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东陵声·马上将军令
wed jun 29 22:12:05 cst 2016
御书房中,当朝天子手持奏章,仔细研读!
这几年风调雨顺,国算的上泰,民称的上安,不像前数十年那般不是大旱就是洪流,人人担惊受怕,流离失所的光景!
因而没有了这等天灾,递上来的折子就多了很多人祸!
不是弹劾别人结党营私,就是枚举他人收受贿赂,又或者是列表衷心,哭诉自己被人诬陷如何如何!
本来按理来说,这些折子是过不了翰林院那一关卡的!
可是坐在龙椅的这位,那三个儿子却不让自己这两鬓斑白的皇帝省心!
不止搞得朝廷上下鸡犬不宁,甚至于只听命于皇帝陛下的内阁之中俨然已经有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谁都不让着谁,得,到头来,所有的折子一股脑的扔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楚国皇帝这了!
不过还好,这些递上来的奏章虽然繁琐,甚至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从来没有超过开国以来日批不过三百的数量!
楚国这位天子摸了摸额头,想着自己定的养龙须让龙杀蛟的法子,深叹一口气,又是盯着手中的奏章,批示起来!
御书房外,身穿大蟒红袍的老太监轻轻的将御书房的朱红色大门推开,也许是深怕惊扰到龙椅上的那位,待其将贡点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之后,这位连后宫娘娘们也要敬重礼让三分的老太监,没有像以前那般出声提醒,反而默不作声,静静地站在旁边!
因为在他面前的那位楚国天子,此时竟然是深皱眉头,要知道这是以前他没有见过的!
细看之下老太监才发现令当朝皇帝也紧锁眉头久久不舒的缘由!
皇上手上不是奏章,而是一张信!
信封有龙,栩栩如生!
老太监认识这封信,所以本就一言不发的他更显得安静的小心翼翼了!
倒是跟着老太监一块进来的小太监,东瞅瞅,西看看,一副好奇的神态!
看着小太监如此神情,老太监就对自己把其带入御书房的事感到后悔了,这伴君如伴虎的,万一要是瞅到不该瞅的东西惹得龙颜大怒,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想到这,老太监赶忙瞪了小太监一眼!
正巧,小太监四处打量陈列摆设的目光与老太监相对,看着老太监微微怒的样子,小太监机灵一下,赶紧是收起来好奇心,低下头不再四处张望!
可这一切,却尽收龙眼。
坐在龙椅上的这位赵家天子放下信封,打趣道:“德昭呀,你说你呀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现在的你可不像以前那个样子呀!经历了那么多事,现在你这样子可比你身边这位小太监差远了,虽说这惊鸿阵下无一品,可你也不能将这足以搅动天下气运的这一品高手的风范也弄的荡然无存呀!”
信放下了,老太监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只见他挺了挺身子骨,笑道:“皇上这是抬举奴才了!不是有句老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落入江湖反怕狼吗?我这把老骨头,呵呵,您说是不是? ”
“话糙理不糙,这话倒是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赵家天子点了点头,然后顺手指了指放在一旁的糕点,又是指了指站在老太监身后的畏畏缩缩的小太监苦笑道:“可是如今这个江湖上不就少了不怕虎的这股子劲道吗?”
老太监悻悻然一笑,早已退出江湖的他并没有接过话茬,而是给小太监递上了放在一旁的糕点!
小太监不饿,从午后到此时,他倒是没有空着肚子!
不过,当糕点搁到他面前的时候,小太监却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虽说宫里对他们这些太监宫女的伙食还算不错,但这些却只是相较于那些粗茶淡饭而言,那些东西和这种贡糕,无论是在外人他们这些不入流的太监眼中,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也是沾惹不上了。
受宠若惊的他在看见眼前的东西之后,却没有像在外面一样的大大咧咧,而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呼一声谢主隆恩!
老太监欣慰一笑,然后一摆手示意其出去!
此间,赵家天子并没有抬起头看上一眼,而是继续自顾自的持笔伏案!
可若是去细看,就会发现前后持笔伏案的不同。
此时,皇帝手中的那支狼毫笔没有落在奏章之上,而是落在了一张已经着墨只剩配词填名的画卷上头。
赵家天子边写边道:“如今这朝堂之上有尚书令张书麓和稀泥,朕很放心,就算是三位皇子再怎么乱来,只要张书麓不偏袒,那么朝堂之上的事情还是有条有理的,这一点张书麓看的清,所以手底下的张家那些门客倒也是管的严实,不偏不倚,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这朝堂之上并没有一个人能替他,若是哪一天我这把老骨头撒手人寰,我还真怕强龙也难压此人一头......”
