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干无痕
字体: 16 + -

第33章 之无奈痛苦之(十八)

    过了“十一”,粮食局有了大的变动。先是基层企业有十三名老领到导退出了领导岗位,提拔了十一名年轻干部。粮食企业的基层干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相对稳定了。再就是粮食局内设机构有了变动,将农村购销科、议价经营科、企管合并为综合业务科。田威从秘书科主任的位置下来,到综合业务科当科长,刘威从财会科出来到综合科做企管工作。

    十一月,县委组织部的任命通知下来了。茂祥局长原是局长兼党委书记,现在只任党委书记,局长由蒋上飞担任。如此一来,将呼声最高,要来粮食局的工业局史局长,挤没了。如果上飞没有出事的话,原本是接茂祥局长位的。现在,只好这么过渡一下了。也算是成全了茂祥局长。真是命中造化啊。

    全县共有一百零七人做了调整和变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人之一。外国人常说中国人缺少幽默感,就如同他们不了解中国人一样。中国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对待问题的方法,所有外来的东西,或说是文化,都能被中国人借鉴和吸收,并发扬光大。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是以礼待人的,讲究的是礼字。礼字里蓄藏着涵蓄,这个涵蓄是很讲究的,有着很深奥的哲理。它比幽默来的文雅和高明。同样的目的,幽默来的直接,而涵蓄则显的不失礼字。

    中国古代的圣贤,都是大哲学家,他们传的道,都很涵蓄。孔子圣人讲究礼,以仁礼治天下。而同时又讲究法,违礼则施法。你能说严酷的法里不含有温柔的礼吗?同样,你能说仁慈的礼字后面,不是冷酷的法吗?这就是中国人的涵蓄。

    当官的向下属要钱,不说要钱,说借钱。没有钱,不说没钱,说不凑手。行贿不说行贿,说是感情投资。这一套套的,让幽默的外国人直摇头,说是不可思议。进而说是中国的事难办。难办吗?是你不了解他们。但君子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心有灵犀一点通。你知,我知。心照不宣。你说涵蓄是不是要比幽默来的文明和高雅。我们是文明的社会嘛。

    国人也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共产党员首先是无神论者,但现今各地修建的庙宇、道观,烧香拜佛的比比皆是。不知意味着什么?

    粮食局是个风水宝地,在这当官的,都能发大财。这是那年有个瞎子相看的。他让每一位局长都深信不疑。自那年瞎子相看后,便在局办公楼后的正南面,修建了一个蓄水池。每年都放养着不少的红鲤鱼和各种观赏鱼。鲤鱼有鱼跃龙门之兆。可奇怪的是,每一位局长在这都做到了头。在仕途上,都走到尽头了。瞎子说:这是宝财地。

    风水轮流转,今年我坐庄。看粮食局蓄水池的变化,你就能知道粮食局局长的更迭。自那年老鞠局长开始修起,池子是个长方形的,象个游泳池,放养着不少鱼。第二任牛局长时,又花钱把蓄水池改建成一个椭圆形的,并在池中间,垒起个猴山,也放养着鱼。到茂祥局长时,又把水池改为正方形的了。拆掉了猴山,在池中间安放了一个精心制作的大盆景。周围安装了喷水设施。在池子外,摆放二圈各类花草树木,喷水时尉尉壮观。

    茂祥局长对玄学是深信不疑的,对《易经》颇有心得。在修建蓄水池时,又将全局的办公室,全部整修一遍。把原先的软间壁打开,从新垒砌隔音防火的间壁。把各屋的天棚,用石膏线装成四四方方的正方形。大有取其天方地圆、改天换人之说。怪不的连水池都修成正方形的了。

    这回轮到蒋上飞局长了。

    蒋局长在这些局长中,岁数最小,也就意味着在位时间最长。基础是最主要的,他深信不疑。天以被茂祥局长修过了。现在,茂祥仍是正局级的党委书记。天是不能换了,那就换地吧。

