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个
字体: 16 + -

第1章 前文

    华夏文明,经历几千年历史沉淀,多少朝代,涌现出一个个青史留名的大能人物,其中,最神秘的,应属于道术。

    “道术”一词,源于《庄子·天下篇》中的“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道教中人也有称“仙术”的。道教中人常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就是说“道”寓于“术”,行术就是演道之意

    说到道术,不得不说的是道教,历史中,“道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来教化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的专称。

    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的宗教。

    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尊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后来又演变成三位一体的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须深详;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奉《老子》、《庄子》为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的影响。

    各位看官要问了,以上的东西和本书有什么关系吗?

    答案是,没有一点关系。

    哈哈,非是本人调侃各位,只是想找点资料来让各位对于道教多点了解,也能更好的对本文有个铺垫。

    因为现在说的道术也好,道法也好,都是经过几千年各种术和法的糅合而成。并非原本的道家学说,可以说道就是集各家之大成,内容包罗万象,现在本人就以此书来说点我的经历,其中有什么和现在的知识有冲突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废话不多说,各位看官,请开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