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挥岁月
字体: 16 + -

第三章 裙带关系与新老交替

    《军中绿花》我想大家都听过吧?

    这首歌,初中军训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高中军训,大学军训,也一直是教官的必教曲目,可是只有在这里,在部队,我才真正明白这首歌的含义。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

    外边白雪皑皑,一个连里边一百多人,一起在屋子里合唱这首歌,我想,个中滋味,每个当过兵的人,都应该知道。

    新兵连过半,我们也迎来了在部队的第一个新年。

    每个在外的游子都了解,这种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无论你是在外当兵,经商,打工。只不过每个人表现的不同而已。

    比如我面前的这群人,大年二十九这天,一起窝在洗漱间里,每个人抱着部队的插卡电话,有的或哭或笑,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开始感慨人生,我呢,这三个都有吧。

    在部队的大年三十,确实不太好过,不过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无论好过不好过,都会推着你往前走,直到你想起来的时候,不再计较苦与乐,只是一段经历而已。

    思想教育随着时间慢慢减少,训练量只增不减,我们离下连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下连,是对于新兵来说,比较悲伤的一个词,虽然相处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荣辱与共的感觉要比同学情来的更浓烈,而下连,所有的事情都是未知的,朝夕相处的战友没有人会说一定会在一起。

    只有我知道,我会留在这个地方,大家都会走,为了留在这里,家里还付出了三千大洋。

    新兵连的日子,我和班长的关系从最初的看不惯到最后的最喜欢,感情很好,我不想离开班长和我的战友,四个月的日子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我要考学,所以需要听从家里的安排,留在一个更适合的岗位,考学,是对于家里来说,我当兵的全部意义。

    就这样,我成了班里唯一留在教导队的人,没有跟着班长一起下连队,而是留在这个熟悉环境陌生人的地方,教导大队下属十中队,离别一样很伤感,而在部队这种地方,这种离别又很普遍,有一句话说得好,‘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说的就是我们。

    有人会好奇,三千块钱给了谁?就是我面前这个黑黑的,身高还不及我鼻梁的老军官。

    这个人是我们教导大队的大队长,巩金才,蒙古人,今年四十二岁,比我爸小两岁,可不要因为他的身高和长相而小看他,他是我们新兵训练的总教官,我曾亲眼见过他表演擒敌拳,因为一位年轻班长带兵不利,亲自上前演示,一个侧踹,脚直接抬到了那个班长的头上!不凭借家庭,不凭借背景,完全凭借军事素质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老兵,正营级,二杠二。

    凭我自己这个小新兵蛋子,当然没资格跟他搭话,是家里动用了一些关系。

    刚刚下连,我就被他的通信兵叫到办公室,此时他正严肃的看着我,问道“你就是李文景?”

    我敬了一个军礼,朗声回答道“是的,大队长!”

    “新兵连结束了,你就留在十中队吧。”他没有在跟我多废话,一句话把我打发走,当初也是他一句话,决定了我的去留,三千块钱,也落入了他的腰包。

    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一集不落的看完了,倒是很有共鸣,这也是部队领导层办事的一个缩影啊!在部队流传着一句话“给我拿瓶酒,你就可以走,再来两条烟,能多呆两天。”这句话,是部队形容找领导请假的一句顺口溜,由此可见一斑。

    在部队,任何想要逾越规则的东西,都是要花钱的!请假,调动,换岗位,换环境,学习,这些统统都是。

    举个例子,哈市来到齐市当兵的二十个人中,六个人的体重超标,还有七个近视眼,这些对于入伍的规则来说,都是不允许的,可是我们都来了,为什么?我想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平均两万块钱一个人入伍,至于钱到了谁的手,那就各有不同了,裙带关系的社会,你是谁的‘裙带’,钱就到了哪里。

    难道当兵就非要花钱么?当然不是,可以不花钱的,那地方呢?至少横跨一个省,xj,xc,gs,你去么?退伍后我曾了解到,有的人自愿报了xc的武警,武装部部长派人去家里亲自迎接入伍,生怕反悔!

    这就是当兵的行情,对于哈市来说,齐市在本省,地理位置近,天气环境差不多,所以非常抢手,自然就需要多点‘意思’。

    闲话不多说,说说我的下连生活吧!

    与新兵连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要开始跟老兵接触了,就是这些比我们早当一年的‘两道杠’把所有刚刚下连的新兵和老兵全部打散,重新分班,混在一起。

    部队中的新老交融,任何人应该都听说过各种版本,每个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欺负与被欺负,其实不然。

    部队的老兵,从性格上分,有两种。

    第一种,他知道新兵被老兵欺负,玩弄的痛苦,深知同样的痛苦不要再强加到下一届的身上,这种老兵都会比较和善,也比较好相处,只要你不去强行忤逆他的意思,还是可以相处的很融洽的。

    第二种,占少数,却每届都有,他一样知道新兵被老兵欺负,玩弄的痛苦,而今,他终于站起来了,可以肆意的欺负新兵了,这种成就感,对他们来说舒服,这种人,每届都有。“新兵下连,老兵过年”说的,就是这一类人。

    第一种,存在的意义,是相处,第二种,存在的意义,是震慑,两种老兵缺一不可,维持着部队新老交替中可怕的平衡。

    对我们新兵来说,难伺候的,不是第一种类型,而是第二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