    蒋局长上任后,马上对全局的部署设施进行了规划。首先把保护较好的、淡绿色的地面瓷砖刨掉,换上天然的大理石块。楼后的蓄水池,要重新修建。这个是千万不能马虎的。蒋局长亲自设计出梅花瓣形的蓄水池。这个形状比较复杂。最主要的是各衔接处的防水问题,要处理好,以防漏水。要防止漏水,在北方的关键是要防冻。这样,基建队的选择就要慎重。蒋局长在局务会议上,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办公室钱主任。

    蒋局长把今天晚上的活动全推掉了。原因是杏天坞的夏局长打来电话,说今晚有事找他。晚上正好有个饭局,上飞是好说歹说算是推辞掉了。

    夏局长可是蒋局长的老领导了。是夏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蒋局长。蒋局长在仕途上有今天,全是夏局长的功劳。这是莫大的恩情。夏局长找,就是有一万件急需要办的事,也得往后拖拖,一定要赴夏局长之约。

    中国人是讲究: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的。一个饭局有什么稀罕的。

    傍晚的时候,来蒋局长家的不是夏局长。是夏局长的一个外甥。是一个靠二包打工的农村小包工头。姓纪。蒋局长在夏局长家见过面,所以认识。

    小纪拿出了夏局长给蒋局长的信,意思是粮食系统今后有什么基建活的话,请多多关照了。

    蒋局长是不能慢待小纪的。情,这种东西是自己品味的。义,却是靠别人传播的,借别人的嘴,说自己够得上讲究义字的。情义无价啊。

    “粮食系统这些年的基建活,老了。可到我这,一点机会和场地都没给我留。”蒋局长笑着解释说:“你看,围墙、水泥晾台、办公楼、住宅楼、旧设施翻新、连门跺都修个遍。这些东西,一挺就是十几年,索局长也够细心的了,连点汤都没给我留。”蒋局长表示了无奈。

    基建这活挣钱。尤其是粮库里的基建活。技术水平要求低,拉出一伙人,有力气就行。这些年,粮库里的基建活,让人盯得死死的。从天棚到地面,从屋到墙面,从操场到大门,全让人干遍了。上来一个头,首先抓的就是基建规划。也真成全了不少人。

    上飞不也是吗?

    “我听说局里要铺地面,换门窗,修水池什么的。所以过来问一问。”小纪笑着说道。显然,他对此事已了然再胸了。才让舅舅写条子过来找的。

    “这点小活你能干吗?”上飞问道。明显没吐口。基建活的回扣,涉及到钱的问题。这是心照不宣的事。现在的回扣,就是俩人合伙的买卖。钱怎么办?

    “有活就比没活干强。再说,干一点,就够一年挣的了。我舅舅让我告诉你说:钱不是一个人挣的,有钱大家花。我也不会说啥,我想就按基建造价的百分之十给你个人。下次粮食系统的活,你多关照我就行了。”小纪直接了当的说道。

    钱嘛!当面君子,背后小人。这次赔挣不算啥,只要靠住粮食系统这棵大树,钱,有的是机会去挣的。

    “选择基建队的事,我安排给办公室的钱主任了。你跟他先谈谈。我最后定舵,这样好些。”上飞是多么的精明啊,见小纪话说到那种地步,明显是夏局长点拨的。那还有什么说的。干这些事,就得是自家人。他谨慎地点拨着。

