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耀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武神现世

    sun may 08 10:30:12 cst 2016

    武神殿热闹非凡。顺帝祝寿完毕后,各诸侯国国公和一品大员都上前给武神祝过寿,并向武神――死活人敬过酒。

    大内总管李仁德唱道:“有请天师给寿星上寿桃、寿糕、寿蛋、枣汤!”

    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走了出来,见他头戴混元巾,身着青衣道袍,脚着云履,手持浮尘,背上背着一把青钢宝剑,此人正是大阊朝的天师,玄心正宗的掌教――明阳子。

    明阳子生得身高七尺七分,长得是慈眉善目,正如画中神仙。

    明阳子每接过一道寿礼便上前祝一次寿,祝完寿后又将寿礼送走。然后天师明阳子又住持了给武神送寿匾和寿联的仪式。

    明阳子将这些仪式住持完后,李仁德宣布道:“文武百官共进寿宴,喝祝寿酒!”

    鼓乐齐奏,琴瑟和鸣!武神殿内大摆筵席,百官同庆。宫女们穿梭于百官之间斟酒上菜,热闹非凡!

    这时御林军统领急匆匆的来到了武神殿,告知了顺帝太阿宫有刺客刺杀美人鸾仪之事。

    顺帝听得鸾仪遇刺,急忙移驾太阿宫。

    太阿宫来凤苑内宫墙破损,到处都有打斗的痕迹。顺帝看见鸾仪受到惊吓,心疼不已。

    鸾仪看见顺帝后扯住顺帝的袍袖,放声大哭。

    顺帝看鸾仪手臂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将鸾仪抱入怀中安慰道:“那些侍卫全都是些没有用的废物,害得我的美人儿受伤!我的美人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鸾仪便将当时刺客来行刺的情况和打斗的过程一一道来,听得顺帝惊心动魄。

    顺帝吼道:“是谁如此大胆,居然敢杀朕的美人!”顺帝传话出去,一边要从那两个刺客口中问出是受谁人指使,一边去查查其他线索,务必要找出这些刺客背后的主谋。

    鸾仪道:“这次还多亏了那个钟侍卫救了臣妾!”

    顺帝看了看墙上的人形窟窿和鸾仪当时所述的打斗情形,咂舌道:“这帮刺客居然可以穿墙遁壁,只是没想到我的侍卫队里有这等高手,救下了朕的美人,寡人倒要好好的瞧瞧!”顺帝向身旁的司礼太监道:“快宣今夜执勤的侍卫队来见朕!”

    侍卫队队长李强见自己的两个兄弟丢了性命,心中多少有些悲伤,又听顺帝要所有执勤的侍卫前去觐见,心里惴惴不安的道:“想必是皇上怪罪保护美人不周,到时龙颜大怒,自己丢了性命事小,怕只怕会连累家人。”

    李强带领八名侍卫来到顺帝面前跪下聆听圣谕,李强道:“卑职等保护美人不周,请陛下降罪!”

    顺帝道:“寡人又不昏庸,看这刺客的穿墙之术,你等自是不敌。听说你们之中有一侍卫能以一敌二,勇猛异常,不知是那一位?”

    李强道:“是钟道奎钟侍卫!”

    顺帝道:“钟道奎保护朕的美人有功,上前听封!”

    钟道奎走上前去重新跪下。

    顺帝道:“朕封你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统领保护朕和鸾美人的所有侍卫。”

    钟道奎:“谢主隆恩!”

    顺帝道:“好了,你们先下去吧!”

    李强终于松了口气,和众侍卫退了出来。这一班侍卫都庆幸这次多亏了钟道奎,要不是他,鸾仪被刺杀,到时龙颜大怒,他们自是人头落地,搞不好还株连九族。这一班侍卫到处宣传钟道奎救鸾美人时的英雄事迹。一时之间,钟道奎之名便在京城走红。

    钟道奎心想:“多亏修炼了星儿所著的《惊神诀》。这二十四章《惊神诀》如今我才练到了第二章第五小节,没想到修炼之后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看来星儿前生定非凡人。若是神仙下凡投胎,那我们钟家岂不是发了?”

    鸾仪躺在顺帝怀中道:“我这来宫中不久,莫非惹了不该惹的人物?定要致奴家于死地。”

    那顺帝心下倒也明白,自言自语道:“莫非皇后看你不去朝拜,又见我不去正宫,争风吃醋,动了杀机?”

    太子知道刺杀行动失败,听了刺客甲和刺客乙的回报后得知鸾仪身怀武功,心想那鸾仪进宫恐怕并不简单,便去找皇后商量。

    顺帝来到正宫,见到皇后便问道:“刺杀我的美人鸾仪的这件事你该听说了吧!”

