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惜三国
字体: 16 + -

第2章 袁氏门生豪便天下,阿瞒巧计阴险微露

    说到三国人物,即便没完整看过小说的人,也都会知道曹操与袁绍。毕竟官渡之战太过于盛名。

    古代也是有高干子弟这一说法的,比如袁绍和曹操。不过曹操应该比袁绍低着一等,毕竟是宦官之孙。连他自己都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善哉行》)

    话说曹袁二人年幼,富家子弟,不学无数。估计整日也就溜溜鸟,斗斗蛐蛐。换做今日,说不定也有个什么主播嫩模之类的桃色新闻。毕竟阿瞒好色世人皆知,比如著名的铜雀台。据非文学类历史记载(史书也未必是史诗,故此说),阿瞒还抢过关羽看上的一个少妇,此是后话。

    再好玩的东西玩多了也是会腻的。有一天,阿瞒和本初百无聊赖,正在亭子闲聊。

    本初:“阿瞒,闲来无事,去听听曲子如何?”

    “听曲有什么意思,我知道今夜有一家喜事,不如我们去偷新娘如何?”

    本初:“颇为新奇,甚是妙哉。”

    于是一行人便琢磨着干起了坏事。也许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也未必不成大事。

    根据当时的风俗,在新郎官入门之前,新娘或许应该是独自一人呆在闺房。他们二人想找打听新娘确切位置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不巧的是由于年少紧张,偷新娘的时候动作不够利索,动作慢了些。迎亲团队已到了门口,三人大惊失色慌忙逃窜。一起干这坏事的除了本初和阿瞒以外,还有一个好友叫做许攸。许攸阿瞒偏瘦,从灌木丛里钻了过去,本初卡在了中间。

    此时阿瞒突然变作无事人一般,指着本初大喊,“偷妻贼在此!”

    许攸聪慧,料定这是阿瞒的弃卒保帅之举,至少能保住两个人,不亏。

    本初虽是豪门,但此时对方人数众多,自己也是初次经历大场面,低头认错,“在下袁本初,年幼无知,再加上饮酒少许,做出比下作之举,愿诸位恕罪。”说完便深深鞠了一躬。

    众人耳语,片刻,新郎:既已喝酒,现又认错,就此作罢。只愿将来兄台,做一有德之主。”

    本初再次拜谢之后,不理阿瞒,独自回府。

    许攸与阿瞒同行时,看到了藏在皮肤之下隐隐的笑意。顿悟,阿瞒之举,和舍少保众相比,也许更为下作,仅仅是自私又想调侃本初而已,试探到,“阿瞒,我们一起决定干了此事,如今本初一人抗下罪责,实在过意不去。你也看到了,本初愤愤离去。我们明日登门道歉如何?”

    “一人抗下罪责?”阿瞒大笑,“你果真认为抗下罪责的人是袁本初?”

    “你我当时都在场,不是他还能是谁?反倒是你,不讲情义,陷害本初。

    “许攸,你天资聪慧,怎会连这都看不明白?”阿瞒似乎在为自己辩解,“本初当时,道歉不先道歉,反而说出自己叫袁本初。而那新郎,放了我们便放了我们,却最后又说一句做一有德之主,还不明了?”

    许攸不知是真傻,还是心里对曹操抵触,“这又如何?”

    “世人谁人不知袁氏家族几世豪门?本初先报名号是为了大事化小,新郎最后一句做有德之主是为了卖个人情,日后好有个照应。而本初愤愤离去,仅是脸上挂不住罢了。”

    许攸听得阿瞒这一解释,不仅没有理解阿瞒,反而觉得这人心计甚多。而对于敢于担当的袁绍,反而增了几分好感。

    兴许是因为这件事,也兴许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曹袁二人开始结交豪杰名客,储备自己的政治资源。

    袁绍知自己智力不如曹操,利用家族威望,广进人才,招待名流。颜良、文丑、田丰、沮授文成武将一应俱全。

    并不是全靠家里,袁绍待人真诚谦卑,不论来者名气大小,同样礼数。否则世家大族这么多,为何在董卓进中原之前,袁绍门生故吏遍布四海,又能为十八路诸侯之主?

    而此时的曹操,由于讨伐黄巾有功,官职不过一个骑都尉。实乃身单力薄,那些朗朗上口的谋士,也没有纳入麾下。

    曹操壮志难愁之时,长江以南,荆州以东,醒了一只猛虎。

    且看下章:智取海贼大展身手,太平道人憾留真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