“皇上您多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张大人这种人才是不可多得,可如今咱们大楚尽是书生气,朝堂上人才济济,所以这和稀泥的本事想来也并非只有张庐一家,只不过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久了,看的比较透彻而已......”
“这一点,你这个老不死的精明鬼倒是想错了,和稀泥的法子可不是谁都能学来的!”
老太监纳闷道:“难道礼部尚书顾莲唐顾大人,吏部尚书冯语祥冯大人,也是差点?”
“你倒是会挑人,除去兵部尚书那个不理朝堂之事的武夫,你可是把跟我那三个儿子走的不近的人都挑出来了!”赵家天子放下笔墨,饶有兴趣道:“你说的这两个人着实有些手段,不过在朕看来,你这两个人选却是当不了楚国的尚书令,朕说的和稀泥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和稀泥,相视泯仇,阔斧斩恩之后人人笑而相对,你说的这两个人做到前者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后者还差的好远!”
话至此,虽然没有点名人选,但是老太监却没有接着往下问。
尚书令这一正二品官衔足以权倾朝野,当官的谁不想穿穿那身绣着锦鸡的官补子,可谁去穿,确实一个难事!
老太监虽然没有问,但他却丝毫不怀疑面前这位绝对能够想出一人。
很多东西他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可这次老太监想错了,这个难事还真将楚国天子给难住了。
并未得到满意的答案,赵家天子便换了个话题道:“其实这些在朕眼皮子底下蹦跶的东西还好,那些远在天边的倒腾的那些事才是最让人不放心的,朝堂这边那三个兔崽子再怎么闹腾,可终究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但远在金陵城,我这一把年纪的就管不着了,再说了,魏胡兰这丫头脾气你也知道,够倔,什么事都不给我这个当伯父的说,就连递上来的折子都是风调雨顺之类敷衍的话,我如何去帮?”
老太监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可就他所知楚国天子的这番话那可是和其以前对于魏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于是老太监纳了闷的试探问道:“那皇上心底其实是想做个顺水人情?”
“顺水人情是应该做一做,敲打敲打那三位,让其收敛点,这点小事,对于朕来说还不是举手之劳,如此一来,对于魏家那个侄女来说不是远处甘泉解了近渴了吗?”赵家天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住口不言。
就这样,沉默了一刻,赵家天子又是顿了顿转口道:“其实这事不应该是朕做,朕老了,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可是带不走的,而且真要做这顺水人情,当然也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到大雪封山路,路有冻死骨的时候,若是现在就把这个顺水人情做了,雪中送炭这一意料之内的结果便要大打折扣!”
只见赵家天子放下笔墨,然后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踱步而行。
老太监还是站在一旁,并没有跟上去,他只是看着眼前这位人君,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赵家天子似乎拿定了主意,然后快步往门外走去,边走边道:“德昭呀,策马江湖一行的那位你替朕找回来吧,今天监天寺那里的送来的‘气运将散’还真是让人心神不宁!你说,这春秋战时都没有马革裹尸,可若是死在了楚国江湖上,那咱们大楚国对这位正二品将军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老太监刚想搭话,便被赵家天子的一句话噎了回去:“哦,对了,将那副画给朕收着,今日夜里去越贵妃那里就给朕带着吧,有些事不能因为人死了,就停滞不前了!”
“还有,既然你也下定决心要走上一遭,那去吧,朕不拦你!”
交代完这三件事,已经半只脚踏出御书房的赵家天子在老太监一句摆驾东轩阁后,踏出了另一只脚。
而身穿大红袍的老太监看见宣纸之上的花白老卒,瘦骨老马之后,不经意的摸了把眼泪,然后操着自己尖锐的嗓音哽咽道:“老奴记住了!”
这张老卒跨马图左侧行书‘东陵声·马上将军令’一气呵成!
右侧则使用小篆工笔写到:
山巅冷风飞卷,野间枯叶未眠。锦衣狐裘银枪亮,粗麻破布冬刀出,几时止干戈?
墙帷宫人扶栏,孤坟夜鬼低叹,前尘旧人声声念,梦回吹角夜夜思!唯有泪千行!
