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流年永恒的友谊
字体: 16 + -

第60章 劳动所得的回报(下)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比较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来买药,生意总是特别兴隆,从不愁销路。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梨子,你猜猜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想想。”“你可要仔细想想哟!”“我觉得第一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第二个故事我认为是想告诉我们要学会从两方面考虑事情,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空间;至于第三个嘛,我认为是想告诉我们要学会变通,但不要用违背社会道德的手段去赚取利益。”“唉!看来你还是想到了一点点,我哥哥说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不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进。”“原来是这样啊!以后我一定要诚实守信,灵活变通,不断改进,创新突破!”“我相信你!那我再给你讲一个吧!”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的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的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他们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梨子,你说说看,这个故事又想表达什么呢?”“我虽然没听懂这个故事究竟在讲什么,不过在我看来,我们应该要有真本事,不能蒙混过关。”“想不到你这么牛!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说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读书,努力学习,给自己一个好的将来!”“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好,携手共进!”二人击掌为誓,对接下来的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此以后将会朝气蓬勃......

    “红军二哥,你还有其他故事吗?”“当然还有,要不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好啊,好啊!”

    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有一天这个画家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齐王不禁问道:“为什么呢?”“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哪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哇塞!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哟?”“讲画画啊!”“可是为什么狗和马最难画啊?”“因为人们都见过,所以你很容易画错啊!”“正是因为人们都见过,所以画家也应该很熟悉啊,那怎么还会画错?”“就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才容易出错啊!”“可是韦老师说过熟能生巧啊!再说了画家都没见过鬼他怎么能画出来?”“正是因为都没见过,所以画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那好吧!”“在我看来,画家的高论证明:如果没有具体的客观标准,就会容易使人“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唯心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唯物论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什么叫唯心论?什么又叫唯物论?”“我也不能跟你讲得很清楚,以后你们也会学习到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唯心论和唯物论了。”“那好吧!”

    整个下午,梨子和红军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当中,二人有的一拍即合,而有的内容则争辩不休,正所谓:有讨论才有前进的空间。临近傍晚,梨子的伯伯开始做饭了,而红军自然而然就会去帮忙,留下梨子一个人在外面,而梨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明天去找他的小伙伴玩耍,和他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梨子,吃饭了。”梨子走进伯伯家,和奶奶一起坐在桌子旁,他们四人又一起吃起了晚餐,喝着伯伯煮的花生稀饭粥,梨子心里增添了一丝想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