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国密码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法师

    mon jul 04 20:10:07 cst 2016

    云在天要找的人是清远法师,出家前是一位将军,坐了二十年牢,后来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被释放,出狱后在蓉城郊区住持寺庙。

    有一年,清远法师在峨眉山参加一个法会,认识了一个远来朝圣的老太太,双方也就站在路边说了几句话,并没有深交。五年后,清远法师又在峨眉山看见了这位老太太,没想到他不仅记得这老太太,而且老远就和对方打招呼。老太太也没想到法师记忆力如此惊人,而且还主动和自己说话,显得非常的平易近人,心里把法师奉为了活菩萨,四处宣扬法师的德行,让法师一下就成了蓉城的名人。

    清远法师是一位密法大师。按照佛家的规矩,显教的出家人被尊称为法师,而密法里将悟道之人称为具格上师,简称为上师,所以严格说起来,清远法师应该被称为上师,而不是法师。不过大多数人都习惯性地称呼他为金刚上师。

    密法是佛教里面的一个修行流派,又称“真言宗”,是相对于汉地盛行的禅宗和净土宗等显教派别而独立存在的修行法门,分为藏密,唐密和东密。西藏佛法的红教和黄教等就是藏密。唐密由金刚智等开元三大士创立,经过唐武宗灭佛后,唐密传承在中国基本消失。唐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被日本的空海法师传入日本,形成东密,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忍者”功法的主要源头之一。

    清远法师修持的是藏密,有一年寺庙里主持了一次大型的焰口法事,其中一个环节就是“上供”。

    上供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就是把很多精美的食物或者衣服等东西放在一起用火烧掉,目的是接济鬼道众生,也有的是供养天神,或者是供佛菩萨和护法的天龙八部。

    不知是哪个信众在上供时,而且是供佛菩萨时居然请清远法师去应供。此言一出,在场的数千信众齐刷刷地看着清远法师。

    既是供佛菩萨,那也只有佛或者菩萨才能去应供,其余的人如果没有修行到菩萨果位而去应供的话,那就是僭越,必然受到龙天护法的惩处。所以这句话被人一说出来,现场马上一片寂静,都看着清远法师,看他是什么反应。

    当时上供的物品有纸扎的七宝玲珑塔、制作精美的纸宫殿、真实布料做的法衣、大量的糕点和上好的香油等,琳琅满目,分上下三层内外九圈堆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高达两层楼的塔状小山。最外面的下层是普济一切地狱鬼道和畜生道众生的食物,中间的第二层是普供一切天众的食物和衣服,最里面的第三层是普供一切佛菩萨和护法的天龙八部的食物、衣服、法器、宫殿和珠宝,以及玲珑塔等供品。点上火后,明朗朗的火光热浪翻滚,照得四下如同白昼。

    醇香的酥油从桐油纸做的供瓶里流淌到下面的鲜花上,烧得呲呲作响,一股股青烟腾腾而起,好像是受了某种招唤,直入深邃的无尽虚空,以供天众享用。做工考究的法衣和装饰品都是些易燃品,在周围出家在家二众的一片神圣**的讽诵加持声中,更是火光熊熊,间或有竹制的宝盖不时炸裂出一大蓬火花,崩散开来,如天女散花一般绚烂。而用七彩纸制作的精美玲珑塔巍巍而立,高耸在火堆中间,火舌围绕塔身不停盘旋,顷刻间就将周围几丈宽的地方包裹成了一片巨大的火海。

    这场景,别说去应供,人稍微靠近一点都受不了。

    清远法师看大众都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微微一笑,平和慈悲地环视了一圈大众,不紧不慢地说到,“今日因缘殊胜!嗯,好,就满你们的愿!”

    说完,脱掉僧鞋,拿起降魔杖,踏着青石板,在众目睽睽之下,神色自若地向燃得正旺的火堆走了过去。

    飘荡的纸灰扑面而来,腾腾的烟雾呛得人忍不住咳嗽,红彤彤的火焰就在法师身前熊熊燃烧,滚滚的热浪让远处站立的人都感到窒息。

    然而,对这一切,清远法师好像没有感觉,火光映照在他清瘦的脸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更显**。

    法师像散步一样,不紧不慢地向火堆走去,随着众人一阵急促的心悸,一脚踏进了火堆,身体仿佛没有重量一样,踏着火堆里燃得正旺的纸宫殿,一步步向火堆顶部缓缓走去。

    熊熊的火光越发的肆虐,烟雾也更加浓厚,包裹着清远法师高大的身躯,若隐若现,竟然有慑人心魄之感。

    就这样,清远法师在数千信众的注视下,伸手拨开那一片拦路的红彤彤的火光,吹开面前缭绕的烟雾,缓缓地登上了火堆顶部,然后对着天空拜了拜,安详地站在“宫殿”顶部,不时平静地俯视一下面前飞舞的火苗,然后双手合十结印,结成莲花手印,坐了下来,坐在了那一片热浪翻滚的“火焰山”上。

    熊熊火光中,腾腾烟雾里居然坐着一个人,这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不可思议!

    烟雾没有呛住他!

    烈火没有烧着他!

    滚滚的气浪更没能融化他!

