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化神
字体: 16 + -

第二章 三教顶峰

    fri sep 25 11:15:07 cst 2015

    三教顶峰圣地,通天柱耸立。

    这是一根直径巨大的圆柱,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立在这里,只知道没有三教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而通天柱的顶端耸入云霄,故名为通天柱。上得了通天柱的人,都是修为达到先天境的旷世高人。

    这一天,是三教约好派代表商议三教大事的一天,地点就约在通天柱顶,正是一个圆形的大圆盘上面。

    通天柱顶端中间呈现出一个大圆盘,上面保留着古老的纹路,四周一片安静祥和,下方层层云雾覆盖,看不清下面是什么景象,宛若身处云中仙境一般。

    最先到来的是道教代表,只见一道光团沿着通天柱直飞向上,匀速飞升直入云霄,待越过通天柱顶端时方减速,然后缓缓降在通天柱顶端的大圆盘上。

    光团渐渐散去,一道绝逸人影身着紫色道袍,手持青绿色玉如意在离圆盘几米处浮现,等到身姿稳稳落在大圆盘上之后,面部光团才彻底散去,一尊已臻冲虚凝远之境的仙姿,孤高烁古的鹤发童颜面孔,头戴紫霞道冠,携震世道威降临在通天柱顶端圆盘之上。

    这便是参与此次会议的道教代表,出自道教至高修炼地涅法天宫的修行者鹤隐道尊,长期隐于涅法天宫深处不问世事,若非之前听闻邪神封印略有松动,也不会接受涅法天宫的指派,前来参与此次三教会议。

    过了不久,一股浩荡佛气自天边远远传来。

    鹤隐道尊始终闭着眼,靠着感知力已经知道来者正是此次参与会议的佛教代表,菩提行者。佛门高僧修习佛法,每天必修功课之一便是能量的控制力,习惯将能量内敛不外放,若非修为高深者,根本看不出眼前佛者与常人有什么不同。

    菩提行者手持释念珠,盘坐在佛光能量组成的佛团之上,由远及近直奔通天柱顶端而来,很快便来到通天柱顶端上方,旋即菩提行者手一挥,佛团收起,双足稳稳落在圆盘之上,双手合十,向眼前人行了一礼,苍老声音随之响起。

    “道尊酬勤,贫僧有礼了。”

    “菩提尊者客气,贫道也仅是早来一刻。”鹤隐道尊声音带着松苍。

    佛者装扮很是朴素。菩提行者受佛教至高圣地达摩禅境指派参与此次三教会议,此行目的是为了世人免遭邪魔荼毒而来。

    “我佛慈悲,但愿将来非是邪魔乱世。”

    鹤隐道尊闻言眉头微皱,“是啊,我们可再没有第二个像道灵祖师那样精通阵法的强者来封印此等邪类。”

    菩提行者接道,“当年来自外域的邪神,是从西方大地的异空间而降,应早在西方世界建有基地,这点我教在邪神封印之后,当时便已将此事转达给西方圣域,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当初佛教高层代三教转达东方群英与邪神战斗的结果,并要求与西方圣域达成同盟,一开始圣域一口答应与东方三教达成盟约,可后来越来越疏远,再到后来就没有收到过像样的回复。数十年前,菩提行者曾前往圣域问候圣域教皇,谁知教皇态度竟是忽明忽暗,让人捉摸不透,后来才知当时真正的教皇已被双子座黄金圣斗士撒加暗弑。

    鹤隐道尊点头赞同,“西方圣域一直认为我东方三教在向他们扬威,非我族类,难以测度。”东方与西方交流不便也属常事,毕竟文化底蕴不同,人的成长环境也不一样,不过从你们西方降落的邪神你们自己无法解决掉,还把它放到我们东方来为恶,事后我们东方帮你们把邪神这个祸害解决了,可结果你们连声谢都没有,这也没关系,我们叫你们清查在西方世界有没有邪神的基地,免得邪神爪牙也就是邪斗士还有邪兵卷土重来,你们西方好歹也该给个像样的答复吧。