    皇后听到鸾仪两字心里就有气,便道:“哼,这次她没死,算他走运,这妖女一天不死,你就成天不理朝政。”

    顺帝听后大怒:“我就怀疑是你派的人刺杀鸾仪,没想到你还不打自招!莫非你以为朕不敢对你怎么样?”

    皇后道:“我才懒得派人去刺杀你那个什么美人,她无名无份,我要杀他一贱婢,又有何不可?”

    顺帝一气之下给了皇后一耳光,叫道:“来人,把皇后给我抓起来!”

    太子本在一旁,见势不好便站出来道:“父皇,休怪母后,刺杀鸾仪都是孩儿的主意。”

    顺帝气道:“你不帮父皇,却帮你母后?”

    太子道:“父皇,你醒醒吧!自从鸾仪进宫你就不问朝政,成天只知道和一个女人在一起,我刺杀他乃是为了天下着想。”

    顺帝气急:“好你个宜泽,居然敢教训起朕来,家法何在?天威何在?来人!把宜泽给我抓起来,重责三十大板再说。”

    这时武昭公主进宫来一阵劝解,才得作罢!

    顺帝仍旧回太阿宫陪伴美人去了!

    鸾仪从顺帝口中得知太子要刺杀自己,心中暗喜:“这不正好可以挑起是非?”

    鸾仪便啼哭道:“太子为母报怨,其意不杀妾便不罢休。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有两月了。妾之一命,也就是二命。求陛下放妾出宫,保全母子二命。”

    顺帝说道:“爱卿请无虑,朕自有处分。”

    即日传旨道:“太子宜泽,好勇无礼,不能将顺,权发去黎国,听黎景公教训。东宫太傅少傅等官,辅导无状,并行削职!”

    太子欲人宫诉明。顺帝吩咐宫门不许通报。只得驾车自往黎国去了。没过多久顺帝便立鸾仪为贵妃。

    黎皇后久不见太子进宫,著宫人询问,方知已贬去黎国。孤掌难鸣,终日怨夫思子,含泪过日。

    话说鸾仪虽列位贵妃,有专席之宠,从未开颜一笑。顺帝欲取其欢,召乐工呜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临,鸾妃全无悦色。

    顺帝问道:“爱卿不好音乐,所好何事?”

    鸾仪道:“妾也无啥喜好。曾记昔日手裂彩缯,其声音爽然可听。”

    顺帝道:“既然喜欢听裂缯之声,何不早言?”即命司库日进彩缯百匹,使宫娥有力者撕裂彩缯以悦鸾妃。可是鸾妃虽喜好裂缯,依旧不见笑脸。

    顺帝问道:“卿何故不笑?”

    鸾仪答道:“妾生平不笑。”

    顺帝道:“朕必欲卿一开笑口。”遂出令,“不拘宫内宫外,有能致鸾妃一笑者,赏赐千金。”

    鸾仪叹道:“妾听说武神神威,可惜不能亲眼目睹!又或想那武神只不过是传说而已,都说三百年前武神现世,不以为真。”

    顺帝道:“武神之事有史可考,有据可查!这阵法启动,我都知之甚详,如何有假?”

    鸾仪道:“人云亦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从来都没有启动过阵法,怎么知道阵法之说是真是假?”

    顺帝道:“我何尝不想看看这武神能否醒转,不过此事干系重大,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是不敢启动阵法。”

    鸾仪道:“我只不过因觉得此事不信,想一验武神复活是真是假,又知陛下不允,才心里耿耿于怀,不能一笑,只盼陛下不要怪罪,权当臣妾从未提过此事。”

    顺帝笑道:“爱妃无虑,你要喜欢的话,就算要我摘下天上的星星,我也去办到,何况开一阵法?”

    顺帝持天子印,率二十八位先天大圆满境界的侍卫高手布置“四象开源阵”,其中二十八位先天高手对应二十八宿。

    听说天子要去布阵唤醒武神,文武百官急奔武神殿来劝阻。

    司武大人也是闻命大惊,从武部府衙御空飞至武神殿奏道:“武神为保江山社稷,宁可不在天界,将自己封闭于凡尘,震慑凡界,如无故开启,届时武神再无‘天人一别’仙丹,只有破空去天界。无武神震慑,只怕别有用心之人乘机作乱,到时酿成大祸如何是好?”