    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回事,很多人看见法师身上渐渐散发出一层层金光,弥漫在一片火海中,隐隐约约地包裹着法师,头部若隐若现地有一顶毗卢帽,腾腾的烟雾在他脚下凝聚成了一头匍匐的巨兽,长毛大耳,眼似铜铃,熠熠闪光,脑袋贴在地上,好像随时都在倾听什么动静。

    毗卢帽,匍匐的巨兽,再配上降魔杖,让很多信众突然感觉法师这形象怎么看上去那么熟悉呢?

    是,地藏菩萨吗?!!

    不知什么时候,讽诵经咒的声音已经停顿,四下里一片寂静,只剩下数千信众崇拜地仰视着他……

    不知道过了多久,寂静的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句“菩萨啊!”

    顿时,数千人齐声念佛,噗通通跪得满地都是人……

    就是这样一个老和尚,告诉云在天,说他是历劫而来,负有使命,劝云在天相时而动。可惜云在天逍遥自在的日子过惯了,那里愿意去沾惹这些是非恩怨,听了法师的话也自然没有入世济人,反而想了不少的办法来摆脱这预言的束缚,可最后绕了一大圈,遇到上官若兰才发现,他还在预言所展示的因果里打转。这让他终于意识到定业不可转,于是不得不直面现实,准备去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使命。

    云在天在刘家沟使用天龙吟后,发现离魂扇带来的伤情更加严重了,不仅是右肩,而且脖子都有些麻木了,心里有些焦急,又不敢再使用功力,只得在附近拦了一辆车,花高价赶到了蓉城。

    可他并不知道对大悲手有高深造诣的清远上师几天前就已经出国传戒去了。到了蓉城,还在急匆匆地往清远上师的寺庙赶。

    刚到寺庙门口,掏了五块钱正准备买门票进去,就看见一只肉嘟嘟的小手在扯自己衣服,然后听见一个脆生生的童音对自己说到,“阿弥陀佛!”

    云在天回头一看,旁边站着一个粉嘟嘟的小沙弥,约莫七八岁,正像模像样地双手合十向自己问讯。云在天在寺庙上生活多年,知道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做到老幼平等,不能因为对方年龄小就轻视对方,若敬法就得敬人,而且这小沙弥别看他长得粉嘟嘟的,年龄又小,但那一举手投足竟然有模有样,颇有小高僧的风范,心里忍不住喜爱,正正经经地还礼问讯,“阿弥陀佛,小法师找我有事?”

    小和尚见云在天称呼自己为小法师,顿时就不乐意了,恢复了小孩本性,嘟囔着小嘴,生气地嚷嚷到,“法师就是法师,怎么还加个小字在前面?”

    云在天看他这模样,乐了,又看旁边排队买票的人都瞅着他们直乐,赶紧问讯,“阿弥陀佛,惭愧,惭愧,请,哦,请法师不要怪罪!”

    差点又称呼为小法师了!

    “这还差不多,嘻嘻!”小和尚看云在天这么好说话,也不生气了,把小手一伸,“拿来!”

    “什么拿来?”云在天不知道他要什么。

    “哼,我师父说了,法不轻传!如果我今天看见一个穿一身白衣服,看上去还有点帅的男人来找他传法,就让我在这里等,向这个人要巧克力,不然不许他进去!”

    小小年纪,说话不但利索,而且逻辑表现得还比较清楚,十分难得,说完后生怕云在天赖账,就跑到门口伸出一双小手拦在那里,可惜手太短,将这几米宽的大门拦了不到五分之一,旁边露出了一大片空挡。一看还有这么大一块空挡,小和尚差点哭了,“师父也不告诉我,门这么宽,我怎么拦得住!”

    云在天看小和尚来真格的了,赶紧上去说自己马上就去买巧克力。好不容易把这小法师哄妥帖了,云在天一边看他津津有味地吃巧克力,一边问他,“法师,请问你师父上下?”

    巧克力真是好东西,一下就拉近了云在天和小和尚的距离,他让云在天帮他提着巧克力,自己一边吃,一边牵着云在天的手,蹦蹦跳跳地向寺庙里走,“怪不得师父说你是个好人,我要一桶巧克力,你给我买了两桶,早知道多找你买几桶了,啊,你说啥子?我师父上下?”

    小和尚听见云在天提到自己师父,将自己的手从云在天的手掌里抽出来,望空问讯一下,才说到,“我师父上清下远!”

    说完很认真地看着云在天,“师父说他上辈子欠了我的帐,所以这辈子到老了都还不得安生,还要抚养我这么一个小东西!你说,这帐我是找师父要呢,还是不要?他这么老了,又不会挣钱,我如果要的话,他拿啥子还我哦!”

    这小精灵不知道他师父这是在逗他玩,还一本正经地对云在天说,而且说的时候,四川话里还夹杂着普通话,听上去非常搞笑。云在天很想笑,但看他这一本正经的样子,知道他是拿自己当朋友才和自己说这事的,所以他还不能笑。捂了捂有些抽搐的肚子才说到,“他说这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刚淘气,给他闯祸了?”

    “你怎么知道?”小和尚张着嘴吃惊地问,嘴里的巧克力都掉了下来。

    云在天低下头,悄悄在他耳边说,“因为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啊!”

    这一句话让小和尚找到了知音,非常高兴,摇着云在天的手问,“那你收你师父的账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