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剑决
字体: 16 + -

第七十三章:九泉之下

    tue feb 24 17:13:19 cst 2015

    饮了此汤,就会忘却一切,无论快乐或悲伤,无论爱恨或情仇。

    怎么可以!

    其实,也并不是毫无办法。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如果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

    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

    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但是,真的可能吗?

    自己阳寿已尽,可是妤儿还年轻,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一等,就不知要多久。

    生离死别说起来容易,但是亲身经历,众人都感觉无比的苦涩,身边亲密的挚友连句遗言都未能说出口,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去,让人难以接受。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

    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来生她是谁,饮汤便忘三生事。

    孟姑煮汤,听百虫鸣和狗尾巴草沙沙做响...

    时如金沙飘,鬓染银丝,汤如旧,人如旧,孟姑变孟婆...

    过奈何桥,孟婆悠悠端碗汤。

    来者面容百态,有木然,有平静狰狞,恐惧,甚至嘴角噙笑...

    汤端一饮而尽,半推半就,颤颤微微...

    终究没人逃的脱,终究要喝的一点不少,一点不多.

    孟婆悠悠端碗汤,孟婆也悠悠收汤碗.

    前生再怎么深恋,走在这奈何桥上,也是步履丝稳,不乱丝毫。

    心静如镜,心沉如石。

    桥这边寂寂无声,因心死,失去了往生的记忆。

    桥那边哀哀呛天,因为心动,忘不掉的牵牵缠缠.

    "来生再续前缘"

    "负你一颗心,来生换你千行泪"

    孟婆偶尔听到这飘至耳边的来生言,用眼睛笑笑,低头看一锅汤.

    是一锅普通的汤,却因为是用眼泪熬成,也抵过了心底的海誓山盟。

    记忆小舟搁浅,沧海一粟,大风大浪就是昨日黄花。

    偶尔觉得今生从未做过却似曾相识的事物,在脑海如野草星绿。

    却永远不会记得始终,如草种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

    没什么磐石不移,世间最残酷的是等待。

    如白帝所言,非要记不得梅艳桃红时,天地退色才潘然觉悟会不会太迟?

    饮尽孟婆汤的刹那,有机关不是和着泪水吞咽?是悔是恨?

    这一生牵他(她)的手,好好生活。

    此叶发此树,叶落树归时,也不知化为谁的护花泥了。

    今生我们爱了,就牢牢的牢牢的靠近,不要在苍苍人海中丢了彼此。

    来生,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欠,各奔幸福。

    即使梦中遇见了,也不要打招呼,笑笑,然后擦肩而过。

    黄泉路是一条宽约一丈,长得看不到头的青石板路,路面不很平整。

    在西风夜走上黄泉路之前,有一个声音提醒,走在黄泉路上时,不管听到什么声音,或者感觉到什么动静,千万不要回头,只管往前走好了。

    因为据说黄泉路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会抓住过往行人的衣服,以求附身。所以这时千万不要回头,这样才不会被那些孤魂野鬼所附身。

    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

    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

    而黄泉路上唯一耀眼的,是那片如火一般傲然绽放的彼岸花。

    彼岸花,恶魔的温柔。

    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

    佛典中也说曼珠沙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踏过长不见尽头的黄泉路,忘川出现在眼前,静静流淌。

    “忘川”是汇入“三途河”最长的支流之一。

    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

    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

    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

    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浮力,而且还具有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

    那些下水的灵魂将永远没有上岸的机会了,只能变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远无法转生的痛苦和彻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对其它还有轮回希望的灵魂产生了妒忌。

    只要有灵魂落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拉入河底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水鬼。

    人生来就背负着重重的行囊,要想解下它,只有通过轮回。轮回路上少不了喝下忘川水,喝下忘川水,就将忘记此生的一切。

    忘记了也就放下了。所以早些喝了忘川水就会早些解脱。

    在死去的灵魂轮回的必经之路上,有这样一条忘川水,清澈而浅濑的泉水从山涧上流下,两边是清幽的兰丛,鲜翠的竹林。

    死去的灵魂经过忘川,就可以进入冥界,然重返世间,获得新生。当然,他们要饮下忘川的泉水,将前世的哀乐情愁全部忘却,曾经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

    传说在忘川深处,住着一位长须的老者,他是监管冥界轮回的仙人。

    几千年了,这位仙人一直孤独地守在忘川边,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灵魂进入轮回。但从没有开口讲话,因为灵魂们实在来去得太匆匆了。

    直到今天,西风的灵魂来到了忘川,他为眼前的景色所深深迷恋,驻足不前。

    “君若知我心忧,懂我何求,为何不放手?等到韶华难留,覆水难收,才给我自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飘扬的声音传来,如闻仙乐。一个淡白色的身影,慢慢浮现出来。

    “年轻人,”仙人几千年来第一次开口讲话,“你还在流连着什么,难道那苦难的前世,还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吗?”

    “前世固然苦短,然而,却有无法割舍的执念。汹涌澎湃,源源不绝,一如,这永不干涸的黄泉。”西风夜淡然道,心中出奇的平静。

    人死了,似乎对一切,都不再那么大惊小怪,再天方夜谭的事情,仿佛理所当然。

    “呵……”仙人悠然地捋着长须,伸手指向远方,“看,他曾是有名的盐商,富甲一方;他呢,垅上耕农,一生贫苦。”

    仙人又指向另一边,“这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那个是恶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如今,到了忘川,喝下这忘川的泉水,却一样都是赤条条的新生。富贵者,浮云也。”

    “那么,人们为何还来去匆匆,对世间的名利追逐不休?”西风遥望着匆匆来去的灵魂说。

    “难忘呵。不然,也无需老叟来守什么忘川了。”仙人笑道,言语自嘲。

    西风默然,“那么,这轮回岂不只是枉然啊。曾不如江上之明月,山间之清风般逍遥自在。实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果然?”仙人意味深长的看着远方,“苏子前赤壁赋曾云,‘客亦知夫水与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

    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已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我皆无尽,其又何羡乎?’

    况死者已矣,生者尚存。生生死死,天道之恒。”

    西风夜听后,急忙向仙人下拜。“承蒙指点,晚辈至此已然看穿这死生之道。”

    “生如何,世上之一遭也;死如何,物化之一瞬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尽则人死,死穷则再生,不过如此……”?仙人笑而不答,目送着西风夜走向忘川河边。

    “只是看穿时,也就该饮这忘川的泉水了……”仙人摇了摇头似乎若有所思。

    “虽如此,然而,晚辈还有一件事放不下。”西风夜恭敬道。

    “放下,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放下。”仙人高深莫测道。

    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远处,一段清脆的歌声缓缓传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镇魂曲!

    歌声惨绝绮丽,悲凉曲折,听者莫不落泪,涕泗横流。

    鬼舞姬,又在高歌了……