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山
字体: 16 + -

第51章 土方取汁

    第二天,听到文山回来的消息参与赌局的十几个年轻人都来了,还有四愣子,他也一瘸一拐地来了。

    他们找文山做主,想让他给出个主意怎么样才能把钱要回来。

    文山没有回答问题,看着四愣子问:“伤怎么样了?”

    “和他差不多,就是我身体好,没事了。”四愣子指着半依半靠,躺在炕上还下不了地的文水说。

    “那就好,以后还赌不赌了?”

    “不赌了,媳妇说再赌她就走。”四愣子和他媳妇没有结婚证,这走的意思相当于离婚。

    “那你们还赌不赌了?”文山问其他人。

    几个说不赌了,几个没有吭声,文山知道说不赌的那几个也是口不对心,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去赌。

    人性里有三样是天生的,一是性,因为繁衍,二是情,因为血缘,三是赌,因为冒险。

    人性里含有天生的冒险成分,有时候是被逼无奈的,为了生存,有时候是为了寻求刺激,瞬间的肾上腺激素过度分泌,让人得到愉悦,还有一种,也是较为高级的冒险,就是创造,创造财富,创造生活,创造其他人不敢想,不敢为的事业。

    文山知道自己也是冒险,和赌徒有相似的成分,不过他的冒险是相对比较高级的。

    单靠说教解决不了问题,受到教训就罢手的赌徒也少之又少,最有效的方法,是转移他们的兴趣,利用他们的闲置时间,而且还要冒险。

    家里和村里的变故让文山已经有了雏形的想法更加坚定,这个险,值得冒。

    “你们今天找我是想让我出个主意,把你们赌输的钱要回来,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们,我没有办法,不要认为别人出老千你们就不应该输这钱,那只能怪你们都高估了自己,以为自己就是最后一个赢家。”文山说。

    “可吴老二他们不是赌,是骗呀!”一个人说。

    “十赌九诈,你被诈了所以才会受骗,骗的是钱,诈的是心态,赌的是人性,如果把它们分开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没人能理解文山说的这番话,但知道了找他没用,于是都垂头丧气起来。

    “也别都这样,既然来了我和你们赌一次好不好?”文山笑着说。

    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兴奋之余都问赌什么,赌钱他们可没有,都输光了。

    “咱这次赌注大点,赌你们的将来。”

    秀水盛产水果,而且种植面积大,苹果、梨,桃、葡萄等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适应北方气候的所有品种,其中尤以苹果和梨最为著名,生产队时期村里有果树队,苹果和梨全部外销,那时它们叫“秀苹”和“秀梨”,是秀水的骄傲。

    生产队解体后水果也是村民们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撑,但随着疏于管理、品种老化等问题的产生这个秀水的主要产业也是日薄西山,越来越不景气,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水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口味也越来越刁,苹果和梨这两样最最常见的品种也最不受待见,价格是一落再落,如今曾经做为秀水骄傲的苹果和梨只能卖到两三角钱一斤,年产万斤家庭的年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元。

    开矿是来钱快,但那是天赐的,挖完就没了,而大自然给予秀水的最大恩赐是群山,这些大山孕育的精华是取之不竭的,它们年年生年年长,供养着这里的人家。

    水果的滞销和价格的低廉让文山想到了一个法子,就是把它们制成罐头,然而这个念头在火车上时就被他自己否定了,罐头还属于奢侈品,用量不大,维持温饱可以,想发展有点难。

    那就制成饮料,人们像喝水似的喝果汁制成的饮料!

    这个念头一出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国外的果汁饮料他见过,宾馆里就有,但没喝过,因为太贵,而如今还没见过国产的果汁饮料,在人们的记忆里,国产饮料还停留在汽水这一唯一的饮料上面,但那是由水勾兑的,与果汁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文山的冒险计划,没有可以借鉴参考的东西,他还不具备到国外考察的实力,一切靠自己动手,或许成功,或许失败。

    “怎么样,有没有愿意和我赌的?”文山问大家。

    大家窃窃私语,但大多认为不靠谱,像苹果水他们都喝过,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喝,甚至还有点涩,再说一堆水果能挤出的汁还不到一杯,这不是糟蹋东西么?