    “我从他那过来的,我和他说完了。”既然蒋局长同意了,说出来也就无防了。今后办事,还算是个照应。小纪想。

    是小纪提醒了上飞。茂祥局长把办公楼里的木制窗户,全换上了铝合金的了,可门没换。这次就手把门换了。蒋局长想。

    “门怎么个修法?”上飞先征求小纪的意见。

    “现在比较高雅的是仿古包门。我手下有两个木匠。专做这个。”小纪说。

    “行,也不差十几个门了。就做仿古包门。”蒋局长下了决心。“不过,钱主任那面,你还得做好工作,有些事,需他去处理的。”上飞说。

    “他那面没事。”小纪告辞走了。

    钱主任也揣上了大哥大,而且是最先进的诺基亚。局长的大哥大,都是用公款给配的,为了方便工作。钱主任的诺基亚,绝对不是用公款买的。

    十一月中旬,所有工程全部结束。工程决算总造价三十七万,带点零头。其中:修建蓄水池造价十四万元。为这个风水池,先后扔进去了四十多万元了。

    岁尾是忙碌的。年初县局与各基层单位签定的承包合同,到了兑现的时候。检查和验收合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是财务审计和综合业务科的主要工作。审计科年终任务很忙,抽不出人来。刘威是干过审计的,这次又负责企管验收,所以,刘威一个人就可以了。由负责综合业务科的王黄玉林局长和田威科长加刘威三人成立了验收领导小组,到各基层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到了结尾阶段。

    这天,在从乡下返回县城的路上,黄玉林局长说:“三人成虎啊,刘威,我说话,你别生气,你从财会科出来,到综合业务科来,我是捏着鼻子接受了。我听别的局长说了你不少的不好的话,弄的各科都不愿意要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你为人和业务不行。也不知道你到底得罪了谁,这二十几天的检查工作和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我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你这人就是话少。业务上,我看你比那些人都强。从你设计这张考核表,就能说明问题。是不是田科长?”

    “黄局长你说对了。刘威是八十年代初的学校毕业生,在校也是风云人物。现在的事啊,很难说的。你交一百个没用的人,等于没交人,你得罪一个有权利、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就够你受一辈子的。这不明摆着的例子吗?”田威说。

    刘威能说什么呢?士为知己者死。局长能当面坦白对自己的看法,决没有奉承你的必要。刘威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我说,你那咱多于上公司去。老老实实干你的审计,是不是现在也能提了个科长,也不能得罪别人了。”黄玉林显得很无奈的说道。

    “就刘威的水平来说,这些年青的,没一个能赶上刘威的。在这,我也用不着奉承他。但他这人也有缺点,什么事都好偏激,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这那行啊。现实社会就这样,用你你就行,不用你你就不行,你不能意气用事,要想得开才行。黄局长,我准备培养培养刘威,让他多干点。”田威请示着玉林局长说。

    “行。我也有意让刘威多干点。老江五十多了,也没几天干头了,我想让刘威接老江那摊。这样负责企管,又管全县的农村政策,业务量挺大。刘威多干点,别有想法。”玉林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多谢局长。你放心,我保证多学习,做好工作”刘威从内心里感谢局长。

    “好,刘威。你多干点,给大家一个证实不说,将来粮食局减编减员的话,也是本着在编在岗的,你守着两摊,保证没什么问题。”黄玉林希望刘威能理解他们的苦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机构不论大小,用人都是一个准则,一套法脉。茂祥局长下台前,把所有的位置都排满了。上飞上台后,没作什么大的变动。只是对局机关的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整。将茂祥局长的四梁八柱劝退二线了

    茂祥在位时,重用三名年龄都在五十五岁以上的老科长。这在全县机关单位里,也是不多见的。蒋局长上任后,将五十五岁以上的孙富国、包徵、张太安三人以岁数大,让年青人多锻炼锻炼为由,劝他们离任退养二线。提拔二名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担任副科长。将三名副科长提升半格,任科长,主持工作。

    提拔起来的,自是满心欢喜,而下去的却是满腹牢骚。颇有微词:这什么年头了?还讲什么二线?多大的级别还设个二线科长?戏弄人呢?

    最后,蒋局长以所有的福利待遇、工资级别、年终奖金和在任科长一样,只是希望他们给年青人一个机会。这才罢了。但私下里也是说三道四的,什么上货不上货的。说归说,事实没谁能改变。

    联系我们群体的纽带,一个是血缘的亲情,再就是利益了。利益能把一切相关和不相关的人,团结在一起。利益的均衡,能带来团结、平和的团体气氛。不平衡的利益,就会爆发为挣夺利益的斗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