    菩提行者顿了顿,继续道,“西方圣域每遇圣战便会有一次大规模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就是与东方三教高层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声称对邪神一事已经尽力。”西方世界每次圣战期间都会有大动乱,等到平息后雅典娜女神进入沉眠,将圣域交由教皇打理,而教皇整顿圣域内部还忙不过来,哪里有功夫去追查什么邪神爪牙,而且以前也查过,结果不是没查到吗,东方三教屡次派代表来催,教皇碍于雅典娜女神亲口订下的共防同守盟约,只好勉力应付。

    鹤隐道尊同菩提行者接下来的时间里,互相问候了一下道佛两教其他高层人员,然后在等待中时间悄然消逝。

    两人又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谈着,彼此心内都在想着一个问题,约定时间已过,为何儒教代表至今未到,莫非突生意外?

    正当两人心绪越发不安之时,一道儒雅身影横着身子,足踏通天柱边缘向上一步步走着,通天柱是垂直于地面的,而这道身影明显脱离了地面吸引一般,横身直向通天柱顶端走来。

    由于掩盖了气息,未被道佛两教代表发现,可等到他快走到顶端,距离通天柱顶端数十米处时,菩提行者终于安心双眼一闭,持念珠的单手合十,身子向前一弯。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圣儒迟来,莫非儒教发生大事。”菩提行者语气缓和,感知到来人不是急匆匆赶来而是慢悠悠的屏蔽了气息,仿佛故意开玩笑一般便断定儒教并无大事发生,可心中对其迟到的行为有些不满。

    见行踪被点破,儒教代表也不再隐藏气息,一步十数米,几步飞身跃上通天顶,一道儒雅稳健身影手持圣书章驾临,身着玄墨衣袍突显不凡气质,眉宇间散发着凛然正气,气度恢宏。

    这便是儒教最高精神领袖孔章圣儒。

    三教中儒教成立最晚,数千年前孔章圣儒创立儒教以来,每一代儒教领袖都会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隐去,从此更名为孔章圣儒。

    上一代孔章圣儒在千年前的旷世大战中陨落,之后便由眼前的这位儒者接过了领导儒教的责任,从此众多儒门组织宗派在其领导下,儒教成员比以前更多了。

    “晚生迟来,两位前辈见谅,”孔章圣儒向道佛代表各做了一个儒门礼仪动作,有些卷舌的声音谦恭道。

    东方人重视辈分,论起来,这一代的孔章圣儒确实是比眼前二人低一辈,谦恭是理所应当的。

    菩提行者闻言心情大好,不满情绪也是散去,“容贫僧在此代佛门向孔章圣殿各位长者带声好。”

    “尊者客气。”孔章圣儒再行一礼。

    提到‘长者’,鹤隐道尊想起来在千年前那场大战中陨落的道教前辈们,不禁长叹一声。那场大战过后,各道门的实力大减,至今没有恢复当年的实力。

    孔章圣儒和菩提行者看出了鹤隐道尊的想法,也叹了一声,儒佛两教同样元气大伤,尤其是儒教,尽管眼下成员众多,并且都很年轻,可毕竟能挑大梁者少之又少,而成名的儒者实力也不如其他两教。至于佛教,佛门弟子多数吃斋念佛与世无争,修为高深的佛门高人本来就是三教中数量最少的,而且大战过后,东方世界一片平静,生活富足,人人求官求仙,出家入佛门之人更是比以前少了很多。

    道教方面,成名高手众多,而且道之一脉,分脉很多,除了被众人捧为正统的道真、道玄、道横、道灵以外仍有众多道教支脉传承,为成为公认的正统道教一脉奋斗着。自从道灵一脉的道灵祖师一战成名后,道灵尽管从此青黄不接,可道威仍存,加上道真、道玄、道横三脉的肯定,始终维持着道教正统的地位。尽管众多道教前辈同样在千年前的大战中陨落,可由于道教始终没有像儒教那样统一,因此道教的修行者们修炼最是努力。道教各脉支都有各自的传承,虽有共通之处,却始终有别,各脉支之间既同气连枝,也彼此竞争,目前属道真一脉最为昌盛。