    顺帝怒道:“今天下太平,何事大惊小怪!事事都得武神之威震慑,朕养你们干嘛?你们既然觉得朕非得武神之威来震慑天下,我就偏不信离开武神,我大阊朝就会不保!”顺帝一意孤行,势必要唤醒武神。

    司武大急,打翻布阵成二十八星宿之位的几个侍卫,并继续直谏:“武神乃朝廷之保障,陛下却无辜唤醒武神,不顾江山社稷,为君不明!若要执意开启阵法,江山恐怕不保!臣如不能阻止此事,便不再任司武一职。”

    顺帝怒道:“好啊!免去武部浣望远司武一职,贬为庶人!”

    大司武浣望远乃是天策榜排行第二的人物,主管天下武人,两百年前也即是在他六十八岁时过了一元神劫,成为修神者,一身神通高深莫测。

    在天策榜上排行第一的天师如今已经有九百多岁,三百年前就进入了分神期!浣望远从来未与天师较过高下,说大司武是排行第二,只因他未挑战过天师罢了!其真正实力却不得而知。

    这时文武百官大都来到了武神殿,看浣望远免去司武一职!都知道即是死谏,皇上也是不会听的,无奈之下都只有跪在地上请求皇上不要唤醒武神。

    顺帝恰好独断专行,骗不听劝。着侍卫布好阵,将皇帝玉玺放入阵法设置的阵眼之中。

    钟道奎站在东方青龙星宿之位的角位上,二十八人二十八道先天真气全都传向了阵眼之中的玉玺之上。顺帝口吐真言,运转起世代相传天子所习的“龙元真气”灌到玉玺之中。

    过得半刻,一团红光从玉玺之中升起。在阵法的驱动下,这团红光进入了武神体内。

    头戴紫金冠,身着黄金甲的武神的两只眼睛转了几转,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戟。

    武神醒转,文武百官无不惶恐!

    武神动了,喝道:“当今天子是谁,站出来答话。”

    顺帝也惧武神之威,上前答话道:“不肖子孙,顺帝拜见武神。”

    武神道:“去宣政殿议事!”说话声音不大,可是整个皇城的人都把这六个字听得清清楚楚。

    武神说完话后就从原地消失了,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坐在宣政殿最上方的龙椅之上。

    顺帝率文武百官来到宣政殿。文武百官看见龙椅上的武神,没人觉得武神坐在龙椅上有何不妥,可见武神的地位超然。

    武神在殿堂之上言道:“我神识锁定万里方圆,并无什么战乱发生!不知何故把我叫醒?”武神又把神识扩大,突然有所发觉,心里在想:“好强大的元神,莫非是因那才叫醒我?”

    阊顺帝站在下面心有不安的道:“回武神,这个――这个――是――。”阊顺帝一下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借口,因此才说不出话来。

    武神一挥手说道:“孩子,不打紧,让我先去会会那他!”说完之后,武神便虚空迈步,晃眼间飞得远去!

    文武百官不知武神所言何事!

    过得两个时辰,武神飞回大殿之上道:“奇怪!好生奇怪!”

    大家都是不解,阊顺帝上前问道:“不知老祖宗所遇何事奇怪?”

    “我刚才去了西南采邑国境内,发现有一座被称为大梁山的山体被石化,山顶上有一只看上去像乌鸦的鸟,它的肉身被一种奇怪的东西给封印了。说也奇怪,那种东西就只在鸟身上附着了薄薄的一层,居然沉重无比,看样子恐怕集中了整座山体一半的重量!那只鸟的元神强大无比,可是似乎根本不懂得元神出窍一般,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时顺帝突然想到了说辞,可保自己不至于被武神责罚,于是说道:“老祖宗,大梁山被石化一事,差不多也有十年了。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在星空中出现了一场罕见的人鸟大战…”顺帝将始祖鸟和金冠锦衣人大战讲得绘声绘色,最后说道,“摘星山倒,吴昌国与刘国均受重灾,想必都是那妖孽和金冠锦衣人所为。还请老祖宗肃清异端,还天下太平。”

    武神原本那不可一世的气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诸位卿家,此事可是当真”

    殿下一般文武大臣据实回答。

    武神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就说大梁山上的那只鸟,其元神强大到我根本看不清它究竟是何种境界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它似乎根本不会使用元神的力量。那星空中的鸟人之战如果属实,在天界也找不到这样的强者!我更加无可奈何!”

    武神说完便叹道:“我三颗仙丹现已用完,不能再留尘世之间。这朝廷之中,庙堂之上也不乏一些妖魔鬼怪,但始终不成气候,况且各朝各代历来有之。大阊朝是祸是福全看小顺帝和各位爱卿如何经营。”说完之后,武神挥戟划破空间,闪身进入天界去了。

    武神去往天界,司武罢官免职,朝廷一下子去了两位用以震慑天下的大人物!忠君爱国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心怀不轨之徒无不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