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洪荒
字体: 16 + -

第三章 悟道

    thu oct 29 19:59:31 cst 2015

    鸿渊只觉冥冥之中与天地之间某个玄秘的存在有了联系,这感觉飘忽不定,极为难以捕捉。他从这存在上感觉到了绝对威严而又理性的气息,于是他就有了了悟:这便是道了。

    对于“道”,鸿渊了解的并不多。毕竟是刚刚到这个世界,唯一接触的“道”,是元始天尊讲解的“道”以及脑海中的传承记忆所提及的“道”。

    鸿渊早上花过一刻钟看了一遍传承记忆中对于“道”的解说,但是不得不说,原土著对于道的理解和总结十分晦涩难懂,让曾身为现代人的鸿渊对此很是无措。无论是如同天书般的关于道的解释,还是对于自己在修道上面的心得,鸿渊都看不懂。

    可能是因为刚接触这个世界,刚接触道之一途吧,没有三清道祖和龙凤巫族的生而知之,什么都必须亲自探索,亲身实践。而且,前辈们的体悟其实对于新生的人类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作用,最多让他们少走弯路,具体的还是要自己体悟。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道之一途,人类的理解反而更加全面。君不见后来等龙凤、麒麟、妖巫差不多全灭后,人类霸占地球,将“道”这一飘渺的东西引申成为各种各样的修真法诀,甚至最后道与佛都不分家了吗!

    对于鸿渊来说,现阶段他对道的认知和理解,就是现代时在网上查到的关于道的知识,与元始所说的道的结合。也就是所说的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规律,或者说是宇宙中星球诞生毁灭的必然发展,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能在一定时间内凭借现象感受到的东西。

    在他的潜意识里,其实还在以前世的眼光注视这个世界,即使是穿越他也没有觉得什么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真真正正以虚幻的感知体悟到道的存在后,鸿渊有一瞬间的怔忡。

    但是毕竟是穿越者,也毕竟在社会摸爬打滚了十年,鸿渊很快便会过了神,抓紧时间顺着这丝感觉,按照元始天尊引入他脑海中的方法来寻觅道之本源,并感悟属于自己的道。

    随着这丝感觉越来越强烈,鸿渊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

    他看到了四季的花开了又败,看见蜉蝣晨生晚死,看到荒芜的大地长出茂密的花草树林,然而几百几千年后又化为荒芜;他又看到世间第一只龟的出生,时间渐渐流逝,然而它依旧慢慢地走过千山万水,走过日升月落,走过沧海桑田,走过四季轮回,最后它来到它出生的地方,望着天空和海洋交接处的那条线,渐渐化为石头。

    他还看到了风,看到风将一座大山侵蚀;看到土,纷纷扬扬的沙尘将一处湖泊埋葬;看到水,水滴穿透大石;看到火,大火烧尽原野,然而木,在焦黑的土地上又冒出新芽。无论是生,还是死;无论是沧海,还是桑田;无论是五行相协,还是五行相克;鸿渊看到了世间万物存在的命理!

    他们按照既定的命运在生通往死的道路上前行,在道的允许下经历量变和质变,然而无论是已知的命运还是未定的旅途,所有的生灵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精彩的一生。他们抑或悠闲平和,抑或精彩壮烈,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我,活出无悔!

    随着万物的渐渐变化,它们与天道的联系也渐渐增加,鸿渊也似乎能感知到了更多的东西。

    那些联系就像是一条条细细的金色的丝线,通过这些线,他可以知晓事物下一刻的变化,甚至可以斩断这些线,让万物下一刻的命运发生改变!

    他试着将天道与万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加减,惊喜得发现居然能以此改变万物的命运。然而这些与刚刚感悟到的“道”相比,反而微不足道。

    应该还有其他什么事物没有明悟?

    然而这事物与他之间始终蒙着一层纱布,无论如何都无法捅破。

    “这应该就是这次悟到的极限了。再过一段时间再想吧,现在无法再想到更多了。”

    脱离了冥想,鸿渊立即睁开双眼。

    入目的依旧是那片一望无际的荷花池,元始天尊早已不见了踪影,旁边太一还在打坐感悟。鸿渊也知道悟道急不得,便想利用这段时间实验自己刚刚悟到的能力。

    鸿渊心念一动,眼前平静的水面便沸腾起来,只听“哗”的一声,一道水柱推开层层荷花荷叶冲向天际!水柱在空中慢慢凝聚成为一条水龙,低吟一声,又倏地钻进水中!

