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九零
字体: 16 + -

第16章 信和广场蓝图

    林默走进林国峰的办公室。

    魏明和齐天华正坐在沙发上和林国峰喝茶聊天,房间里开着空调更显得烟雾缭绕。

    “你们是要把这里烧了啊。”林默重生回来本以为可以摆脱香烟,现在闻到烟味还是勾起了他的烟瘾,谁他妈说抽烟是身体依赖来着,分明是精神依赖啊。

    “这不是你还没来嘛,快来这边做。”林国峰指了指自己身旁的位置。

    “小默也来一支?”魏明拿起桌上的中华,用手指磕出一支,递给林默。

    “我闻闻就好。”林默没有拒绝,却也没有把烟点着。

    “这位是齐天华,我之前和你提过的,天华承建就是他在做的。”林国峰待林默坐下,给他介绍道。

    齐天华这个人林默在前世就很熟悉,因为小叔的关系打过不少交到。天华承建属于海州中等的建筑公司,从安置房建设到住房装修,基本都在他的业务范围之内,因为工程质量比较好,在海州也是小有名气,不过相比华城置业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齐叔好。”林默和齐天华握了手才坐回区。

    “小默,你叔说今天有事要说,把我叫来,又不说是什么事情,老魏也不说,非说要等你来了才告诉我。”齐天华点燃手上的香烟。

    “这事儿还真得小默来说,你也别怪我不告诉你。”魏明笑着就别锅丢了出去。

    “齐叔你也不要怪魏叔不和你说,这个规矩是我一早就定下的。”林默组织了一下语言:“毕竟没有最终确认下来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四道街的大发造纸厂您应该知道吧?”

    “那个厂子都能臭出去5里地,我怎么会不知道?”

    “我会在一个月内整体收购大发厂。”林默淡然的说着,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齐天华有些懵然的看着林默,有些不太能接受一个不到20岁的少年在做这样一件事。

    “9月底之前,大发厂就要迁往东郊的新厂区,老厂区这块地,我准备开发一个商业广场,成为海州的第二个市中心。”林默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明白齐天华这样的人,要在一开始就震住他,之后在慢慢的让他了解自己的实力。

    “小默你的意思是我也能参与进来?”齐天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您这话说的,今天把您请来不就是要拉您入伙吗?”林默适时的丢出了橄榄枝。

    “我是很有兴趣的,能不能详细的说一下?”齐天华这两年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海州的高端建筑业务都被华城垄断,他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他一直想要从业务上寻求一些突破,现在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在眼前,他当然不愿错过。

    “大发厂迁移之后,老厂区的地块我会拿出来入股新公司,信和广场项目并入新公司。广场覆盖餐饮、娱乐、购物,在海州绝对是独一份,小叔,餐饮这块是你的老本行,魏叔,酒吧娱乐这块儿您得扛起来,购物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承建就要靠齐叔了。”

    “信和广场一旦建成,绝对可以对海州的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影响,四道街附近都是居民区,老长迁移之后我会对河道做治理,这样一来至少方圆3公里是可以覆盖到的。客流量上去了之后,形成海州第二市中心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大家都能看出来房地产行业在南方已经抬头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房价、低价都会大幅上升,我们目前体量还比较小,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项目锻炼一下队伍,商业广场这个项目我们在未来5-10年必然是要走遍全国的。大家想一下,以后不管我们走到哪一个城市,都可以见到我们的信和广场。这多有成绩感。”

    ......

    林默把商业广场的业务模式和建筑需求与几人详细的说了一下,又顺手给几人画了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饼。最近他又在原本计划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整个计划听起来更加油诱惑力,比前次和林国峰见面时说的更详细。

    林国峰和魏明听的在空调房里都又些脸色发红。

    齐天华明白机会来了,能不能突破华城在海州的布局,在业务上更进一步,就看这次能不能搭上林默这趟车了。

    “区里现在是什么意见?什么时候可以确定下来?”林国峰问道。

    “我昨天回来就和我爸说了这个事情,详细计划已经交给他了,今天区里会上会做讨论。具体结果我要到晚上才能知道。”林默看了一下表,继续说:“我们目前有5个合伙人,基本可以定下公司之后的股东就是我们5个人,但是四道街广场信和广场项目我们要稀释出30%来给区财政。这个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另外,我只出地,就不出钱了。对这些都没有疑问的话,小叔,明天就得麻烦您去吧公司注册了。”

    “公司叫什么名字?股份怎么划分?”林国峰还是让林默来起这个名字。

    “信和地产。股份我只要两成,其他的你们几人商量吧。”林默把早已想好的名字说了出来。

    魏明和齐天华看林默只要了两成股份,都送了口气,如果林默要更多,他们当然也不会反对,不由得对林默看的更高了。

    “行,这个事情我明天就去办。”

    “魏叔,齐叔,那你们就等我消息。”

    “好的。”两人齐声说。

    魏明和齐天华离开后,林默才对林国峰说到:“地产公司的事情,前面我把整体规划做好,后面的事情就要辛苦小叔你了,我可能要盯着纸厂的事情,精力上顾不过来。”

    “我会看着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沟通,公司总体出资要多少?”

    “不要低于500万。这笔钱是应急的,平时能不动就不要动,广场开工时可以联系农行贷款。不然以我们的资本撬不动这么大的项目。”林默知道地产一直都是重资本行业,通过贷款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并提高抗风险能力。

    “项目10月份必须动起来,我们时间很紧张,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开始做了,我会在近期先联系香江的设计公司来做整体建筑设计,小叔你要尽快让邵哥来一趟海州把这件事情定下来。”林默知道时间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紧迫的。

    90年代的中国遍地黄金,耽误的每一天都是浪费生命,他现在就希望前期的资本积累可以更加快一些,这样才能赶在很多世界大事上捞取好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