御书房中,当朝天子手持奏章,仔细研读!
这几年风调雨顺,国算的上泰,民称的上安,不像前数十年那般不是大旱就是洪流,人人担惊受怕,流离失所的光景!
因而没有了这等天灾,递上来的折子就多了很多人祸!
不是弹劾别人结党营私,就是枚举他人收受贿赂,又或者是列表衷心,哭诉自己被人诬陷如何如何!
本来按理来说,这些折子是过不了翰林院那一关卡的!
可是坐在龙椅的这位,那三个儿子却不让自己这两鬓斑白的皇帝省心!
不止搞得朝廷上下鸡犬不宁,甚至于只听命于皇帝陛下的内阁之中俨然已经有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谁都不让着谁,得,到头来,所有的折子一股脑的扔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楚国皇帝这了!
不过还好,这些递上来的奏章虽然繁琐,甚至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从来没有超过开国以来日批不过三百的数量!
楚国这位天子摸了摸额头,想着自己定的养龙须让龙杀蛟的法子,深叹一口气,又是盯着手中的奏章,批示起来!
御书房外,身穿大蟒红袍的老太监轻轻的将御书房的朱红色大门推开,也许是深怕惊扰到龙椅上的那位,待其将贡点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之后,这位连后宫娘娘们也要敬重礼让三分的老太监,没有像以前那般出声提醒,反而默不作声,静静地站在旁边!
因为在他面前的那位楚国天子,此时竟然是深皱眉头,要知道这是以前他没有见过的!
细看之下老太监才发现令当朝皇帝也紧锁眉头久久不舒的缘由!
皇上手上不是奏章,而是一张信!
信封有龙,栩栩如生!
老太监认识这封信,所以本就一言不发的他更显得安静的小心翼翼了!
倒是跟着老太监一块进来的小太监,东瞅瞅,西看看,一副好奇的神态!
看着小太监如此神情,老太监就对自己把其带入御书房的事感到后悔了,这伴君如伴虎的,万一要是瞅到不该瞅的东西惹得龙颜大怒,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想到这,老太监赶忙瞪了小太监一眼!
正巧,小太监四处打量陈列摆设的目光与老太监相对,看着老太监微微怒的样子,小太监机灵一下,赶紧是收起来好奇心,低下头不再四处张望!
可这一切,却尽收龙眼。
坐在龙椅上的这位赵家天子放下信封,打趣道:“德昭呀,你说你呀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现在的你可不像以前那个样子呀!经历了那么多事,现在你这样子可比你身边这位小太监差远了,虽说这惊鸿阵下无一品,可你也不能将这足以搅动天下气运的这一品高手的风范也弄的荡然无存呀!”
信放下了,老太监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只见他挺了挺身子骨,笑道:“皇上这是抬举奴才了!不是有句老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落入江湖反怕狼吗?我这把老骨头,呵呵,您说是不是? ”
“话糙理不糙,这话倒是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赵家天子点了点头,然后顺手指了指放在一旁的糕点,又是指了指站在老太监身后的畏畏缩缩的小太监苦笑道:“可是如今这个江湖上不就少了不怕虎的这股子劲道吗?”
老太监悻悻然一笑,早已退出江湖的他并没有接过话茬,而是给小太监递上了放在一旁的糕点!
小太监不饿,从午后到此时,他倒是没有空着肚子!
不过,当糕点搁到他面前的时候,小太监却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虽说宫里对他们这些太监宫女的伙食还算不错,但这些却只是相较于那些粗茶淡饭而言,那些东西和这种贡糕,无论是在外人他们这些不入流的太监眼中,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也是沾惹不上了。
受宠若惊的他在看见眼前的东西之后,却没有像在外面一样的大大咧咧,而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呼一声谢主隆恩!
老太监欣慰一笑,然后一摆手示意其出去!
此间,赵家天子并没有抬起头看上一眼,而是继续自顾自的持笔伏案!
可若是去细看,就会发现前后持笔伏案的不同。
此时,皇帝手中的那支狼毫笔没有落在奏章之上,而是落在了一张已经着墨只剩配词填名的画卷上头。
赵家天子边写边道:“如今这朝堂之上有尚书令张书麓和稀泥,朕很放心,就算是三位皇子再怎么乱来,只要张书麓不偏袒,那么朝堂之上的事情还是有条有理的,这一点张书麓看的清,所以手底下的张家那些门客倒也是管的严实,不偏不倚,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这朝堂之上并没有一个人能替他,若是哪一天我这把老骨头撒手人寰,我还真怕强龙也难压此人一头......”