    讨论了半天也没几个人赞成,认为这不太可行,果树的种植少说也有几百年,不应该没有人想到过这个,大概原因还是行不通。

    “行得通行不通我们先试试,罐头没出来之前还没人知道可以做成罐头,你们家的苹果掉到地上都不捡,为什么,因为便宜,赌一把怎么了,起码不会倾家荡产。”文山说。

    “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们拿自家的水果做赌注,赢的话就是几倍的利润?”张六子问。

    他是三句话离不开本行,但这样也简单明了,谁都听得懂。

    本来文山完全可以收购秀水的水果,七八万块钱作为前期投入的费用也能用一阵,但被文水输光了,如今他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并且这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同时存在的方法也正好可以让他们的兴趣转移,利用他们的闲置时间,这是双赢,如果说昨天他还没想到,今天在他们进门的那一瞬间他想到了。

    “就是这样,六子说得对。”文山回答,至始至终文山也没拆穿张六子的把戏,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那我干,我那有五千多斤苹果和梨。”张六子说,他家承包的是原先果树队的果树园,除了原先文家的水果,他们家是最好的。

    文山也没想到第一个响应的会是张六子,看来给人留一线还是对的,或许自己也会受益。

    赌徒们的心思也很奇怪,如果你让他冒很小的风险甚至不冒风险去赚很少的钱他不干,但要是冒很大的风险,就算是倾家荡产只要有可能换取巨额的收益时他反而跃跃欲试,兴奋不已,这就是赌性,也是人的天性。

    “我也干,但我没那么多,我只有两千多斤。”四愣子说,还举起了手。

    这些人家里都有果园,但大小不一,有的说话不算还需要回家商量,文山一一应允,他预计第一批用于产汁的水果数量应该能超过万斤。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一共有九家愿意,除了张六子和四愣子,还有另外七家,总量将近一万五千斤,其中苹果八千斤,超过了一半,梨四千斤,桃两千斤,李子、杏、葡萄、山楂等差不多一千斤,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

    文山用的是土办法,这个办法家家都会,所以也不用特别指导,也不需要什么机械设备,只要有大缸就行,其余的由他准备。

    李子等杂果被刨除在外,先期以苹果、梨和桃做为试验,每一家把这三样水果从地窖中搬出,放到院子里,就这么放着,目的只有一个——冻!

    冻苹果、冻梨在秀水稀松平常,每到冬天的时候家家都有,冻好后想吃的话拿一盆冷水一沁,不长时间苹果和梨就化开了,这时你拿出来一咬,汁液满嘴,甜得发腻。

    原来文山不是挤果汁或者是榨果汁,他是沁果汁。

    挤出来的果汁发涩,水还少,榨出来的连皮带肉,喝着口感不好,而沁出来的果汁自然、甘甜,几乎包含了水果的全部精华。

    如今把大盆换成大缸既可,沁完一批再换一批,然后拿到锅里去煮,让汁液出来,舀出来后就是半成品,因为还要配料。

    之所以初次就用一万五千斤做实验,是因为这个配料过程要经过无数次试验,而这一万五千斤的水果只能出三分之一的汁液,也就是五千多斤,很大一部分在煮的过程中挥发掉了。

    五千多斤,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也就两立方米的体积,用半人高的大缸装才装了八大缸。

    本来应该能够装满十大缸的,但桃子的试验失败了,汁液没有出来,煮成了桃粥,看来这个法子对桃子不可行。

    只剩下苹果和梨,文山开始配料,容器从汤匙、酒盅、饭勺、玻璃杯、小碗、大碗、水瓢直到大盆,添加剂除了蔗糖还有香精、食用色素等,就是没有水,因为在煮的过程中已经加了少量的水,他认为足够了。

    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是太甜就是口感不好,转眼已经到了十二月底,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但文山还是没有成功。

    这天文山把已经在水瓢里结成碎冰块的果汁放在热水盆里温化,一不小心热水流了进来,他赶忙把水瓢取出,稍凉后他喝了一口,顿觉果味鲜美,口感极好。

    没有什么复杂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或失误中被创造出来的,前提是,你经过了上百次、上千次乃至万次的试验。

    文山恍然大悟,他忽略的是最简单的东西,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