    然后,鸿渊周身越数十米范围内还未盛开的荷花全部缓缓开放,然后所有荷花又慢慢凋零,凋零后枯黄的荷叶荷花上慢慢燃起火苗,一开始只是一小簇,而后是一整片火海。大火熊熊燃烧,将所有荷花尽数吞进,无论是已枯萎的还是正在盛开的,都葬身于火海之中。渐渐地,大火逐渐熄灭,整片荷花池上再无一物!

    但是,本该没有生灵可幸免的大火下居然有生命逃过劫难,大火后的池塘上,有一簇簇小小的绿芽冒出水面,小绿芽成长、茂盛,最终长成一片片荷叶,而后自荷叶上又伸出长长的茎秆,有一个个花骨朵自其上生出,花骨朵渐渐丰满,于是一朵朵荷花再次自池水之上缓缓绽放,只顷刻,鸿渊便又被满池的荷花包围!

    这便是万物轮回的定数,亦是相生相克的真理。

    再观鸿渊,他的脸色有些苍白,额上有薄汗冒出。

    “还是太勉强了,”鸿渊苦笑,“现在的实力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然后一回头,便看见了瞪大眼看着他的太一。

    鸿渊吓了一跳,然而事实上,有人要比他受到的惊吓更大。

    “鸿,鸿鸿鸿……鸿渊,你你你……你怎么做到的?!”太一感觉自己受到了惊吓,为什么他一睁开眼就看到了如此惊人的一幕?

    “啊,只是将天道赋予生灵的命理规律收为己用而已。”鸿渊淡淡地道。

    太一可做不到鸿渊那么淡定。将天道赋予生灵的命理规律收为己用?说得倒是挺委婉,可当他听不出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将天道收为己用吗?!鸿渊究竟是悟到了什么,竟能收复天道吗?

    太一不敢将话问出来,若被天道察觉一道紫霄神雷下来就完了,于是他假装咳嗽一声,继而问道:“这法决叫什么名字?”

    鸿渊想了想,说到:“既然是能修命理规律,还可以预测来事,不若就叫‘大预言术’好了。”

    “那么那条水龙呢?还有凭空出现的大火,似乎跟生灵的命理并没有关系啊?”太一好奇地问。

    “虽然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实际上它们其实是一回事。那条水龙,”鸿渊抬手,荷花池里迅速窜出一道水柱,化为水龙。

    “其实就是运用已存在的事物的特性弄出来的。水亦柔亦刚,可聚可散,做到这一招其实是最简单的。而火,”鸿渊又一抬手,水龙身上立刻燃起一层火苗,但神奇的是火与水似乎以共存的形式存在着,火没有被浇灭,水亦没有被蒸发。

    “事物兼具两面性,元素亦如此。水与火虽相克,但正如毒药生存的地方必定有解药一样,水元素的周围肯定也会有等量的火元素,这样元素才能保持平衡。然而,普通修道者并不能发现这一点,就算发现了也不知如何凝聚游离的火元素,因为在水元素旁边,凝聚了火元素除了能让水火互灭外没有其他可能。但是我有幸探得万物生灵之道法,能够将火元素凝聚并使水火共存。”鸿渊手一挥,火焰与水龙尽数消失。

    太一了悟地点头,又道:“虽然二者本质相同,但是从表面看这与大预言术实在不符,还是再取个名字吧?”

    鸿渊点头:“确实。这与大预言术不分家,但是现象又似乎不是很相符,更像是利用已有已知的存在将之变化攻防。那,就叫‘御用之术’好了。”这个名字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

    “嗯。”太一点头。

    从刚才的事情中回神,太一便看到鸿渊苍白的脸色,他赶紧说到:“你赶快先恢复一下灵力吧。你不会刚才试完招数后就灵力耗尽了吧?你灵力耗尽怎么不赶紧打坐恢复灵力,还与我说这么多话,这些话又不是不能以后再说。灵力耗尽还演示,你是觉得灵力耗尽得还不彻底吗?赶紧赶紧……“

    鸿渊无奈,这是又碎碎念的节奏吗?其实他并不是将灵气全部耗尽的,毕竟虽然关于天道的法决虽然消耗灵气,但他在此之前已经储存了不少灵气,还给压缩提纯了,大约已经到了后世修真所谓的金丹期了,还是有一些灵气可以支撑使出水龙与火海的。

    虽然心里念叨,但是鸿渊对于太一的关心实际上心里很是受用。在上辈子,自从父母双亡之后自己就再也没体会过这种纯粹的关心了,每天面对的是利益驱使下的虚假笑脸,似乎连心也变得冷漠。也许穿越也是有好处的吧,他想,然后在太一的催促下打坐冥想,恢复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