“皇上您多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张大人这种人才是不可多得,可如今咱们大楚尽是书生气,朝堂上人才济济,所以这和稀泥的本事想来也并非只有张庐一家,只不过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久了,看的比较透彻而已......”
“这一点,你这个老不死的精明鬼倒是想错了,和稀泥的法子可不是谁都能学来的!”
老太监纳闷道:“难道礼部尚书顾莲唐顾大人,吏部尚书冯语祥冯大人,也是差点?”
“你倒是会挑人,除去兵部尚书那个不理朝堂之事的武夫,你可是把跟我那三个儿子走的不近的人都挑出来了!”赵家天子放下笔墨,饶有兴趣道:“你说的这两个人着实有些手段,不过在朕看来,你这两个人选却是当不了楚国的尚书令,朕说的和稀泥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和稀泥,相视泯仇,阔斧斩恩之后人人笑而相对,你说的这两个人做到前者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后者还差的好远!”
话至此,虽然没有点名人选,但是老太监却没有接着往下问。
尚书令这一正二品官衔足以权倾朝野,当官的谁不想穿穿那身绣着锦鸡的官补子,可谁去穿,确实一个难事!
老太监虽然没有问,但他却丝毫不怀疑面前这位绝对能够想出一人。
很多东西他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可这次老太监想错了,这个难事还真将楚国天子给难住了。
并未得到满意的答案,赵家天子便换了个话题道:“其实这些在朕眼皮子底下蹦跶的东西还好,那些远在天边的倒腾的那些事才是最让人不放心的,朝堂这边那三个兔崽子再怎么闹腾,可终究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但远在金陵城,我这一把年纪的就管不着了,再说了,魏胡兰这丫头脾气你也知道,够倔,什么事都不给我这个当伯父的说,就连递上来的折子都是风调雨顺之类敷衍的话,我如何去帮?”
老太监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可就他所知楚国天子的这番话那可是和其以前对于魏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于是老太监纳了闷的试探问道:“那皇上心底其实是想做个顺水人情?”
“顺水人情是应该做一做,敲打敲打那三位,让其收敛点,这点小事,对于朕来说还不是举手之劳,如此一来,对于魏家那个侄女来说不是远处甘泉解了近渴了吗?”赵家天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住口不言。
就这样,沉默了一刻,赵家天子又是顿了顿转口道:“其实这事不应该是朕做,朕老了,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可是带不走的,而且真要做这顺水人情,当然也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到大雪封山路,路有冻死骨的时候,若是现在就把这个顺水人情做了,雪中送炭这一意料之内的结果便要大打折扣!”
只见赵家天子放下笔墨,然后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踱步而行。
老太监还是站在一旁,并没有跟上去,他只是看着眼前这位人君,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赵家天子似乎拿定了主意,然后快步往门外走去,边走边道:“德昭呀,策马江湖一行的那位你替朕找回来吧,今天监天寺那里的送来的‘气运将散’还真是让人心神不宁!你说,这春秋战时都没有马革裹尸,可若是死在了楚国江湖上,那咱们大楚国对这位正二品将军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老太监刚想搭话,便被赵家天子的一句话噎了回去:“哦,对了,将那副画给朕收着,今日夜里去越贵妃那里就给朕带着吧,有些事不能因为人死了,就停滞不前了!”
“还有,既然你也下定决心要走上一遭,那去吧,朕不拦你!”
交代完这三件事,已经半只脚踏出御书房的赵家天子在老太监一句摆驾东轩阁后,踏出了另一只脚。
而身穿大红袍的老太监看见宣纸之上的花白老卒,瘦骨老马之后,不经意的摸了把眼泪,然后操着自己尖锐的嗓音哽咽道:“老奴记住了!”
这张老卒跨马图左侧行书‘东陵声·马上将军令’一气呵成!
右侧则使用小篆工笔写到:
山巅冷风飞卷,野间枯叶未眠。锦衣狐裘银枪亮,粗麻破布冬刀出,几时止干戈?
墙帷宫人扶栏,孤坟夜鬼低叹,前尘旧人声声念,梦回吹角夜夜思!唯有泪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