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异幻想录
字体: 16 + -

第6章 番外 柳三变 留三泣

    公元1002年,柳七离开了家。

    本意是进入京师参加科举考试,但因迷恋一路上的繁华与金迷纸醉,硬是把这条路走了走了六年。柳七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将我的名字留在这世间的繁华里。”

    柳七在汴京熙熙攘攘的街道穿行,摸摸口袋里的盘缠,好像还是很富裕,于是决定找一家好一点的客栈先住下,然后温习温习功课准备一下几天后的考试。正在思考着,旁边悦耳的女声钻进了柳七的脑海里。

    “公子可是柳永?”美艳女子的朱唇皓齿轻起,像是歌声一般悦耳。

    “在下正是柳永,不知这位姑娘找在下所为何事。”

    “不知公子可还记得苏州的玲儿姑娘,那是我的好姐妹。”

    “当然记得,玲儿姑娘的歌声也如姑娘的声音一般悦耳。”其实柳七根本不记得一位什么玲儿姑娘,但既然有美女搭话,怎么着也不能扫了人家的兴致。

    “记得便好,玲儿姑娘来信交代我一定要照顾好公子,并附了张公子的画像。还请公子移步陋居。”

    柳七正愁没地方落脚听到有人要招待自己,立马屁巅屁颠的跟着走了。

    来到了一所奢华的建筑门前,上面几个镏金大字“浅斟低唱”。一看便知是个青楼。但受过这几年金迷纸醉生活的洗礼,这等风月场所柳七也是没少去。

    “公子可不要误会,这里的女子都是卖艺不卖身的贞洁女子。我已经为公子准备了一间僻静的厢房,还请公子不要嫌弃。”

    “怎么会嫌弃,日日与歌声作伴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对了还不曾请教姑娘芳名。”

    “公子唤我一声虫娘便可。”

    “哦...好的虫姑娘。”

    几日后,汴京下起了大雨,落寞的青年一人站在窗边,枯黄的落叶被雨滴浸湿,散发出令人厌恶的气味。

    泪水混着从窗外散落的雨滴从脸边滑落。这是柳七多年来第一次哭,这是十多年来积攒的自信被一击即碎的悲愤,是对十多年来日日的寒窗苦读却换来苦果的怨恨。

    突然,柳七像是想到了什么,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眼角的泪滴擦净,回头走到书桌旁,拿起砚台走到屋外,寒风刺入骨髓也毫不在意,就用着冰冷的雨水研墨,大笔一挥,在雨中写下了一首词。

    皇宫内,宋真宗赵恒手中拿着一首刚刚被人呈上来的词,很是震怒,说道:“好一个柳永,’黄金榜上偶是龙头望’。你若是喜欢‘浅斟低唱’何须浮名,且曲填词!”宋真宗手一挥将手中的词丢到地上,便不再理会,自此柳七的仕途也止步于此。

    几位在一旁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喘,直到宋真宗走后在战战兢兢的捡起那首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几年后,民间流传起了这样的两句话,“奉旨填词柳三变”,“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与虫儿两人在河上划船赏月,月光下两人的身影倒影在河里,郎才女貌,周围的大好山河也只是为月下的二人留白。

    虫儿靠在柳七的怀里,双眼迷茫的看着天上的月亮,毫无由头的问道:“柳七,你还记得你家中的嫣然姑娘吗。”

    柳七一愣,没有想到虫儿会突然问这个,但还是回答道:“记得啊,那是我年少时不懂事,在家中娶得一房妻室罢了,很多年没联系了。你怎么会突然问这个,还有你怎么会知道我我在家中的小名,好多年没听人提起过了,突然一听倒是亲切的很。”

    “嫣然姑娘死了,在收到你的信过后。”虫儿平淡的说道。

    柳七的耳朵像是被大锤砸过,泪水无声的向外奔涌,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也如多年前的记忆一般,往昔年少时的朝朝暮暮一一在眼前浮现,那个懵懂无知的女孩自年少时起就对自己倾心已久,奈何自己的心只是如风中的柳絮,随意的在任何花枝上休息。

    柳七越想越是觉得心像是被刀片一丝丝的划过。不知不觉中船已经靠岸,柳七麻木的走上了岸,正还处在悲痛中时,听到了虫儿的声音:”柳七,再见了,其实我便是嫣然,当年与你初次见面时提到的玲儿姑娘本就不存在,我留在这俗世间只是为了让你也感受一下失去挚爱的痛苦。现在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很开心你还能为嫣然落泪。”虫儿苦涩的笑着,站在船头用桨在岸边一撑,船就顺着水流向着岸中飘去。

    柳七发了疯一般向着湖中冲去,但不知怎么的,小船的速度并不快,却怎么也追不到。

    回到岸边,柳七颓然地跪坐在地上,眼泪早就流干了,但心中的悲痛却像是面前的湖,怎么也流不尽。

    在地上就这么跪坐了一日一夜,看着第二日的阳光逐渐照亮面前的湖水,默默的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了纸和笔,写了首词,仔细读过后将纸片撕得粉碎,随着风散落在了湖面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公元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柳七终于考上了进士。

    再也没有有谁听说他再爱上哪个女子,直到到他寿终正寝,家中也并没有什么人前来为这个孤家寡人吊唁,家中也无余财为他下葬,而喜爱柳七的歌女们凑钱陪柳七走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路。

    按照柳永的要求在墓碑上刻着这么一句话:吾之一生所泣之事有三,一是浮名,二为吾之爱妻嫣然,三乃年少时的轻狂与轻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