里,从这家的院子再慢慢爬上之前的屋顶上,他很怕发出声音被屋里的人发现,幸好8月份是海州最热的时候,知了在拼命的比谁叫的更响亮,还有屋子后窗上挂着的一体式空调的噪音掩盖了他爬行时产生的轻松声响,他趴在被晒得很烫的屋顶上,慢慢掀开一片烫手的瓦片,把耳朵靠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