    通天顶上,三教顶峰代表彼此问候着各自教门中熟悉的人或事,寒暄一番后,正题到来。

    当初道灵祖师将镇压邪神的阵法设置在了道灵基地,道灵一脉也接过了看守封印的重责。封印松动时,道灵一脉将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道教至高修炼圣地涅法天宫,接下来儒佛两教也接到了通知,并接受了道教提出的三教会议之约,同意在会议上商讨对策。

    菩提行者打开了话题,“佛教自大战到至今,元气未复,很难再拿出当初诛邪的实力阵容。”

    也许是想缓解气氛,鹤隐道尊半开玩笑言道,“近来各大儒门发展迅速,很多儒门盛传一句口头禅,‘北冥龙为鲲,三教儒为尊’。”

    孔章圣儒连忙解释道,“我儒教子弟众多,然而多是不晓世事之辈,前辈莫怪。”

    北冥是一处传说中的界域,一种名为鲲的龙类被建立儒教的孔章圣儒奉为神物,从此鲲也成了儒教的吉祥圣物,如同孔章圣儒这位圣人一般受尊崇。

    孔章圣儒继续言道,“天涯无岁月,歧路有风尘,天下儒门绝不任由邪佞猖狂!”

    鹤隐道尊神色一凛,“道门各脉也绝不会坐视邪类死灰复燃!”

    “阿弥陀佛,”菩提行者语带激动,“三教同心抗邪,我佛门众僧也绝不落于人后。”

    三教代表最终决定,由三教轮流派出强者能人前往道灵基地协助维持封印,一有变化,迅速通知三教高层,会议就此结束。

    回到孔章圣殿的孔章圣儒想着儒教眼下的困境眉头紧锁,邪神封印松动是外患,儒教内部崇文抑武是内忧。数千年前的儒教崇文尚武,教中不乏文武兼备之才,如同佛教中佛法与佛门战技同修一样。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个大小儒门开始妄自尊大,如井底之蛙一般,只知道将孔章圣儒的言行奉为圣人言,学圣人言知圣人为,却不知道圣人为何如此言如此为。

    知道圣人这样说,却不知道圣人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根据;知道圣人这样做,却不知道圣人为什么这样做。众儒门子弟开始闭目塞听,沉迷于过去儒教鼎盛,力压众教的时候。现今的儒教子弟,最成名者不在少数,可他们更将圣人言行挂在嘴边,好为人师,这样做无疑分散了他们对更高境界的追求精力。

    他们的崇拜不是没有根据。在儒教建立之初,第一代孔章圣儒舌战道佛高层,尤其是与佛教高层论禅,当世的孔章圣儒点出佛法中需要改进地方,点明佛教奥义需要纠正的方向,为日后佛法理论的更进一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之后儒教被重视精神内涵的佛教所接纳。道教方面,重视外在修为,初代孔章圣儒一手持圣书章,一手持孔章笔,书章为盾笔为矛,一攻一守间将来自道教的考验一一接下,凭借着深厚的修为最终得到当世道教中正统各脉的承认,从此儒教立身于道佛两教之间,与之并称为东方三教,自此广收学员,创立儒教千秋。

    道教建立时间不详,有的道门供奉三清祖师,有的道门供奉太上老君,修道人目标基本一致,修得仙体,超脱物外。道教向来人才辈出,不断有人创立自己的理念,另成一派,修为大成者不计其数,与邪神的那场大战虽动摇了道教的根本,可更坚定了道教众人抗击邪魔的决心,使得道心更加稳固,这也是自那场大战以来,道教渐渐从三教中脱颖而出的原因。眼下三教中,数道教能者最多。

    佛教广纳世人,是三教中最接地气的,久远的历史已无法查证佛教具体是何时建立。佛教中得道高僧的佛法修为和招式精深程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参与了千年前邪神大战的佛门高僧,若是列一个三教战斗力排行榜,这些佛门高僧都足以身居前列。

    近年来佛门人材青黄不接,渐渐式微,后代弟子极少具备修习高深佛法的慧根,佛法未修至精深则无法习学佛门高深的武学招式,正如同佛门一句禅言,‘只识招式与屠夫何异’。佛门中的高深武学招式传承多年,博大精深,越是高深的招式,习学起来必须以高深的佛法为辅,运用起来才不至于走火入魔。

    世界百转千回,大地人才辈出,新的未来,仍需新的一辈去开启,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